科技可推進人類社會進步,但骨子裡其實很殘酷,不僅變化萬千且一不小心即星火燎原。
隨著網際網路出現,就有人預言科技戰線將從地面打到雲端。經過十年暗火交戰,2014
年這場虛擬戰爭終於浮上檯面,網路巨擎成了鎂光燈焦點,傳統企業 IT 服務大廠陷入欲
甩掉傳統包袱,又要打仗的雙重困境。網路讓這世界變了,逼著藍色巨人 IBM 要進行企
業史上第五次轉型,但 IBM 有百年基業支撐,深信這些從網路竄出的年輕小夥子怎麼玩
都玩不過他們。
即便在雲端,也要先把地基打好
企業經營最怕的就是時代變革,一家企業若能夠抵禦一次趨勢浪潮,我們會說他是一家體
質健全的公司,若能夠連續百年在科技推進的人類社會一次次茁壯,我們會說這是奇蹟。
1911 年成立的藍色巨人 IBM,面臨 102 年來企業史上第五次巨大挑戰。上一次 IBM 在
執行長彭明盛 (Samuel Palmisano) 帶領下,從提供企業所需硬體,躍身一變成為引領企
業進步的科技資訊顧問。
20 年後,雲端服務來敲門,一直都以公部門或大型企業 VIP 角色自居的 IBM,這次必須
和網路突擊隊學習,於 2013 年買下雲端平台 SoftLayer,SoftLayer 最為人所知的是其
客戶為擁有5億活躍用戶的WhatsApp,平台安全性與穩定性不在話下,定位為基礎架構即
服務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的SoftLayer,加入 IBM 既有的商業程序
(Business Process as a Service)、軟體 (Software
as a Service)、平台 (Platform as a Service) 三大服務事業體系之後,IBM 雲端大軍
整頓齊備,今年要正面迎戰 Google、Amazon 在雲上對決。
面對競爭,IBM:先跑的不一定贏
IBM 花 20 億美元買 SoftLayer 只是第一步,今年底前還要再花 12 億美元加建
SoftLayer 資料中心達到 40 座。而未來在雲端事業上的投資,包括平台開發、併購、
軟體應用等層面還要再投入超過 80 億美元,此外,IBM 還要開發 100 個以上的軟體服
務應用,雇用 40,000 名以上雲端專家。即便大張旗鼓的打造雲端事業,但華爾街分析師
仍然將焦點放在 IBM 慘澹的硬體營收數字上,雲端服務光環硬生生被 Google、Amazon
搶走。
IBM 不再是媒體焦點,但 102 歲的藍色巨人面對跑在前的兔子,其穩健之姿一如往昔,
在雲端事業上並不躁進,反而認為這些網路企業完成市場教育並讓消費者願意掏錢買單,
反而是替 IBM 做了最困難的事情,市場打開之後,接下來 IBM 要在定價、軟體多樣性、
安全與效能上取勝,透過既有龐大的銷售網絡,將產品送出去。
http://technews.tw/2014/05/14/ibm-to-build-the-cloud-empire-on-their-solid-ground/?fb_action_ids=10202323052578567&fb_action_types=og.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