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如何手沖得到高濃度、低萃取的咖啡

作者: SnowPhage (亦狂亦俠亦溫文)   2018-12-19 18:50:02
做了一個excel表格供咖啡版友參考一下
https://goo.gl/hSd7Vy
版友可以直接複製到excel上面貼上
就可以自己改改看玩玩看了
有附上SCA的金杯沖煮標準,
如果沖煮的濃度或是萃取率,
超過金杯萃取的標準,
也就是「可能」會有不好的味道出現,
或是口感上太薄、太濃難以下嚥,
會用紅字標出。
在粉水比與粉量不變的狀況下,
純粹以溫度或者是沖煮方式來改變的話,
萃取率跟濃度會一起改變,
濃度越高,萃取率越高。
把粉水比當作變因的話,
假設我們有世界菁英機器奈米級沖煮技巧,
可以精準的掌握,
在相同的粉量下,
每一把的萃取率都一樣,
那一定可以得到粉水比越低濃度就越高,
因為濃度本來就是水量來決定的。
但因為萃取率都是一樣的,
所以其實濃度與萃取率之間,
並沒有絕對的高濃度“低”萃取,
因為其實在這種變因下萃取率永遠是一樣的,
高濃度低萃取的概念應該是
濃度/萃取率 的一種相對關係,
所以是在同樣萃取率條件下,
如何取得相對高的濃度,
或者說是相對飽滿的口感。
當然這些探討前提都是在單一變因的狀況下,
如果同時要改變好幾個變因,
那其實這樣的表格並不具有科學價值,
一點心得跟研究,歡迎大家一起來研究。
作者: CJhang (Civil Jobs)   2018-12-21 02:58:00
顆粒粗細影響通過速度 但是粉心.表面跟水的距離也會一直影響萃出的風味 就是...咖啡如同化學實驗的地方不過不同水溶性物質有不同溶解狀況 溫度高低影響溶解度 然後難喝的也會溶出"
作者: ericlin06 (艾瑞克)   2018-12-20 15:45:00
push
作者: aortic (Go! GTI)   2018-12-20 16:14:00
先前多數推文的概念是透過粗細溫度注水等手法來降低萃取率,既然萃取率低了當然要改變粉水比來提高濃度。不知這樣的概念哪裡有誤?
作者: x8066397 (公道價啦)   2018-12-19 19:46:00
推用心
作者: scorpioliu (Max)   2018-12-19 20:07:00
很棒、推~
作者: yukiyin2 (想要流浪)   2018-12-19 20:29:00
話說,沒有溫度的數值耶
作者: SnowPhage (亦狂亦俠亦溫文)   2018-12-19 20:36:00
溫度 沖煮的擾動 歸類在沖煮手法 假定在穩定的狀況下都一樣 粗細度也是
作者: charlene888 (希瓦納斯)   2018-12-19 22:49:00
推 太感謝了
作者: taiwanchen (taiwanchen)   2018-12-19 22:59:00
感謝分享,請問悶蒸時間、水量也會影響萃取率嗎?
作者: newererw (認識是感情的開始)   2018-12-19 23:40:00
咖啡融出物的多寡,與烘焙度相關嗎?
作者: zyx12320 (zyx12320)   2018-12-20 10:1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