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非常謝謝版上大大們給的意見!小弟在這兩個禮拜陸陸續續購入器具,剛剛也完成了
人生第一沖。稍微來分享一下新手不專業過程及感想,想說回饋一下此版以及即將踏入手
沖坑的新手(或當做反指標也行)。
—————————
器材:
1. C40
2. 泰摩溫控手沖壺(細口600ml)
3. 可樂哥星芒濾杯+專用濾紙+三洋下壺
4. 家中現存便宜電子秤
我的手不算大,但在使用C40磨淺焙豆時,左手虎口並不會感到不適,蠻省力的也不覺得
費時。溫控壺真的幫了新手一個大忙,讓我可以更專注在繞圈、重量,以及時間控制上。
—————————
器材搞定後,去了一趟我很愛的咖啡廳「六號水門」挑選了以下兩支豆子,各1/4磅,皆
為淺焙。烘豆日期為7/1,老闆娘說最佳風味約是放三周之後,但我們想嘗試各個階段豆
子風味的變化,於是今天7/3就先試沖順便當做練習。
咖啡豆:
衣索比亞 古吉,薔薇 日曬
墨西哥,伊佐藍 日曬
—————————
比起器材跟豆子,其實一開始比較在意沖煮方法及過程,所以針對這塊也做了一些功課。
人生第一沖當然是要先從模仿開始,我選擇的是「興波咖啡」創辦人吳則霖有po在網路上
的方法(1:2:2:1)。
咖啡豆20克
C40刻度設定為25(不確定淺焙這刻度行不行)
水量300cc
水溫93度
悶蒸30秒,總沖煮時間約為2:15-2:30
附上沖完的咖啡渣形狀如下,再請版上大大提點一下:
https://i.imgur.com/R8dYf6H.jpg
—————————
感想:
目前還算木舌階段,自己喝的感覺是跟咖啡廳的手沖有87分像XD,酸度跟甜度都有出來,
的確嚐到了不同風味。我相信多多練習、保持一顆玩樂的心一定會再更好,未來也會嘗試
不同沖煮手法,以及不同豆子,期待能發展出一套自己專屬的沖煮過程,不需要太專業,
目標是沖煮起來順手、喝得順口即可。
再次感謝版上大大們的意見。
作者: s85249500 2021-07-03 13:54:00
推心得回饋!
很猛欸,入門馬上C40+星芒敗下去水可以注意一點,aquacode+純水,調TDS這麼快拿到C40,看來是跟台灣經銷商買...XD
作者: aa87105 2021-07-03 14:14:00
推心得 最近也剛入門手沖 剛沖一杯好喝的超有成就感
讚喔一次上頂,想看裝備照XD秤的話如果現有的不滿意可以買cp值高顯示速度快的秤
作者:
fx11235 ( w )
2021-07-03 14:24:00想不到最後還是c40 XDD
作者:
lifeful (來福佛)
2021-07-03 14:27:00半磅差不多10天就喝完了吧XD
作者:
fx11235 ( w )
2021-07-03 14:28:00恭喜入坑啦,輕鬆喝!
作者:
andy100a (andyhu)
2021-07-03 14:38:00不錯欸可以想像那個開心的感覺,想當初我是從雜牌梯形濾杯加上曼特寧開始,根本不好喝
照片很讚,BERG方法注水方式水不會太小,你可以注意一下這個部分
C40我用興波那沖法是用刻度24,不過我是16g的粉同顏色C40推推
作者:
Garrys (蓋瑞斯)
2021-07-03 15:21:00我一開始也是一樣沖法電子秤淘寶買黑鏡,七百多或蝦皮有20倍蝦幣回饋也才八百。悶蒸後一刀流也可以,刻度24左右要再細也可以,可調整
作者:
CJhang (Civil Jobs)
2021-07-03 15:30:00看你對味道跟心理的敏感程度 決定你的清潔程度 沒有買吹球嗎?用吹球深入機心吹 基本上可以吹掉9成的粉了 剩下的不是一兩粒卡在刀盤 就是油跟細粉黏著
作者:
Garrys (蓋瑞斯)
2021-07-03 15:35:00不用拆掉,記得本來多少刻度即可
看咖啡渣的形狀還看不太出端倪,或許你可以多形容一下悶蒸30秒到結束做了哪些事
作者:
Garrys (蓋瑞斯)
2021-07-03 16:00:00殘粉影響不大,求乾淨就吹淺焙淺中吹一下就差不多掉了
作者:
CJhang (Civil Jobs)
2021-07-03 16:13:00頂多鬆開刀盤吹 能把要卡不卡的顆粒吹掉 相機吹球如果殘粉不會再被吹到相機上 把吹球洗一洗再用 是沒差
覺得一直推總代理駐版服務會讓搞不清狀況的人以為是真的推薦
作者:
fx11235 ( w )
2021-07-03 18:40:00樓上+1 不明白認知作戰與對應服務有什麼地方值得推薦?
作者:
Pettit (perfume)
2021-07-03 19:29:006號水門真的不錯 好選擇
作者:
CJhang (Civil Jobs)
2021-07-03 20:30:00細口壺可以隨便繞 差異可能幾10%的流速差距 但是鶴嘴壺會是好幾倍 如果沒有特別沖煮手法的新手 先有相對固定的細水流 減少變因 會比較好找風味如何影響 如果是大小水不斷變化 就要知道你自己在做什麼 或者想要怎麼做的人就比較適合
作者:
myWDW (Zed's dead baby.)
2021-07-03 20:42:00興波自己也是用brewista細口 他們所謂的大水就是細口大水用鶴嘴大水一次只注80cc的話 相信不好拿捏 給水也會不均勻
作者:
Jasperrr (Jasper)
2021-07-03 20:57:00其實用到後來會發現最好備一隻中粗口徑細口和一隻鶴嘴其實brewista的細口給出的大水在細口中算是大的 它沒做其實以現在新一波的咖啡風味趨勢溫控細口的確比較合適個人淺見鶴嘴比較偏定點還有小圈
Brewista沒做擋水片 最大出水36ml/s算很大了泰摩細口壺最大出水量28ml/s 也是很好的壺
作者:
Icta ( )
2021-07-03 22:12:00以前很多人覺得給水要柔什麼的,現在越來越多品質好的淺焙豆更耐萃取,更適合拉高萃取率,用過去那種溫柔沖法很難拉的很多觀念技術上矛盾是因為現在的豆子跟以前根本不一樣
作者:
Garrys (蓋瑞斯)
2021-07-03 22:59:00不執著溫控壺就有超多可玩哈快煮壺煮滾倒進手沖壺大概93度,就能馬上沖了
作者:
aaa6556 (白目夢冒險王)
2021-07-03 23:28:00有問有回,推一個
作者:
PopeVic (ㄅㄧ)
2021-07-04 02:03:00入門 C40 太猛了…
作者: korda (丁丁~) 2021-07-04 07:06:00
這組合讚讚
作者:
Aaliyah (Aaliyah)
2021-07-04 13:11:00看了大大的提問和前輩們的回覆,我也準備入坑了
作者:
payaya (BT)
2021-07-04 21:53:00入門磨豆機直接畢業
我最近也是都用C40+星芒,你可以考慮先練中心注水就好等穩定再練繞圈,星芒一刀流我覺得都不錯喝
作者:
tskier 2021-07-05 15:30:00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