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也在網路買過某家豆子,封口沒燙死,我也是跟APP小編提醒一下,小編還關心我豆子
有掉出來嗎?喝三年過去了啦~後來再買發現用夾鏈袋了。
我覺得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是可以討論今天買到的豆子以及喝下去的感受
也曾經在店家服務,可以理解闆娘爆走的心情,也覺得經營生意很辛苦
一天處理百公斤的豆子,真的會累,一個不小心,有挑豆變成沒挑豆
也會心疼自家老闆吧,只能說和氣生財,下個客人好好做就好了
喝咖啡心悸看豆子也看體質,也許焙度不合也或許真的烘得不到位,也有可能身體敏感,
這些都是相對的,所以建議一次買3-7天的用量就好了,不適合立刻換,雖然多花點運費
至少不用勉強喝,損失又不大。
曾買過曼特寧生豆沒挑直接烘,濃縮下去心臟好像被釘了一槍
再仔細一看蟲蛀跟壞豆還有發霉很多,豆商說那是羊角豆,我也是笑笑跟他說整袋挑
完再分享照片給他,接著5公斤挑完大概40%是不OK的,然後就封鎖他了,只能說貪便宜
是我的問題,但40%的瑕疵下次也不會再買了。
作者:
jakkx (風藍)
2021-08-10 23:08:00心悸那邊我看了也……。這就真的看人看體質有沒碰到而已…
是阿,還有胃酸的...好的烘焙師傅跟銷售者能避免一些狀況,網購會比較難一點,人與人的距離阿...
作者:
jakkx (風藍)
2021-08-11 00:38:00那裡有寫?沒看到。如果是指心律不整,那我想說的是不同的事情。
第二段說的這麼模糊 這篇學術研究更說的保守隨便搜篇文章就上來也不解釋是要我們幫你研究嗎
作者: helena5678 (海倫娜舞) 2021-08-11 08:19:00
我的體質也超敏感的 一定要挑豆
心悸就換豆子就好了 幹嘛那麼M 要了解原因可以自己做研究啊
作者:
ppp1939 (Jade Blue)
2021-08-11 10:03:00David 提供的文章不是研究報告,只是讀書心得...
即便讀書心得 底下也供有出處然後上面一堆用“也許” ”我覺得 ” ”我聽來的”來當討論依據 這樣不會隨討論讓看到文章的人有成長 。 連我有這些資料來都能讓人不滿 反而毫無根據的不提出質疑我覺得討論是好事 但沒東西支撐自己的論點 就跟大家體質不同的問題 沒結論 永遠得不到收穫 然後大家就開始習慣都是在那邊我聽說 我猜測 比誰順風 比誰話語權強 像是信仰一樣
作者:
jakkx (風藍)
2021-08-11 15:23:00……就真的是不一樣的事情啊……這資料也真的沒有寫啊…拿出來的資料有問題不能有疑問?
我還上了icd查心悸的定義 跟一些外國paper 你們為了你們的言論做了什麼負責的行為?
作者:
jakkx (風藍)
2021-08-11 15:26:00那請問,上面的資料那一段跟心悸有關?心律不整嗎?如果是,再請問國內心悸和心律不整一不一樣?如果不是,那跟我們在講的事情有什麼關係?如果沒辦法回答,那請你看看自己打了什麼東西
是要什麼結論,不舒服就不要喝就好了,有病本來就是要去看醫生自己把讀書心得說成學術報告,然後版友說一句就腦羞,那麼玻璃心幹嘛上ptt
作者:
jakkx (風藍)
2021-08-11 15:44:00我沒看到相關的地方耶…在那裡?
作者:
tskier 2021-08-11 15:45:00不懂為什麼有人對分享喝咖啡心悸的經驗這麼反感。如果對別人分享自身經驗這樣負面反應,也不願意好好說話讓大家增長見聞,說真的不適合到任何論壇活動。
作者:
jakkx (風藍)
2021-08-11 15:55:00?這句有什麼問題嗎?
tsk大 你這不就打了莫德納有磁性 分享拿湯匙黏自己
作者:
tskier 2021-08-11 16:15:00真的連好好説話都不會,丟篇文章也不解釋,若原po 用詞有不精確的地方大可好好說明,版眾們也可以增長見聞。舉這什麼例子也太莫名其妙。
我只是自己處理咖啡的經驗分享,並非從醫學角度,如有錯誤也請各位再指正。而我自己最常心悸的時間是熬夜後的早晨,飲食倒是很少。以前碰到客人有反應,常在焙度上會調整,但的確不一定是正確的原因。
作者:
k81246 ( )
2021-08-12 21:58:00我買過一喝就胃痛的,但也沒問店家半磅只沖30克,其他豆子就拿去練習煮虹吸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