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之前都是喝手沖,從匿名2開始入坑,到後來摩卡壺為主。直到pico入手之後
幾乎就只喝pico了,目前是pico+kplus搭配,板上討論的滿多的,但文章很少。
過年回家帶回到老家的人喝,結果他們一喝濃縮(本來他們都喝摩卡壺)就愛上了
然後就開始在那看全自動義式咖啡機Orz......為了怕他們花大錢亂買,
後來有幫老家的家人買了staresso3代,之後應該也會在發一個比較文
使用kplus跟601n加上pico與staresso3的比較。
以下分享一些目前使用的心得:
首先我剛開始拿到的時後,參考板上的心得,kplus研磨度大概抓在3~3.3
但我發現常常壓不出來,甚至直接洩壓閥啟動。
剛開始的時後也都拿電子秤出來秤,但因為我淺焙到中深焙都有喝,就發現克數很難抓
到後來我目前的方式都是「把咖啡豆用粉碗量測,約平後在高2~5顆豆子(越深的越多顆)」
kplus刻度也穩定使用3.4或3.5,選擇3.4的話粹取會多一點,但酸度或澀度也較高
3.5的話就溫和一點,我會依豆子本身試過之後的特性做取捨,
比較香但比較澀雜味的=3.5,香氣比較淡但口感較好較甜感的=3.4
總和起來,我就是使用粉碗量測咖啡豆量+3.4或3.5的kplus來做一次壓煮
如此我的粉量與研磨粗細定好了,在來就是操作手法了
每次磨好的粉入粉碗之後,我都會把粉碗敲桌面(有偏硬矽膠墊),把粉敲平
之後在用佈粉針,但最近這2周我發現kplus磨起來也沒啥結塊的粉,反而是佈粉針
攪一攪之後在敲反而有結塊的粉,可能我在宜蘭比較濕加上針太粗的關係。
所以這二周我都入粉之後直接敲一敲就填壓了。
填壓時因為粉量都固定(因為是用粉碗體積量的,磨起來之後其實量都差不多)
所以用填壓器壓也會是固定的粉餅,除非粉碗多的那2~5顆多了一點,
因為我早上都是同一包豆子壓二次,第一次我喝,第二次內人喝
所以有時後第一次覺得味道不夠,第二次我會多放幾顆豆子,然後就可能壓力過大出不來
差那2~5顆豆子真的就是剛好與過壓的差別,當然也是因為我追求濃香盡量貼近極限。
水溫的部份我都是用95~100度的水,第一次會用100度的水預熱,第二次之後就不預熱了
主要是把水泵的金屬部份溫度拉高(畢竟現在天氣冷)。
目前壓起來大部份都是老鼠尾巴很穩定,我咖啡豆一次都網購買5~10隻豆子喝1~2個月
所以種類很多,烘焙度也是淺到中深都有,依這個方法來試都滿穩定的
但這次買的kakalove的果果丁合作社淺焙就一直失敗(另一隻淺焙就沒問題)
這隻一定只能平粉碗甚至在少幾顆豆子,否則就一定過壓,原理不清楚。
然後2~5顆從淺到深是我試驗的結果(因為我偏向每天都喝不同豆,幾隻豆子輪流喝)
越深的咖啡粉餅可以越密,水也能粹取流過。
越淺的越不能過量,很容易過壓失敗變成只有酸澀一點都沒香氣的濃縮。
然後pico真的很耐用,因為喜歡又香又濃(太酸苦也沒差)所以我都滿極限的
只有試了之後洩壓閥跳我下次才會減少,所以我很常壓到洩壓閥跳。
此時我通常就會停止加壓,然後約隔2~4秒慢慢的壓下去,到底的時後停住等水少在放開
有時後這樣壓出來的濃縮其實還是有70%的水準,不會像之前完全無法入口。
我使用的下壺是威士忌水晶玻璃杯,杯口大小跟pick的底座一樣,同時壓完之後
有足夠的空間搖晃混合濃縮咖啡液,而且因為杯口內縮,所以香氣有集中的效果
之後就算要加水變美式,容量也很方便。
本來是用前面文章提到的60oz的量杯,但缺點就是要攪伴要另外拿湯匙
後來發現這個之前家人集點換的威士忌杯更方便。
可以搜尋「藍帶威士忌杯/水杯。440ml」
然後我也有帶出去喝,
pico我只需要小小的本體+一個350ml的保溫瓶+乾淨的布我就可以壓了
把保溫瓶的水放到pico裡面,如果要喝美式(內人比較愛加水)
瓶裡直接保留熱水就好,壓完搖一搖就是美式。
然後像我喜歡濃縮,就另備一個小杯子或是直接壓沒有水的保溫瓶,
剩下的喝不乾淨的咖啡液在加水喝一喝就好
另外pico的零件也都能另購,我跟買的店家問,分水片矽膠跟粉碗(含下座)都能買
作者:
nosql (mingray/nosql)
2022-02-27 14:21:00pico剛入手 感覺還不錯 但還沒搞清楚參數怎麼調比較好
剛好一個粉碗壓出來很漂亮,超過就壓不出來。這句話不就是你粉太多XD哪有什麼原理
作者:
nosql (mingray/nosql)
2022-02-27 14:26:00今日初試pico還蠻敏感的,豆子多個0.2g就直接變超難壓平常用半自動機gee沒感覺,手壓才知道差0.2g差這麼多
作者:
jakkx (風藍)
2022-02-27 15:03:002~5顆看豆子是差1~數克差很多正常吧- -
作者:
CJhang (Civil Jobs)
2022-02-27 15:23:00這跟摩卡壺不用秤的玩法一樣 反正用體積計算
能請問是跟哪家買的嗎?我使用約一個月分水片的矽膠那就裂一條縫,問了原本賣家說沒辦法單賣配件…囧
pico容錯率應該比58高才對,0.2g差這麼多可能是其他因素
作者:
kivan00 (Kivan)
2022-02-27 16:08:00配件有問題 台灣買的就找代理商給意思啊 來源不明的就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處理難壓應該是研磨度沒抓對 我18 18.5 19都用過
作者: a90095b (憶) 2022-02-27 17:09:00
淺焙豆本身組織結構比較完整,所以水比較不容易通過。如果豆子的烘焙度有進入二爆,則會相反,在同樣體積粉量下,淺焙比較容易卡。如果以重量量測,因深焙都失重較高,一樣重量下,粉的體積會較多。
作者:
jakkx (風藍)
2022-02-27 19:10:00淺焙試幾杯都失敗…再來試看看好了
昨天也用K PRO 3格去壓,結果也壓不太出來...再來就是用K 磨義式好痛苦啊.....
對 就是另一篇pick 我在說的 會炸出來反而淺烘克數少不過這跟豆子新鮮度還有預浸時豆子脹多少有關杯子的話我有想過要找ims 51 16 or 20g來換
作者:
ernielwl (ernielwl)
2022-02-28 09:53:00我自己是固定喝的配方豆參數確認好刻度18g再深一點豆子刻度多微調細一點點,淺的豆子會先調粗再斟酌增加淺烘豆的量到19或20g通常是淺烘焙粗一點點,深烘焙細一點點
作者:
chenali (ali)
2022-02-28 12:41:00想知道洩壓閥跳是什麼意思?從哪裡看得出來?
我今天也用你的方法 用粉杯量豆 壓平17.1g 跟我平常設定不爆的克數幾乎相同 非常好用XD!
不知道pico 52mm濾杯和商用51mm可以通用嗎?可以通用的話應該可玩性多很多幻想…之後可能有pico 58mm規格?!
作者:
jakkx (風藍)
2022-02-28 13:55:00那應該就不是設計來隨身的了吧…
作者:
ernielwl (ernielwl)
2022-02-28 14:00:00我要更正ㄧ下 正確來說跟la pavoni 52通用 但有的51也能用(且好找)
作者:
nija (nijawang)
2022-02-28 21:26:00難壓通常是太細…我也kplus+pico 研磨度沒有低於3.5過有機會做實驗看看研磨度粗一點會怎麼樣吧
作者:
nosql (mingray/nosql)
2022-03-01 01:44:00今天試了ferara盧安達約中烘,115格16g,效果不錯115格是jmax
已有Staresso一代,期待三代跟pico的比較
作者: matvey 2022-03-05 12:35:00
真的非常感謝您的分享,另請問是否常遇到穿孔問題?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