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介紹過烘豆機 Probat、色選機,這兩台都是借用,不是自己的。
但今天要介紹的包裝部分,就是自己擁有的了。
https://imgur.com/5mHeFgB.jpg
自己的老婆跟女兒畫的圖,
我畫完左邊那張之後的,就被趕去包豆子了。
各品項的圖形是我用Midjounary生成的,商業使用要先訂閱。
https://imgur.com/sRWocjH.jpg
AI製圖的出現,對於我這種非設計科系出身的人幫助很大。
對於圖文創作者則十分不公平,日後或許會比照 CD > MP3 > 影音串流的發展。
當詠唱咒語用到某位創作者的姓名或作品時,給予一定比例的抽成,扯遠了。
除了圖以外,貼紙上的字型、貼紙的尺寸,都經過反覆的思考與調整。
甚至是豆袋材質,試來試去覺得還是牛皮紙袋手感最溫潤,也不易留下手汗痕跡。
總會有一派的論點是,包裝好看的東西不好吃,裝潢好看的就是網美店。
我倒是沒想太多,只是單純無法接受,自己好好的產品,醜醜的出去。
用心的包裝,客戶也確實都能感受到,咖啡不好喝比較會原諒我 T-T
呼應前面幾篇文章,大家在討論「甜感」。
黑咖啡幾乎沒有熱量,這應該是大家都知道的觀念。
因此咖啡裡面的甜,絕對不會是糖,所以不會說甜味。
「甜感」是各種小分子物質互相影響,而騙過大腦產生甜味錯覺。
有人提到,中深焙的咖啡杯底乾掉,聞起來很甜,
那應該是焦糖,但舔起來絕對是苦的,因為我早就舔過啦。
如果要喝起來就有甜感,我認同在淺焙才會出現,這也是我追求的方向。
我自己烘的淺焙豆,用虹吸煮(濾布),順利的話偶爾會出現黃金糖的味道。
Coffee Sweet的虹吸,則是每一把都能穩定煮出黃金糖的味道,
因為他能穩定的維持高水準,不像有些好店還是偶爾會飄移,大家才會一致推薦。
要維持這樣出杯的穩定性,人還是重點。
幾乎只有高老闆、一位大姊煮虹吸,濃縮是另一個女生負責出杯。
我從四五年前開始去,就是這三人組合沒變過。
以下是凹仔底烘豆人節錄Rob hoos,關於甜感的討論,
「焦糖是苦的,意味著,咖啡的焦糖化程度越高苦味越重。
大腦會經由某些氣味,聯想成甜感,這就是烘焙過程可以創造咖啡甜感的方法之一。
如果真的要說出一種烘出咖啡甜感的方式,烘快一點、淺一點,以保留更多甜味物,
適當的一爆後發展時間,避免發展不足的風味留著。」
https://hotonicoffee.blogspot.com/2018/11/blog-post_27.html
烘快,容易有豆子偏硬的問題,
還買了硬度計想要量測熟豆硬度,想說可以標示各品項的硬度,
給購買的人有心理準備。結果不能量,硬度計插下去豆子就爆了,實驗失敗 Orz
https://imgur.com/hmm4kbp.jpg
最後,快速廣宣一下,蝦皮雙12有8折券,喜歡淺焙的朋友來試試,謝謝。
https://shopee.tw/product/78677436/1988415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