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分享MAPLE寫的文章: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16548
我覺得是這兩日各大評論中,寫的不錯又真實的文章!
說真的,康熙來了(節目);五月天、蔡依林、周杰倫(歌手)...
這些都算是六年級生的青春回憶
但 七年級生的青春回憶 我希望不是 中國好聲音,但會是什麼?
全文如下:
蔡康永無預警地在 FB 上公開向《康熙來了》告別,隨即小S 也在 FB 跟進表示同進退。
從兩人字裡行間的態度,明顯看出他們對於這個做了 12 年、曾是金字招牌的綜藝節目已
沒有太多戀棧,網友的態度也呈現兩極化,有人極度不捨,也有人直指節目已經每況愈下
,此時轉身也是見好就收。
究竟在揮別二十世紀後,這個台灣唯一具傳奇性,並且對華人圈有著極高影響力的長壽綜
藝節目,究竟如何崛起,又是如何失去魅力,且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康熙之前:文人知性 vs.百分百娛樂 平行線的時代
▲蔡康永以前的談書經典節目:《翻書觸電王》片段。
九○年代的蔡康永正逢台灣出版的黃金消費年代,名列皇冠暢銷作家,散文集《痛快日記
》更頗有白先勇之風,記述了不少台北高級天龍人的過往情懷與共同回憶。文人身分鮮明
的他,很早就開始主持節目,多半是以書籍知性為主,從《翻書觸電王》、《真情指數》
到《週二不讀書》(又名《今天不讀書》),蔡康永走的是很別樹一格的主持路,以文人
飽讀詩書的形象,取得知性與趣味的平衡。(還記得我週週守在電視前等《翻書觸電王》
的年代哪....)
▲從初代《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到《娛樂百分百》,小S 從少女偶像開始轉型,顯露出過
人的反應和超放得開的搞笑諧星潛質,成功從歌手轉型為主持人。
另一方面,以 SOS 青春偶像團體形象出道後,小S 開始接手主持棒,早期與龍劭華一同
主持的第一代《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其實是透過他們之間不同的世代差異去看同一件事
情,核心趣味較接近後來蔡康永的《兩代電力公司》,成績平平,吳宗憲進駐後節目改版
,才是現在為人所知的《我猜》。
後來 SOS 站穩主持地位,最重要的轉捩點還是《娛樂百分百》,當年娛樂新聞大行其道
,除了陶子的《娛樂新聞》歷久不衰,後來追上的就是 SOS 主持的《娛樂百分百》,前
者走資訊知性路線,後者便另闢蹊徑,以 SOS 姐妹倆無厘頭的搞笑風格出奇制勝,小S
極放得開的諧星潛質和敏捷反應,都在這個時期開始展現,但當時還沒人意想得到她之後
會成為主持天后。
《康熙來了》十二年沉浮 看盡台灣演藝圈由盛轉衰
一個是知性文人代言人,一個是搞笑諧星徐老師,這兩個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主持風格
迥異的「康熙」組合,竟然出現驚人的化學反應,兩人的好交情更使彼此默契不斷增進,
一放一收之間,讓節目既充滿無厘頭率直辛辣笑點,又不失對議題稍加探討的知性趣味(
至少早期真的是這樣啦),不可思議地融娛樂與知性於一爐。
▲ 2010 年劉德華上《康熙來了》,是當年的全盛時期,也是經典集數。不過因為大環境
的不景氣和電視台的不改變,節目也差不多由此開始由盛轉衰。
開播前三年的《康熙》可說是全盛時期,帶狀的節目幾乎每日訪問知名或話題明星,結合
了小S 娛樂新聞挖八卦的本能,和蔡康永《真情指數》的知性動人,收視率爆表,而且只
要是週五明星上節目,隔天所有報紙的娛樂版頭條,一定都是被康熙佔滿,收視率和影響
力都無人能及。
雖然台灣的主持天王天后很多,但《康熙來了》是第一個不靠任何節目企劃舞台,主要倚
賴兩位主持人與來賓互動,便能形成如此大影響力的奇葩,其節目內容真的就只有訪談,
也因此成為各電視台爭相模仿的「談話性節目」濫觴。而《康熙》的大紅大紫,更讓只想
節省成本的電視製作方眼睛為之一亮,不管內容組合只管省錢省通告費,末流把自己徹底
搞死。
▲近年《康熙來了》企劃開始千篇一律,卡司也從有很多經驗可分享(或爆料)的實力大
明星,漸漸淪為以大家都不太認識的新人或素人部落客為主,節目品質每況愈下;更可怕
的是,一個企劃嚐到一次甜頭就會無止盡地做下去,像「卸妝」就是一個做到爛的主題。
當大家發現《康熙》靠蔡康永和小S 的組合就有收視率保證後,不思長進或被大環境不景
氣所限制的劇組,只好利用已經成名的節目本身作為利多,號召新人、素人、小咖與小小
咖成為來賓,但比起早期每個受訪明星都是老江湖、擁多許多動人故事(或爆料),這些
來賓畢竟年輕且涉世未深,談吐內涵自然不可能以過去的標準來要求,於是早期還有一點
的真情指數時刻漸漸消失,變成只能仰賴尖刻笑點製造娛樂效果。
2010 年,面對大明星劉德華興奮撲上的小S,大家都可以理解是見到偶像的興奮心情和節
目效果,但到後來每集都要吃一些不知名男星的豆腐,我總覺得小S 許多時候也是勉為其
難,但這個節目只能靠他們自己撐了,不這樣做,又該如何呢?
於是,曾經輝煌一時的《康熙》,在大環境變差、電視台和製作單位也沒有善用其金字招
牌為節目贏得更多資源,而只是不斷節省預算以因應更低迷的電視收視率,節目自然漸漸
沒落。後期開始運用網路,廣告收益因節目金字招牌仍居高不下,甚至製作費 50 萬遠超
過其他談話性節目,然而完全沒有反映在實質內容的提升。
原本的節目製作人 B2 ,早已以《PMAM》偶像劇插足中國網路影音,紅了之後直接在當地
發展。破落至此,已不是一二十萬能把人才流住,B2 走後小S 已開始倦勤,蔡康永現在
的公開請辭等於是直接逼電視台高層同意,其實他何嘗不是要趕快跟隨 B2 的腳步移至中
國發展,中國市場的強大人才吸力由此可見。
《康熙》的大起大落,反映了十幾年來台灣綜藝演藝圈的普遍現象,而且《康熙》已經是
領頭羊,是少數還能在當紅時做出改變、在網路影音時代取得先機的節目(看看它曾經如
此驚人的網路收視與討論度),仍然被活活做死,怎不叫人再次對台灣電視台的吃老本感
到無限唏噓?即使後來開始以此經營中天 YouTube 頻道,一來為時以晚,二來仍然沒有
建立新的獲利模式,已是時不我予。
康熙走了 一個時代也結束了
蔡康永和小S 都是在台灣 90 年代黃金發展期培養出的主持人,一個從作家、一個從歌手
轉為主持,他們身處的時代有很多機會一試再試,終於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而發光發熱,
這都是現在這個時代難有的。
而綜觀台灣電視史,不難發現《康熙》是最後一個台灣還保有娛樂文化優勢時,發出的最
後最亮的光芒,它在華人圈的影響力,是台灣電視娛樂圈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觀乎蔡康永和小S 在微博上的影響力,和蔡康永轉戰中國手上當紅的中國節目,康熙不
只走了,而且未來可能直接去了中國。
蔡康永個人的去留,又道盡這個時代急速倒向中國的華語娛樂圈趨勢,此時也差不多是中
國已全面翻盤成為霸主的時代,莫說網路影音對岸已發展到世界數一數二的前衛,古裝劇
也已經紅了多年,現在時裝偶像劇、青春電影、偶像團體、綜藝節目都做到一流水準,台
灣完全沒法比,中間台灣怎麼蹉跎掉自己的優勢的?看看《康熙》就能窺知一二。
令人感嘆的並不是《康熙來了》要收攤,而是它收得這麼無奈,搞到主持人和觀眾其實都
覺得沒有太多戀棧;而這條從成功到失敗的路上,又充滿了各種台灣娛樂失敗無出路的縮
影。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康熙一走,台灣最後一個可以自嗨的高知名度綜藝節目也結束了
,且不會再有下一個了,這當然令人不勝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