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兩年半前,曾經對「文字」與「圖像」之間的關係產生興趣,所以寫了篇文:
http://0rz.tw/BMDLK
裡頭談了《人間失格》、《福爾摩斯》、芥川龍之介《竹藪中》這幾部經典,討論了一下
文本與視覺作品改編,而《人間失格》這部小說,一直是我會特別留意其改編的作品。
倒不是對這本小說多有愛,而是當許多創作者對同一個題材感到興趣時,常常可以看到不
同的視角。就像同一首曲子,不同音樂家演奏起來都有其獨特的風格,而聆聽者,可以喜
歡,也可以不喜歡,這就是文學有趣的地方。
http://0rz.tw/BMDLK 這篇文章中,關於《人間失格》的部分我相當關注於以漫畫形式的
改編。當時所能找到最好的版本,是古屋兔丸。而對於古屋版的《人間失格》當時我並不
滿意,理由也已經詳述於文中,尤其對「兩隻動物」這關鍵中的關鍵,是大扣分的原因。
好玩的是,當這篇文章寫完後不久,竟看到伊藤潤二也試著畫《人間失格》,單行本磨著
磨著終於也出完了,一共三集,尤其在第二集中,我看到伊藤對「兩隻動物」的看法與我
完全一致時,心裡真只有「感.動」兩字可以形容......
當我急著想昭告天下:「我心中最完美的《人間失格》漫畫改編已然問世......」的時候
,竟在國家地理頻道看到黑猩猩有時也會採「面對面」的姿勢!這一驚非同小可,不僅顯
示出我的孤陋寡聞,更暴露了我「人類沙文主義」的思維。
所以任性的標準已不能繼續堅持之後,我反而能冷靜下來重新看伊藤潤二版的《人間失格
》。
過去,我會在意文本的描述,然後期待視覺化時改編作品可以「完成」我心中的想像。然
而,伊藤版的《人間失格》,卻完全有了自生的能量。簡單說,在讀這部漫畫的時候,我
完全忘記文本到底原先寫了什麼,忘了文本的情節,無法辨認哪裡是改編或延伸?哪裡是
忠於文本?甚至對於主角的失格,我反而因漫畫而有了更深刻而立體的感受。
這種感覺很愉快,拋掉文本,單純享受內容,就像去旅遊時丟掉旅行指南,單純享受在異
地當下的每一刻。
那天,我看到伊藤講了一個大庭葉藏的故事,這個大庭葉藏挺慘的,承受不了巨大的社
會家庭壓力,想逃脫,過程中還不小心害了竹一。且當他往外逃時,又老是被不同的怪女
人們擄獲。女人們都想獨佔葉藏,有些採取的手段很極端,造成葉藏在還很年輕時就累積
許多一生無法拋掉的孽障......最後他認命,年紀輕輕便視茫茫髮蒼蒼齒牙動搖......但
卻下了一個「既無幸福,也無不幸」這樣觸底反彈的句點。
也是一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