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儒家的觀點來看,道德包括三階段或三步驟:一是區分心身或
心物兩層,二是以心為身或物之本,三是心身、心物相即為一體。一
般人對道德的理解只有一層,就是遵守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和行為規範
。不同的團體形成的價值觀和行為規範也不同,沒有是非對錯。
這完全不是儒家講的道德,儒家的道德是忠於良心或真我,凸顯
心居於身或物之上作主的地位,也就是第二步。符合社會標準,頂多
只能成為世俗的好人,嫻熟人情世故,很有生存及適應環境的能力,
但不一定具備自由、獨立的人格,甚至還可能變成孔孟說的「鄉愿」
。社會觀念、體制運作出問題時,應該勇敢挺身而出,加以反省批判
才對。
找回真我、良心是非常關鍵且重要的一步,但人不能脫離社會獨
自生存,還是要找到人我和諧相處的方式,也就是第三步。但這時已
經是經過自我良心的認可,而與盲目依附團體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