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中國的中產階級與自私

作者: esolve (nobbb)   2014-06-14 19:06:31
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認為:在中國,中產階級的標準是除了擁有房產外,還擁有2000萬元的可支配房產。其理由是:國內私人銀行的門檻就是七八百萬,甚至上千萬,因此,這個中產的標準並不高。
在另一處看到福布斯的中美中產階級的另一種說法:
《福布斯》中國中產定義:年入1萬—6萬美元
1. 生活在城裡
2. 25到45歲間
3. 有大學學位
4. 專業人士和企業家
5.年入1萬—6萬美元
福布斯按照此標準,認定中國的中產階級超過3億。大多數的中國城市居民,即使是四線小縣城的居民,都符合這個標準。但是,很多符合這個標準的中產階級中國人,卻自稱生活艱難,否認自己是中產。
美國人眼中的中產階級應該是什麼標準呢?
美國人眼中的中產6大標準:有房有車可度假
1.是否擁有住宅,房奴不算
2.是否擁有汽車,豪車優先
3. 子女是否能接受良好的大學教育
4. 是否有退休保障,保持工作時80%的收入
5. 是否有醫療保險,要讓大病大災有保障
6.家庭是否有度假,每年至少兩週的帶薪休假
按照這個標準,超過半數的中國城市家庭不僅符合福布斯的中國中產標準,在美國也算得上是中產階級。
為什麼中國人對中產階級的標準是如此之高,以至於那些被認為是中產階級的人大多數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中產階級?
我覺得原因在於中國人比別的人更不容易有感恩心態,覺得自己不欠社會,反而覺得全社會都是在欠他,而他自己是受盡委屈的人。他們需要為自己不感恩尋找合理的藉口。
互聯網上那些說中國人生活可憐的段子會被迅速轉發無數次。雖然事實上多數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並不差,無論是住房、交通、下館子吃飯、日常衣著,還是教育、醫療方面的服務,都相當不錯,但是大多數的中國人仍然會表示自己受盡委屈,絲毫沒有感恩心態。
在回饋社會方面,中國人做得很少。我懷疑那些覺得自己生活困難的中產階級是通過這種自我暗示而逃避自己的社會責任。某些經常喝星巴克咖啡、吃海底撈、海淘化妝品、開著豐田和豐田汽車的中產階級,一方面大罵那些金字塔頂端的富豪對社會不夠負責,卻絲毫不覺得自己對這個社會也有回饋責任。他們也為自己被納稅的那部分錢耿耿於懷。
“貪婪就像一套量身定制的西裝:無論你掙多掙少,它總能跟你的生活方式無縫貼合。”
我並不認為擁有2000萬元可支配收入才算中產階級。 2000萬元是一筆很大的錢,它可以在普通的中國中等城市買20套房子,或者買下一個中等規模的工廠,或者是一個互聯網創業公司能夠融到的資金的十倍。
中國的某些中產階級認為:養一個孩子到18歲需要花費100萬,以後讓孩子出國留學和買房結婚還得花500萬。而那些更窮的人,比如一位叫袁厲害的女士,用擺攤和募捐的幾十萬元養活了一百多個被遺棄的孩子。一個“中產階級”養孩子的費用,超過一個中國窮人養100個孩子的總開支。
一個年收入10萬元人民幣的人,屬於中國最富的3億人,還有10億人比你更窮。當你說自己是窮人的時候,有點矯情。
那些年收入30萬的人,如果你還不斷抱怨鐘點工貴,抱怨保姆太貴,抱怨孩子的補習班貴,抱怨進口車稅收太高,你這是超過了矯情的範圍,已經讓人噁心了。
大多數的美國中產階級,是根本請不起保姆的。因為他們的收入,本來就和保姆差不多。
中國人非常非常非常自私,沒有公德觀念,無法自發運轉好一個社會,只能靠權力強制來保持基本秩序。
至於原因?中國儒家是徹底的世俗享樂主義,沒有基督教之類的贖罪心理,所以享受的事情都沖在前面,困難的事情都推給別人,不存在什麼公共責任理念,一方面罵政府太強橫,另一方面什麼雞毛蒜皮小事都寄望政府來處理,自相矛盾。
社會上充斥著一堆成年嬰兒,當洋人小孩在十幾歲就開始面對契約、獨立生存、公共義務時,中國很多學生一直到大學畢業都還被父母寵溺,心智上永遠長不大。
歷史證明,中國就是這麼奇怪,每次皇帝一軟弱,享樂主義就會氾濫成災,國家就會迅速腐化、很快迎來大規模內亂或外敵入侵,造成重大傷亡和混亂,而每次皇帝一專橫,享樂主義受到壓制,國家反而慢慢變強,整體生活水準持續提升。
我一直說,中國人要想民主自由,必須擺脫爛漫幻想,只想要好處,不想要隨之而來的重大責任,會導致民主自由迅速崩潰墮落成內戰、自相殘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