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北京“宣傳員”Twitter遭封號

作者: esolve (nobbb)   2014-07-23 22:31:07
http://forum.dwnews.com/threadshow.php?tid=1215771
《紐約時報》22日發表了一篇有關中共用虛假的twitter賬號進行“輿論滲透”,正面宣傳其在新疆和西藏的政策。報導含沙射影的指出這些虛假賬號是北京的“宣傳員”,是中共頗有爭議的少數民族政策的支持者。目前,Tom Hugo、Lidia May等報導中涉及的虛假賬號,以及其他幾個疑似“北京宣傳員”的賬號已被暫停。
紐時在報導中引用了“自由西藏”媒體主任阿里斯泰爾·柯里(Alistair Currie)的觀點,“涉及西藏的時候,中國做什麼都不令人意外,但這次似乎是新現象” 。並認為中共創建它們的目的是傳播中國在多個爭議話題上的觀點。批評道“這是一種陰險的行徑,為的是在西藏議題上改變輿論,攪混水。”
而不久之前,西方指責中共少數民族政策的主角還是新疆。 7月初西方媒體報導,新疆多個政府機關在網站上發布通知,禁止公務員及教師在伊斯蘭齋月期間封齋。並援引維吾爾族人權人士觀點,稱官方禁止封齋的強制措施是對維吾爾人信仰的限制,會導致更多的衝突。如果再將時間點前移,在大陸範圍內被新疆暴恐襲擊的陰影籠罩的形勢下,西方媒體對中共打壓維族人的指責聲則是更顯高漲。
西方媒體談論的是中共的民族政策,實質上敲打的是中國的人權問題,隱身在其中的則是老生常談的話題“普世價值”。巧合的是,中共中組部剛剛發布文件,禁止官員做西方普世價值的“應聲蟲”,緊跟其後,紐時發文指向中共的“輿論滲透”。二者在時間上的微妙銜接,再經過輿論場的發酵,紐時的文章被外界視為是西方輿論對中組部規範官員意識形態的反擊。
在東、西方意識形態的對壘上,西方的處理方式更顯技術性。不像中共中宣部、中組部牽頭、黨媒喉舌亮劍這樣“樹大招風”的對陣方式。西方陣營在觀點的表述上更加留有迴旋餘地。以紐時的這篇文章為例,“儘管沒有直接證據證明表明中國政府與這些假賬號有關,但其內容和廣度意味著國家部門牽涉其中”。紐時沒有蓋棺定論,卻絲毫沒有磨損觀點的尖銳指向。
不過,處理手法的委婉並不能掩蓋西方媒體用有色眼鏡看待中國,延續著“傲慢與偏見”的慣用套路。推特上西方輿論對此事件呈現點讚之象,“我們不想看到垃圾”“謝謝紐時封殺Tom Hugo”“中共的宣傳不透明”……中共在輿論中儼然成為幕後的指使者,“北京宣傳員”在推特上發布的信息並不是大陸的實際情況,而是中共用來建立正面形象的宣傳攻勢。
然而,現實或許是部分西方輿論陷入“為指責而指責”的怪圈,沒有過多探究多種可能性。正如輿情觀察人士所認為的,部分西方輿論,基於利益的需要,有選擇的在看待中國,甚至堅持冷戰思維,敵視中國。在他們眼中,中國儼然是專權專制、腐敗叢生、道德淪陷、環境惡化的“大本營”。以此為前提,得出任何負面結論都可能是“理所應當”的。
實質上,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進擊行為”並非是西方的專利,中共出於維護自身利益和意識形態安全的需要,同樣是“積極備戰”。今年4月,黨媒《人民日報》指責西方進行“輿論滲透”,在其實名認證的推特賬號(@PDChina)中發布通告,指責賬號名為@relevantorgans(有關部門)故意製造其與中國官員或《人民日報》有關聯的假象,發布消息諷刺中國政府及官方媒體。
此外,《西方勢力借NGO向中國滲透》的文章也曾一度登上大陸主流媒體的要聞版面。該文章指出,西方通過控制NGO進行“輿論滲透”,以新聞自由為幌子不斷施壓中國放開媒體管制。更指責BBC、CNN等西方主流媒體充當急先鋒。
《中國社會科學報》今年5月對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存奎的一篇專訪,似乎也在為此進行背書。文章指出,少數的境外非政府組織在給中國帶來先進技術、管理經驗的同時。也以提供資金為“誘餌”吸進民間組織,個人為其工作。有的以項目合作、學術交流、學者訪問為由,推廣所謂'公民意識'教育,還有以扶貧助學、'維權'救助為藉口,進行滲透活動。
事實上,中國這位“進擊的巨人”表現出對“輿論滲透”乃至“意識形態滲透”的高度重視,已經展開了攻防之勢。指揮官方喉舌及官方學者掀起“反憲政”“反普世價值”的論戰,同時中共的超級架構國安委也在積極“守門”,成立的第一把火就燒向了境外的NGO。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