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易被忽略的一些國際政治經濟趣味數據(6)

作者: yanke (謝煙客)   2014-09-24 10:11:31
42、世界上,女性遭遇性侵犯最嚴重的國家(2012)
此例中,性侵犯具體定義為女性在非自愿情況下,被迫接受男性的性要求,包括猥褻、
強奸等。
此例根據聯合國婦女署2013年相關統計資料整理而成,涉及126個國家和地區。
括號內,為一國發生性暴力案件的間隔時間,單位為分鐘,即每隔N分鐘發生一起性暴力
事件。
極嚴重:印度(3.3)
嚴重:阿富汗(4.1)、中非共和國(4.3)
較嚴重:哥倫比亞(5.1)、也門(5.4)、馬里(5.6)、索馬里(5.7)、美國(5.8)、南部蘇丹
(5.9)、波蘭(5.9)
注:
美國——1990年代以后,人均GDP位居世界前20位的國家中,針對女性性暴力發生率增幅
最大的國家。
印度——1990年代以后,GDP位居世界前20位的國家中,針對女性性暴力發生率增幅最大
的國家。
43、世界上,女性軍人比例最高的國家(2012)
此例中,女性軍人僅指在一國法定的政府軍組織內的女性軍人群體,不包括準軍事組織
、強力機構、*河蟹*組織內的女性雇員。
此例根據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2013年、《簡氏防務周刊》2011年公布的相關國
別統計數據整理而成,統計對象為113個國家。
括號內,為一國女性軍人在武裝力量總人員中所占比重,單位為1%
比例很高:以色列(27)、荷蘭(24)、瑞士(21)
比例高:美國(17)、俄羅斯(16)、烏克蘭(13)、波蘭(11)、斯洛文尼亞(11)、立陶宛(1
0)
注:
阿富汗、索馬里、伊拉克等——這些國家女性武裝人員所占比例往往超過35%,但由于不
屬于法定政府軍系統,而屬于非國防編制,甚至*河蟹*組織編制,故不列入本統計樣本

尼泊爾——有超過25萬毛派女民兵武裝處于待整編狀態,其歸屬不清,故不列入本統計
樣本
以色列——2000年以后,女性軍人數量極速擴張,其速度位居世界第一。
44、世界上,國民對本國”政治正確“理念最認同的國家(2012)
此例中,”政治正確“理念即一國由官方推行的、受到國民普遍遵守的意識形態細則,
它一般與一國政治體制、政府構成形式、民眾政治參與度等密切相關。
此例中,”認同“的含義為公民個體外化入官方意識形態灌輸中,將官方推行的意識形
態細則作為個體的道德律條,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貫徹。
此例根據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1990、2010發布的國別統計資料整理而成。
括號內,為國民對本國”政治正確“理念的認同系數,數值越大,認同度越高。
極度認同:朝鮮(91)
高度認同:卡塔爾(86)、盧森堡(84)
較高度認同:芬蘭(75)、新西蘭(74)、文萊(74)、奧地利(72)、挪威(72)、美國(70)、
斯洛文尼亞(70)
注:
朝鮮——國際社會對該國國民是否認同本國官方意識形態灌輸,持爭議態度;部分研究
者認為通過官方長時期的理論灌輸,其國民已經將之內化為自身的道德觀與政治觀;另
一些研究者認為,這不過是”鐵幕后的強制“。本統計樣本,咱采用前者。
卡塔爾——2000年以來,國民對本國”政治正確“理念認同度提升幅度最大的國家。
45、世界上,民間自發對”非主流“意識形態排斥最嚴重的國家(2012)
此例中,”非主流“意識形態,指不同于一國官方推行的、被國民普遍內化入日常道德
觀念與政治觀念的思想,它往往和一國主流意識形態向對峙。
此例中,民間自發的具體含義為排除官方強制命令行為,或法律的強制干涉行為,受社
會群體道德力驅動的自主排斥行為。
該項數據,可體現一國民眾對多樣性社會道德觀與政治觀的接受程度。
此例根據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1990——2010年國別統計數據整理而成。
括號內,為一國民間自發對”非主流“意識形態的排斥度系數,數值越大,排斥度越高

極高排斥:阿富汗(93)
高排斥:朝鮮(88)、土耳其(84)、黎巴嫩(82)、伊朗(82)
較高排斥:巴勒斯坦(78)、美國(77)、比利時(77)、荷蘭(75)、芬蘭(73)、德國(73)、
韓國(73)、巴基斯坦(71)
注:
阿富汗——1990年后,國民自發對”非主流“意識形態排斥度增幅最大的國家。
美國——1990年后,在人均GDP位居前20位的國家中,國民自發對”非主流“意識形態排
斥度增幅最大的國家。
46、世界上,發生軍事政變系數最低的國家(2012)
此例中,軍事政變指一國處于體制內的軍事組織、準軍事組織,通過非法武裝行動,推
翻法定政府,并自主行使行政權力的行為。
軍事政變的結果,可能是暫時的軍管狀態,也可能很快恢復文官執政,這并不影響軍事
政變的性質與意義。
此例根據歐洲改革中心(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2013年公布的統計數據整理而成

括號內,為一國發生軍事政變機率系數,數值越大,發生機率越高。
極低機率:盧森堡(7)、挪威(8)、丹麥(8)
低幾率:奧地利(14)、加拿大(17)、瑞典(19)、新西蘭(19)
較低幾率:瑞士(22)、愛爾蘭(24)、比利時(24)、德國(27)、西班牙(27)、希臘(28)、
斯洛伐克(29)、日本(29)、英國(29)、美國(29)、中國(29)
注:
無軍事組織的國家,不包括在此統計樣本內——冰島、哥斯達黎加、安道爾、多米尼克
、格林納達、海地、基里巴斯、馬爾代夫、馬紹爾群島、毛里求斯、密克羅尼西亞、摩
納哥、瑙魯、帕勞、巴拿馬、圣馬力諾、所羅門群島、圣基茨和尼維斯、圣盧西亞、圣
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薩摩亞、圖瓦盧、瓦努瓦圖、梵蒂岡、列支敦士登、科索沃
47、與他國有領土糾紛最多的國家(2012)
此例中,領土糾紛指一國與他國存在關于某領土(或領海)歸屬權、控制權、行政管轄權
的爭議。
領土糾紛,同時包括領海糾紛,大都存在于相鄰兩國或多國之間,也可能存在于距離較
遠的兩國或多國之間。
此例中,只承認被當事國政府承認的實際糾紛,而暫不包括基于歷史傳統、民間自發的
糾紛。
此例根據聯合國位居海牙的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2013年發布的
相關報告整理而成,其中部分內容不被當事國政府承認。
括號內,為一國與他國存在領土糾紛的數量。
多:中國(10)、俄羅斯(10)
較多:法國(6)、英國(5)、西班牙(5)、美國(5)、印度(5)
注:
中國、俄國——根據兩國官方協定,已不存在任何領土糾紛。
美國——西北航道(英語:Northwest Passage)為美國“無指向性”領土要求,暫時算為
美國的領土糾紛
法國——馬達加斯加宣稱擁有新胡安島主權,但法國官方宣布“不承認糾紛”。
48、世界上,在國際間沖突中,殺死戰俘數量最多的國家(1945——2010)
此例中,戰俘指兩國或多國進行武裝沖突時,一國軍事人員向敵對國軍事組織、行政機
構等表明放棄抵抗意愿,并愿意接受敵對國組織的人身限制與生活安排。
此例中,殺死戰俘,指一國軍事組織,對已確認放棄武裝抵抗的他國原軍事人員進行肉
體清除的行為,這在現代國際法上,屬于違法行為。
此例中,某些國家具時間上的繼承性,如俄羅斯(原蘇聯)、塞爾維亞(前南斯拉夫)等。
此例根據挪威奧斯陸和平研究所(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Oslo)2008年、西班牙和平
文化學校(Escola de Cultura de Pau Escola)2012年發布的相關統計數據綜合而成。
其中絕大多數數據,不被當事國官方承認,且無法確認數據源,故無法保證有效性,僅
供參考。
括號內,為一國在統計時間段,殺手他國戰俘的總數。
極多:美國(37.7萬)、越南(26.7萬)
多:俄羅斯(17.7萬)、中國(11.2萬)
較多:印度(5.4萬)、伊拉克(3.6萬)、伊朗(2.6萬)、以色列(2.1萬)
注:
中國——中國在1999年聯合國大會上發言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是負責人的大國,在歷次
被迫的正義的反侵略戰爭中,一貫遵守相關國際法,確保戰俘的生命安全和尊嚴,反對
任何形式對戰俘的迫害。
越南——國際社會廣泛認為,該國在入侵柬埔寨過程中,殺害已放下武器的柬方軍事人
員超過23萬人。但越方認為,這些人員是“民兵武裝與游擊抵抗分子”,不承認其戰俘
身份。
美國——官方不承認本國有系統性的殺俘行為,只在1980年承認在越戰期間“誤傷689名
越共戰俘”,并在日后的歷次對外戰爭中,均有對戰俘的“零星誤傷”。美國政府稱,
這是不可避免的“悲劇”。
49、世界上,在國際沖突中,殺死敵對國平民最多的國家(1945—2010)
在此例中,平民的定義為敵對雙方、或多方國內的非武裝和平居民,這里不包括擁有準
軍師身份的民間抵抗者、游擊隊員等。
在此例中,沖突主體的主權國家,只有隸屬于主權國家的軍事組織,對他國非武裝和平
軍民的殺害,才包括在統計數據中。
在此例中,不包括部非主權國家實體的部族間、民族間、種姓間仇殺。
此例根據挪威奧斯陸和平研究所(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Oslo)2008年、西班牙和平
文化學校(Escola de Cultura de Pau Escola)2012年發布的相關統計數據綜合而成。
其中絕大多數數據,不被當事國官方承認,且無法確認數據源,故無法保證有效性,僅
供參考。
括號內,為一國在統計時間段,殺死他國平民的數量。
極多:美國(57.7萬)
多:越南(39.6萬)、俄羅斯(31.7萬)
較多:法國(21.9萬)、以色列(17.6萬)、中國(15.7萬)、印度(12.4萬)、伊拉克(11.9萬
)
注:
中國——中國在1999年聯合國大會上發言稱: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任何針對非武裝平民的
侵害行為,反對任何針對和平居民的暴力行為;中國政府重申,永遠不會對和平軍民采
取軍事行動。
波黑沖突、盧旺達屠殺、烏干達屠殺等大規模平民死亡案例,因不滿足戰爭主體的主權
國家認定,故暫未列入本統計項。
50、世界上,修建永久性大型空防工事最多的國家(2011)
此例中,永久性大型空防工事指出于防范高烈度空襲、高強度熱核打擊,而由本國政府
或軍事機構主持修建的戰略性掩體。
此類掩體對軍事基建工程學需求極高,需大規模財政投入與人力資源調配,是一國國防
總體戰能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國自主國防戰略水平的表現。
此例根據美國蘭德國家安全調查部與國家防衛調查研究所2013年公布的相關統計資料整
理而成。
此例暫無其他數據源可供印證,故視為孤證,不保證有效性。
括號內,為一國修建永久性大型空防工事的數量。
極多:中國(137500)
多:美國(94400)、俄羅斯(79600)
較多:越南(43300)、朝鮮(33400)、德國(23500)、古巴(23200)、印度(22900)、英國(
21400)、日本(20900)、塞爾維亞(20300)、法國(18800)、伊拉克(18200)、巴基斯坦(1
7900)、伊朗(16300)、以色列(14900)、土耳其(12700)、利比亞(11200)、埃及(10800)
注:
德國——該國94%的永久性大型空防工事為1990年代前修建。
塞爾維亞——該國100%的永久性大型空防工事為1990年代前修建。
以色列——該國是每平方公里國土擁有大型空防工事最多的國家。
51、世界上,在本國領土范圍內,戰略投送能力最強的國家(2011)
此例中,僅對國土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里的29個國家進行統計綜合。
此例中,戰略投送能力指在一國領土范圍內,法定政府軍投送足夠強大戰略武裝力量至
任一地理基點、并足以進行國家間軍事對抗、或武裝平叛行動的執行力。
此例中,戰略投送能力主要取決于三大條件,即超大型運輸工具、戰略作戰平臺和軍工
基建交通線。
此例根據《簡氏防務周刊》2013年公布的統計資料整理而成。
括號內為一國戰略投送能力指數,數值越大,戰略投送能力越高。
極強投送能力:美國(84)
強投送能力:俄羅斯(56)
較強投送能力:中國(48)、巴西(33)、印度(31)、伊朗(31)
注:
俄羅斯——1990年代后,在國土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里的國家中,國內戰略投送能力下
降最嚴重的國家。
巴西——1990年代后,在國土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里的國家中,國內戰略投送能力上升
最迅速的國家。
52、世界上,全球戰略投送能力最強的國家(2011)
此例中,全球戰略投送能力指一國在全球范圍內,向任意地區投送足夠完成戰略威懾任
務的武裝力量、戰略打擊系統的執行力。
此例中,全球戰略投送能力主要取決于三大條件,即超大型運輸工具、威懾性戰略作戰
平臺和信息化物資調配能力。
此例根據《簡氏防務周刊》2013年公布的統計資料整理而成。
括號內為一國全球戰略投送能力指數,數值越大,戰略投送能力越高。
極強投送能力:美國(78)
強投送能力:法國(51)
較強投送能力:俄羅斯(46)、英國(44)、以色列(42)、日本(41)
注:
美國——世界上,唯一具備全球無死角精確戰略打擊能力的國家。
以色列、日本——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兩國掌握”隱開發“遠程熱核打擊戰略平臺的能
力,但兩國均予以否認。
俄羅斯——1990年代后,全球戰略投送能力下降最嚴重的國家。
53、世界上,流行文化影響力最大的國家(2012)
此例中,流行文化指建立在現代工業文明、后工業文明基礎上的物質、消費、奢侈、休
閑等文化產品與方式,其主要具有快節奏、速食性、周期性、頻繁更替性等特征,是一
國意識形態建構完整性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國現代工業文明發展的重要體現。
此例中,流行文化的載體,包括但不限于影視、音樂、電子游戲、職業運動等。
此例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3年公布的統計資料整理而成。
括號內,為一國流行文化影響力指數,數值越大,影響力越大。
影響力極大:美國(93)
影響力大:英國(78)、日本(73)
影響力較大:意大利(58)、法國(56)、澳大利亞(53)、俄羅斯(51)
注:
澳大利亞——1990年代以后,流行文化影響力增幅最大的國家。
54、世界上,傳統文化對外影響力最大的國家(2012)
此例中,傳統文化指一國基于前工業文明時代、工業文明早期形成的社會道德體系、文
學文藝系統、建筑工程群落、生產工具改進等的集合體。
此例中,對外影響力包括一國傳統文化以文化產業形勢向他國輸出的規模與效益,同時
包括一國傳統文化對他國生活方式、社會道德、經濟生活的滲透能力。
此例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3年公布的統計資料整理而成。
括號內,為一國傳統文化對外影響力指數,數值越大,影響力越大。
影響力極大:法國(83)
影響力大:意大利(62)、希臘(61)
影響力較大:埃及(56)、日本(55)、英國(53)、中國(53)、土耳其(50)、俄羅斯(50)
注:
希臘——1990年代以后,對本國古典建筑群落、文藝作品維護投入占財政投入比重最大
的國家。
55、世界上,“黑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國家和地區(2011)
此例中,“黑社會”指一國脫離現行政治秩序與權力集團、擁有強大非軍事武裝和龐大
經濟實力、掌握某一領域或多領域實際控制權、進行非體制內權力運作活動的集團。
在某些國家,“黑社會”具有半合法性,甚至合法性,但其依然不能整合入權力運作集
團,并始終處于合法行政權力的伴隨狀態。
在某些國家,擁有獨立武裝力量、獨立政治信仰和獨立政治藍圖勾畫的*河蟹*武裝、部
族武裝、宗教武裝等,不屬于“黑社會”范疇。
此例根據國際刑警組織2013年公布的相關統計數據整理而成,部分數據不被當事國官方
承認。
括號內,為一國“黑社會”影響力系數,數值越大,影響力越大。
極大:中國澳門(74)
大:墨西哥(68)、哥倫比亞(66)、烏克蘭(63)
較大:波蘭(57)、波黑(56)、中國香港(54)、菲律賓(54)、日本(52)、南非(52)、馬達
加斯加(52)、巴巴多斯(51)
注:
哥倫比亞——2000年以來,“黑社會”影響力降幅最大的國家(沒降之前,不敢想象啊)
烏克蘭、波蘭——1990年代以來,“黑社會”影響力增幅最大的兩個國家。
56、世界上,基層民主程度最高的國家和地區(2012)
此例中,基層民主指一國非權力階層利用輿論、道德、司法的手段,向權力階層爭取自
身權益與利益的能力。
此例中,基層民主有兩個條件,一是國家整體運行機制穩定,不存在社會階層間利用暴
力進行更迭的空間;二是國家民生經濟體系完善,可以滿足非權力階層的基本生存需要

此例中,基層民主不同于“體制民主”,后者主要指權力基層控制下的資本民主,也就
是當代歐美發達國家實體施行的“代議制民主”。
此例根據歐洲和外交政策基金會(Hellenic Foundation for European and Foreign Po
licy)2013年相關國別統計數據整理而成,樣本為全球124個國家和地區。
括號內,為一國基層民主程度系數,數值越大,基層民主程度越高。
基層民主程度極高:新西蘭(93)、冰島(91)
基層民主程度高:瑞典(89)、挪威(88)、盧森堡(84)、芬蘭(82)
基層民主程度較高:丹麥(78)、中國澳門(76)、斯洛文尼亞(75)、荷蘭(72)、比利時(7
2)
注:
中國澳門——2000年后,世界上,基層民主程度增幅最大的國家和地區。
新西蘭、冰島——世界上,僅有的兩個實現“基層民主”與“體制民主”基本契合的國
家。
美國——基層民主系數為59
中國——基層民主系數為56
印度——基層民主系數為52
57、世界上,產業工人群體影響力最大的國家(2012)
此例中,產業工人指在社會勞動分工中處于低端被雇傭地位、以集體勞動為標志、兼具
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特征的勞工階層。他們是現代工業國家和后工業國家勞動力構成的
主體。
此例中,產業工人既存在于工業制造業領域,也存在于第三產業
此例中,產業工人的主要特征是無法憑借個人資本持續獲得他人的勞動價值。
此例根據歐洲和外交政策基金會(Hellenic Foundation for European and Foreign Po
licy)2013年相關統計數據整理而成。
括號內,為一國產業工人群體影響力系數,數值越大,影響力越大。
影響力極大:希臘(86)
影響力大:波蘭(75)、芬蘭(74)、德國(71)
影響力較大:烏克蘭(66)、西班牙(65)、法國(63)、韓國(62)、尼日利亞(61)、古巴(6
1)、羅馬尼亞(61)
注:
希臘——1990年代后,世界上產業工人群體影響力增幅最大的國家。
俄羅斯(37)——1990年代后,世界上產業工人群體影響力降幅最大的國家。
58、世界上,知識分子群體影響力最大的國家(2012)
此例中,知識分子指一國具備高等教育資質、從事復雜腦力勞動、獲得體面生活地位、
擁有較豐富社會資源與政治資源、具有一定資本再生產能力的人群。
此例中,知識分子往往并不處于一國的權力階層,但一般居于產業工人群體之上,較容
易獲得進入權力階層,并掌握一定政治經濟資源。
此例根據歐洲和外交政策基金會(Hellenic Foundation for European and Foreign Po
licy)2013年相關統計數據整理而成。
括號內,為一國知識分子群體影響力系數,數值越大,影響力越大。
影響力極大:丹麥(74)
影響力大:挪威(66)、新加坡(64)、美國(64)
影響力較大:加納(57)、澳大利亞(56)、以色列(54)、匈牙利(54)、英國(54)、科特迪
瓦(51)、日本(51)
注:
美國——1980年代后,人均GDP位居前20位的國家中,知識分子群體影響力降幅最大的國

新加坡——1990年代后,知識分子影響力增幅最大的國家
中國——影響力系數為31
印度——影響力系數為36
59、世界上,緊急動員能力最強的國家(2012)
此例中,緊急動員能力即國家強制性動員力,指一國中央政府在面對突發的自然災害、
外部入侵、社會*河蟹*等緊急情況時,最大限度整合資源、動員國民、保證資本流通與
社會穩定、維持國民基本生存需要的能力。
此例中,緊急動員能力是后工業文明時代,一國國家層面抗風險能力的主要體現,也是
一國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必要前提。
此例根據美國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蘭德歐洲(RAND Europe)部門2013年發布的
相關統計數據整理而成。
括號內,為一國緊急動員能力系數,數值越大,動員能力越高。
超強動員能力:中國(94)、美國(92)
極強動員能力:以色列(86)
強動員能力:瑞典(76)、俄羅斯(75)、伊朗(73)、英國(71)、古巴(70)
注:
俄羅斯——1990年代后,世界上,緊急動員能力降幅最大的國家。
中國、美國——世界上,僅有的兩個可實施“全息總動員”的國家。
60、世界上,面對本國反權力階層運動,最傾向于使用武力的國家(2012)
此例中,“反權力階層運動”即反資本壟斷集團運動,指一國處于非資本壟斷地位的國
民,采取脫離正常司法軌道的手段,對主要記得利益集團進行權利索取、利益對抗、組
織沖擊的運動。
此例中,“反權力階層運動”在大多數國家,表現為非暴力的反官方示威、集會等形式
;在另一些國家,則表現為帶有暴力色彩的燒毀旗幟、自殘、辱罵等形式。但在本質上
,不同于反權威的武裝斗爭。
此例根據法國國際關系研究所(IFRI)2013年公布的統計資料整理而成,部分數據不被當
事國官方承認。
括號內,為一國當局使用武力可能性系數,數值越大,可能性越高。
可能性超大:蘇丹(96)
可能性極大:津巴布韋(84)、朝鮮(82)
可能性大:烏茲別克斯坦(76)、剛果(74)、緬甸(74)、沙特(72)、盧旺達(72)、貝寧(6
9)、科威特(67)、巴林(64)、格魯吉亞(62)、烏克蘭(62)、約旦(61)
可能性較大:白俄羅斯(57)、土庫曼斯坦(57)、以色列(57)、印度(56)、阿塞拜疆(56)
、哥倫比亞(55)、古巴(53)、南蘇丹(52)、中國(52)、塔吉克斯坦(51)、越南(51)、南
非(51)、美國(50)、委內瑞拉(50)、俄羅斯(50)
注:
俄羅斯——1990年代以來,此統計項系數降幅最大的國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