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機要秘書在《新民晚報》撰文緬懷黃菊

作者: awsd (隨你猜)   2016-04-04 20:53:57
原標題:心系未來十年圓夢 機要秘書馬弘撰文緬懷黃菊同志
  共產黨人要淡泊名利,在任何崗位都是為黨工作。我是被改革開放推上歷史舞臺的
,我要抓緊時間豁出去拼命干,為老百姓多做好事。——黃菊
  馬弘/ 文
  2015年12月,上海洋山港迎來開港十周年紀念日,洋山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島成為
位列世界第一的集裝箱吞吐大港。此時此刻,我不由想起我的老領導黃菊同志,細細算
來,老領導離開我們已經整整8個年頭了,但他推動上海洋山深水港建設的歷歷往事,宛
如猶在眼前。
  1995年-2002年間,根據組織選調,我有幸在他身邊擔任機要秘書。這段時間正是
上海由改革開放的后衛一下子站到前沿的高速發展時間,我不僅見證了上海出色交出小
平同志提出的“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的世紀答卷,而且近距離觀察到了黃菊同志
如何按照“時代特征、中國特色、上海特點”的思想理念,為上海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
義市場經濟事業嘔心瀝血,悉心謀劃,勇挑重擔,持之以恒,攻堅克難。
  黃菊同志常常自謙“天賦不高”,唯有“以勤補拙”“笨鳥先飛”。我在他身邊工
作的這八年間,幾乎沒有看到他有過周末和節假日,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他說他是一
個舉輕若重的人,黨和人民把發展上海的重擔交到他手里,他絕不敢有半點懈怠。黃菊
同志在工作中反復強調要堅持開創性、堅韌性和操作性的“三性統一”。這“三性”也
正是他的個性體現。回想黃菊同志擔任上海主要領導,主持推動的改革開放、經濟建設
、城市建設以及社會文明建設項目不計其數,但最能體現他“三性”特征的非洋山深水
港建設莫屬。
  上海是一個以港興市的城市,正所謂“城以港興,港為城用”。由于歷史的沿革,
上海港是一個河口海港,碼頭泊位都分布在長江口內的黃浦江兩岸。然而,滾滾長江水
夾帶而下的泥沙在長江口遇海水后凝聚沉降,形成一道攔門沙,使一些吃水超過7.5米的
大噸位貨船必須候潮才能進出長江航道,靠泊上海港。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陳國棟
、胡立教、汪道涵擔任上海市領導期間,就已把深水港建設納入了上海中長期發展戰略
的重點規劃中。此后幾年,上海的港口碼頭從黃浦江不斷外移到吳淞口、外高橋。然而
,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世界集裝箱運輸船舶已發展到第五代及第六代,尤其是裝載6600
標箱以上的第六代集裝箱船要求進港航道和靠泊碼頭必須要有15米以上水深。上海港泊
位碼頭又面臨著重新選址的關鍵時刻。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世界經濟的發展重心開始向太平洋西岸轉移。特別是1992年
鄧小平視察南方談話后,中國經濟駛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東北亞與歐美各國間的集
裝箱運輸需求與日俱增,東北亞航運樞紐競爭初顯端倪。當時,日本的橫濱、長崎,韓
國的釜山及我國臺灣的高雄都在大力推進深水港計劃,都力爭想成為東北亞的航運中心
。因為誰能早日建成樞紐港,成為航運中心,誰就取得了這一區域航運市場的主導權。
上海位于中國海岸線的中段,又處于長江出海口,上海港一旦發展成為國際航運中心,
不僅沿海省市的進出口運輸有了自己的航運樞紐港,而且長江流域各省市的集裝箱可以
依托長江航線降低運輸成本,并通過上海港源源不斷地向外輸出。橫貫我國中部的長江
流域經濟帶,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地帶,從這個意義上看,上海深水港的建設,不僅
是上海的戰略選擇,更是關系到如何帶動長江流域經濟帶乃至全國經濟發展的大戰略。
  1995年8月上旬,一艘中型港監船從吳淞口經長江航道緩緩駛入東海,一直到杭州灣
外的衢黃島,然后折向西到大、小洋山繞島轉一圈,又駛回上海吳淞港。那天,一直在
船長室臨窗而立的黃菊同志,一邊觀察一邊思考著上海深水港的選址。在黃菊同志看來
,上海是我國的經濟、貿易和金融中心,上海有條件而且有義務擔當起我國建設國際航
運中心的責任。但是長江口航道整治最大程度也只能達到水深12.5米,上海的岸線已沒
有水深15米以上的泊位碼頭。建設上海深水港,不僅僅是上海的事,更是國家的大事。
因此,“必須跳出上海看上海”。在船上,黃菊同志詳細聽取了有關部門對長江口和杭
州灣口水文氣象資料的分析匯報。綜合比較長江口、崇明外海、衢黃島、大小洋山島幾
個備選地,考慮到航道深度、涌浪、碼頭幅地和陸橋聯結等各方面因素,大家都比較傾
向于在大小洋山島建港。
  但是,上海要推進洋山深水港項目,是一項事關各方的重大工程,面臨許多前所未
有的新問題:洋山島屬于浙江省,港口的行政管理體制,包括海關、邊防、防疫、供油
、供水等管理和服務體系如何定?與長三角地區其他在建航運項目的關系如何協調?當
時,交通部已啟動長江航道束水整治工程,即通過航道兩側筑壩提高航道內江水的流速
來沖刷淤泥,加深航道,一旦長江口航道打通,南京以下各港口都可直通國際。同時,
浙江省的寧波市又正在加快東方大港——北侖港的建設。因此,啟動洋山深水港建設,
就意味著在長三角范圍內與航運有關的幾個重大項目將同時推進,在國家重大項目建設
計劃審批的條件下,如何爭取國家重大項目立項?建設資金如何籌措?如果實行政府性
投資與市場化融資相結合,還貸機制如何設計?尤其是要建陸島連橋,若收過橋費則會
增加貨運成本,免收費則還貸資金如何落實?針對這些問題,黃菊同志認為必須站在面
向21世紀國家參與全球經濟競爭的戰略高度,進行科學論證,精心策劃,周密部署。
  1996年1月,國務院總理李鵬在上海召開專題會議,明確提出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
的任務。經過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討論,同年5月10日,決定成立國際航運中心上海地
區領導小組,下設國際航運中心辦公室,啟動洋山深水港建設的可行性研究。為了保證
可行性研究的獨立性、客觀性和可信性,黃菊同志指示航運中心建設辦公室的同志,要
將課題全部委托給非上海的機構和專家來牽頭,甚至邀請國際專業機構來評估。黃菊同
志在項目論證起步階段就做出這樣意味深長的安排,可見其考慮問題的超前意識和縝密
思維。
  現在回想起來,洋山深水港從港口功能定位到工程項目建設規劃,從投融資體制到
土地征用、動遷安置,從項目申報到配套項目建設,從管理運行到航線開辟,千頭萬緒
,不一而足。黃菊同志工作再忙,但對深水港的事,他總是親自研究協調,面對一個又
一個困難,他反復強調,上海搞深水港,不是上海一家的事,而是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
爭,一定要有堅韌性,認準的事,一定要一步一步扎實推進,一直到成功。他還特別明
確,深水港建設必須與貿易、金融服務相配套,否則建成的港口,只能是一個運輸搬運
工,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航運中心。為了做好洋山港及相應港區、陸島連橋等配套項目
以及水、陸、海運運輸服務體系的建設規劃,他先后六次到蘆潮港等地區實地調研考察
,研究開發模式、投融資體制和運行管理機制。
  上海提出建設洋山深水港項目得到了浙江省領導的理解和支持。記得黃菊同志與徐
匡迪同志一道,主動找浙江省主要領導溝通情況,就洋山深水港的行政管理體制、財政
稅收體制和如何尊重當地群眾意愿實施動遷安置等達成共識。浙江省領導認為,深水港
建設是國家戰略,若浙江在洋山港問題上不與上海開展合作,還提什么“依托上海” “
以上海為龍頭”?此后,在國務院領導的支持下,成立了包括北侖港、南通港、太倉港
等在內的功能互補的組合港。同時,上海全力支持寧波地區向北拓展交通輻射能力的杭
州灣大橋等重大項目的建設,由此形成了以洋山深水港為龍頭的長三角地區港口間分工
協作的新格局。
  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直接關心下,2002年3月,國家正式批準《洋山深水港區建
設工程可行性方案》。
  2005年12月11日洋山港正式開港,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黃菊同志,飽含深情地專程
從北京來滬參加慶典。這是一個在他心中縈繞了整整十年的夢想。典禮結束后,我前往
駐地看望他。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平時不喜形于色的他,那天看上去心情格外愉
快。他對我說,十年夢想終于圓了。然而沒想到,回京不久,他竟突然病重住院。我當
時根本不相信這是真的。在上海時他還對我說,到格爾木青藏鐵路建設工地慰問干部職
工時,在海拔3800米的工地上他走到工人們當中,和工人們握手說話,并沒感到有什么
高原反應,對自己的身體狀態很是滿意。怎么說病就病了呢?
  2007年2月下旬,我到醫院去看望黃菊同志,那時的他因高燒不退,顯得十分虛弱。
他見我進去,抬手示意我坐在床前。他說全國“兩會”要開了,手頭還有一些事情要處
理。還要到會上與大家見見面,打聲招呼,也算是告別。聽著他這些話,我的眼淚禁不
住流了下來。我明白,他是要去與他的同事們、戰友們告別,他心里十分明白他的生命
時間,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但放心不下的還是他因生病而未了的工作。這時我才懂
得,什么是鞠躬盡瘁!什么叫死而后已!什么才是一個真正的共產主義戰士的胸懷!他
一生光明磊落,兩袖清風,甚至把自己的遺體也志愿捐獻給了醫學事業。
  2014年上半年,我趁參加“上海-臺北城市論壇”之際,專程走訪了臺灣高雄港。
1995年上海提出建設深水港之時,上海港在全球港口年吞吐量排名中名列第19位,我國
臺灣的高雄港正是競爭對手之一。而此時,上海港的集裝箱年吞吐量已突破3000萬標箱
,成為全球第一,高雄港則開始尋求新的功能轉型了。那天,我身在高雄港,思緒卻已
飛到了上海洋山港。從設想提出到建成開港,洋山深水港建設前后整整十年,黃菊同志
當時曾感嘆地講,真是“十年磨一劍”。此后,洋山港又用了不到十年時間,一躍成為
集裝箱運輸世界級大港。“滄海變桑田”,要不是黃菊同志領導的上海市委、市政府緊
緊依靠黨中央、國務院,超前謀劃,精心布局,堅定不移地推進這項重大的戰略工程,
今天的東北亞又會有怎樣的航運格局呢?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如今洋山港建成開港已十年,上海港的集
裝箱吞吐量更是達到3653萬標準箱,其中洋山港就占了50%,被稱為長江經濟帶龍頭上的
龍眼。然而,黃菊同志卻再也看不到世界第一大港的英姿。
  今年,在中央和上海領導的關心下,在上海方方面面人士的支持和幫助下,遵循黃
菊同志生前“本是布衣身,回歸布衣群”的遺愿,老領導的骨灰得以回歸他深情摯愛的
熱土,落葬于福壽園。相信老領導看到如今洋山港一日千里的發展,看到今天上海社會
主義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新成就,定會含笑九泉的。
  來源:新民晚報
http://news.sina.com.cn/c/nd/2016-04-02/doc-ifxqxcnp8455133.s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