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ibet.cn/tibet-rediscovery/summarize/1464225440623.shtml
據人民網報道,5月24日,正在黑龍江調研考察的習近平來到撫遠、同江等地,實地考察
當地民生情況,看望赫哲族群?,并登上了位于中國東北端中俄邊界的黑瞎子島。那麼問
題來了,總書記看望的這個少數民族,有何特別之處呢?
首先,這個少數民族人口比較少。根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赫哲族是全國七個人
口在1萬人以下的少數民族之一,其他六個少數民族分別是門巴、鄂倫春、獨龍、塔塔爾
、高山和珞巴族。據報道,全國的赫哲族人口隻有5300多人,比北大、清華等高校每年
招收的新生數量多不了多少。
△習近平看望赫哲族群?。
但是盡管人口少,赫哲族在全國範圍內的“知名度”卻是相當高,還走向了世界。
而且有趣的是,大部分人可能都是從同一個來源得知這個民族的。是什麼來源呢?
原來,習近平在看望赫哲族群?時說,“我是第一次到赫哲族居住的地方來,感到很
親切。《烏蘇裏船歌》唱的‘船兒滿江魚滿艙’的美好畫面早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對了,答案就是被傳唱了幾十年不衰的《烏蘇裏船歌》。“烏蘇裏江來長又長,藍
藍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開千張網,船兒滿江魚滿艙……”這首曾被收入聯合國教科
文組織文化教材中的歌曲,體現了赫哲人逐江而居、以漁?業的生活,已經成了赫哲族民
歌的代表作,也成了赫哲族的文化象征和標志。
△赫哲族
據這首歌的詞作者胡小石說,1962年秋天,?創作這首歌,他深入到赫哲族主要聚居
地、也就是這次習近平前往的同江八岔等地體驗生活,正趕上大馬哈漁汛。赫哲人原始
、壯闊的生活景象奠定了整首歌的基調,“赫哲人撒開千張網,船兒滿江魚滿艙”是當
時的實景,并非誇張。
這首歌最早由郭頌演唱,一度紅遍全國,國內的聽?隻要聽到《烏蘇裏船歌》,就知
道這是赫哲族民歌,而隻要談起赫哲族,也都會提到《烏蘇裏船歌》。但這首歌在“文
革”期間遭厄運,詞曲作者胡小石、汪雲才和演唱者郭頌都受到牽連。2016年5月19日,
《烏蘇裏船歌》的演唱者郭頌在北京去世,享年85歲。
△赫哲族
赫哲族有著獨特的民族風情和漁獵民族的古老文化。赫哲族是明代女真人的一個分
支,中國北方唯一依靠漁獵?生的民族,其先民很早就生活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裏江
的三江流域。他們自古臨水而居,以漁?生,吃的是魚、用的是魚,穿魚皮衣,有犬陪伴
,也被稱?“魚皮部”和“使犬部”。
20世紀初,赫哲族仍處于原始公社末期向階級社會發展的階段。新中國成立前夕,
由于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掠奪、燒殺和土匪的劫掠殺戮,加上傷寒、天花、霍亂等傳
染病流行,一度隻剩下30O餘人,民族瀕于滅亡。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魚皮衣。
新中國成立後,赫哲族人獲得了新生。他們被稱?中國東方最早迎來太陽的少數民族
,世世代代以漁獵?生,留下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魚皮衣,還有天然的魚皮畫和神秘
的薩滿舞,以及被列入聯合國“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名錄”的赫哲族伊瑪堪說唱。
其中魚皮衣是把鰱魚、鯉魚等魚皮完整地剝下來,晾幹去鱗,用木棒槌捶打得像棉布一
樣柔軟,用鰱魚皮線縫制而成。整個過程全部都是手工制作,耗時數月,一套魚皮衣服
需用魚皮一百餘張。
△4月28日,新疆喀什阿亞格曼幹村村民?習近平戴上維吾爾族花帽。
當然啦,習近平看望過的少數民族遠不止赫哲族一個:從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
朝鮮族群?,到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的東鄉族群?,再到內蒙古錫林浩特市
的蒙古族群?和新疆喀什地區的維吾爾族群?,從祖國腹地的湘西到西南邊陲的雲南……
正如他在多個場合反複強調的那樣:“我心裏惦記著每一個少數民族。各民族要像石榴
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征程上團結一緻,共同發展進步。”
(中國西藏網 文/蘇文彥 圖片來源網絡)
△2014年1月27日,在錫林浩特市寶力根蘇木(鄉)冬季那達慕“五畜祈福”儀式上
,習近平按照蒙古族習俗,用無名指蘸上銀碗盛著的鮮牛奶彈了三下,祝福來年風調雨
順,五畜興旺,人民幸福安康。
(責編: 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