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建構中華民族復興

作者: china2025 (china2025)   2018-02-22 19:10:52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80222000003-262102
建構中華民族復興與人類命運共同體3》從人民心靈契合社會融一開始
兩岸關係何去何從,是30年來關心兩岸前途人們苦思的問題,不論結論如何,兩岸「和則
兩利、鬥則俱傷」應是基本的認知。即便大家都了解兩岸合作的重要,顯而易見的事實卻
是,兩岸分隔近70年,無論雙方關係是劍拔弩張還是和平互動,大陸與台灣的對立格局並
未發生實質改變,兩岸也為此付出重大代價。
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對多數台灣人來說,相當比例民眾認同中華民族、不反對未來統一
,但對大陸管理模式存有疑慮,因而產生不願意被大陸管的心態。這是台灣多數民意排斥
「急統」,主張「維持現狀」長期居高不下的原因。不幸的是,兩岸對立格局讓支持兩岸
終極統一的民意板塊,承受愈來愈沉重的社會壓力,這是國民黨逐漸失去話語權、失去政
治優勢,台獨勢力卻逐漸增加的癥結原因。
但這只是歷史逆流,要改變逆流推動兩岸朝向終極統一目標前進,就必須雙方合作,尤其
要讓台灣民間社會產生動能,將兩岸互動軌道轉回正確的方向。對大陸來說,台灣社會歷
經日本半世紀統治,接著又是國民黨40年威權統治,因而凝聚出自己當家作主的意願,應
抱持同情的理解。台灣30餘年民主化進程,已建立華人第一個民主政權,儘管台式民主有
許多缺失,但在公民自由和個人權利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拋開政府與政黨因素,就一般
民眾而言,並沒有放棄的道理。面對大陸主導的統一進程,台灣人的疑慮應在情理之中,
畢竟有關的政治安排與承諾,未來能否保障、如何保障等問題,某種程度上很難為台灣所
掌控,與其如此,台灣人自然會在統一問題上採取保守的態度。
不過,台灣可能非常幸運,大陸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對台灣社會顯然有充分的理解,也有高
度的包容心。從他歷次涉台問題談話及十九大政治文件所揭示的對台政策核心可以理解,
習近平對台灣民眾是善意的,對台灣社會是包容的,「兩岸一家親」、「心靈契合的統一
」是習近平追求的目標。現階段兩岸政治對抗可能更嚴厲,反獨促統可能更尖銳,但對台
灣民眾的照顧、讓台灣分享大陸成長紅利將更周延、全面。未來如何拿出更有效的政策增
進兩岸民眾間的情感、促進社會融一,是兩岸必須面對的課題。
具體而言,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與保障台灣主體性之間,需取得平衡。所謂
兩岸一家親,就是凡事好商量,在統一問題上要讓台灣民眾心悅誠服。心悅誠服絕非緩兵
之計,在中國崛起、經濟實力提升、中華民族驕傲感恢復的過程中,中共體制的正當性與
磁吸力已漸漸增加,只要趨勢不變,假以時日,台灣的自我認同也會翻轉。在兩岸同胞走
向心靈契合、兩岸社會實現融一的發展階段,大陸可以繼續貫徹既有的對台讓利政策,讓
更多台灣民眾感受到大陸對台灣的善意和誠意,透過長期共同生活、工作和學習,兩岸同
胞必能增進彼此了解,化解歧見,並逐步形成兩岸命運共同體。當然,台灣也應該為兩岸
相向而行做出努力,要實現兩岸心靈契合,台灣人就應對大陸抱持同理心,對自我更謙虛

台灣對統一存有疑慮當屬正常,但一味迴避而不思解決之道,甚至反其道而行,就不是負
責的態度。兩岸政治對立,不但台灣付出經濟呆滯的代價,大陸也付出沉重的成本。國台
辦官員曾經撰文指出,由於國家尚未完全統一,台灣問題常常成為外部勢力對大陸掣肘的
工具和籌碼,長期為此耗費大量國家資源,其所指應是美、日等國意圖以台灣問題做為牽
制大陸崛起的籌碼。所謂兄弟鬩牆、外人侮之,兩岸的政治對立其實是給其他國家從中漁
利的機會。
對台灣來說,應該反思執著於所謂主權、對等的實際意義,不應為了對抗而對抗,更不應
斤斤計較於兩岸互動的點滴得失。恰恰相反,台灣應該對大陸的核心關切抱持理解,兩岸
雙方也應該有互利合作、實現雙贏的自覺與默契。兩岸唯有相向而行,才能真正化解彼此
心結,實現心靈契合的兩岸統一由此才能真正有機會實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