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兩百萬人示威加深台灣對中國的恐懼與不信任
https://is.gd/sG0PGz
香港6月16日主辦方稱有近200萬人(香港警方稱經原定路線有33.8萬人)上街要求撤回《
逃犯條例》,同一天台灣也有上千人聚集在台北聲援香港。台灣總統蔡英文等多名政府官
員重申反對「一國兩制」。
學者分析,香港抗爭事件使台灣民眾更重視主權,對中國政權的恐懼及不信任度也急劇增
加。
對中國政權的不信任
「拒絶一中,反對和平協議!」上千名台灣人及旅居台灣的香港人,6月16日身穿黑衣在
台北高呼口號,聲援香港的「反送中」示威遊行,並譴責港府暴力鎮壓,要求港府撤回修
訂《逃犯條例》草案,而不只是暫緩。
他們口號所稱的「和平協議」,是台灣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曾經提過,若國民黨執政,可能
與中國可能簽訂的《兩岸和平協議》。台灣大學學生會長吳奕柔向媒體表示,政黨和總統
參選人不應該用「一中框架」或「九二共識」,模糊中國侵略台灣的狀況。
另外,針對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表示,暫緩修例是因為台灣不接受,蔡英文6月16日回應,
守護人民的民主跟自由,是任何領導人的重要任務,否則「說什麼都是藉口」。6月17日
她再次針對香港遊行表示,這是香港人民展示追求自由、人權的決心,全世界都關切,台
灣也不例外,同樣會對民主、自由與人權捍衛到底。
台灣與香港一海之隔,從6月9日香港「反送中」遊行人數突破百萬人後,台灣各媒體機構
就陸續派記者赴香港採訪,而香港的示威遊行人數屢破歷史紀錄,也多次佔據台灣報紙頭
版。台灣許多新聞從業人員驚呼香港人民的力量,赴香港採訪的台灣記者對於大批香港人
走上街頭也感到驚訝,某台灣電視台黃姓記者向BBC表示:「我很驚訝有那麼多人走上街
頭。」
她認為,這突顯出香港人對於港府的失望,或許不僅是《逃犯條例》,還融入高房價及參
與「雨傘運動」主要人物遭逮捕等其他因素,讓香港人決定站出來。黃姓記者說:「有很
多人對警方暴力鎮壓,有強大譴責。」她透露,感受比台灣更強烈,猜測可能是台灣警察
權力沒有擴張到不可忍受的地步,所以才沒有這麼大的反彈。
也有台灣媒體稱讚香港示威民眾的素質,引述網路畫面,指當有救護車經過時,遊行人士
井然有序地讓出道路讓救護車通行。
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副所長陳志柔向BBC中文分析,台灣民眾對修例細節可能不瞭解,
但看到香港人上街反對中國對香港的控制,以及滲透及對香港法治的破壞,會增加台灣人
對中國的不信任。
他指出,香港事件讓台灣人對於國家安全、國家主權更有「警覺」,並說:「民眾對北京
政府的政治壓力會更敏感、更排斥。」並進一步表示,台灣人對於中國的不信任與香港很
像,雖然程度有別,但方向一致。「這種恐懼會演變成排斥,然後會逐漸成了像香港所爆
發的憤怒。」
陳志柔說,若北京政府對台灣友善並容許台灣的國際空間,不再打壓台灣,台灣人民對北
京政府的惡感就會減輕,甚至會有好感。他說:「但過去五年,北京並不是這個方向,因
此會累積台灣對中國的不信任。」他強調,香港人抗爭會讓台灣人更確認這樣的「不信任
」。
台灣中研院社會所中國效應研究小組從2013年起,針對台灣民眾對於在兩岸交流協商時,
「經濟利益」和「國家主權」何者比較重要的問卷題目,今年3月調查後出現黃金交叉,
國家主權更重要的比例,首度突破經濟利益,達到58.3%。
擔任該研究小組召集人的陳志柔表示,今年台灣人對於主權的危機感,比太陽花運動前後
還強烈,也慢慢對於經濟比較沒有這麼大的幻想。
同聲向「一國兩制」說不
香港的「反送中」遊行,也使得「一國兩制」在台灣成為焦點。台灣總統蔡英文過去一週
,數度在公開場合拒絶「一國兩制」,並強調不是台灣人的選項,台北市長柯文哲稱「一
國兩制」在台灣沒有市場,而高雄市長韓國瑜6月15日也在造勢場合多次高喊拒絶「一國
兩制」。
美國在台協會(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6月17日表示,香港抗爭再次向
台灣人民證明,「一國兩制在台灣行不通」,且更強化這件事。
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盧業中向BBC中文表示,香港的狀況會使台灣人的心離中國越
來越遠。他觀察,香港「反送中」事件,使台灣人更抗拒「一國兩制」。「說好的50年不
變,卻在20幾年間就有如此大的變化。」台灣人看待一國兩制,會宛如「包著糖衣的毒藥
」。
美國在台協會(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6月17日表示,香港抗爭再次向
台灣人民證明,「一國兩制在台灣行不通」,且更強化這件事。
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盧業中向BBC中文表示,香港的狀況會使台灣人的心離中國越
來越遠。他觀察,香港「反送中」事件,使台灣人更抗拒「一國兩制」。「說好的50年不
變,卻在20幾年間就有如此大的變化。」台灣人看待一國兩制,會宛如「包著糖衣的毒藥
」。
不過,台灣也有質疑香港抗爭的聲音。立場親中的政黨新黨,6月13日舉辦記者會宣示「
挺香港法治、反民粹暴力」,並質疑抗議民眾是「反送中」還是「反中」。並稱整起事件
是太陽花學運在香港復辟,已失控成一場柔性政變,籲台灣各界不應再推波助瀾。
新黨發言人王炳忠指出,國民黨籍前總統馬英九曾痛斥「太陽花學運」把台灣害死,如今
「太陽花」在香港翻版上演,質疑國民黨所有總統參選人立場究竟是什麼?他並問,參選
人借「反送中」宣稱反「一國兩制」,那究竟是要「一國一制」,還是「兩國」?
台灣陸委會曾在今年3月21日公佈一項調查,顯示近8成台灣民眾不讚成中國「一國兩制」
主張,8成以上反對中國對台使用武力,更有近9成民眾認為台灣的未來及兩岸關係發展,
應該由台灣2300萬人決定。
陳志柔分析,接下來半年是觀察北京如何處理台灣、香港及新疆問題的關鍵。他說:「從
共產黨內有無在半年內調整對港治理政策,就能看出端倪。」
他認為,中共會對處理兩岸關係及國家和社會議題,有所警覺,因為從這次香港的示威遊
行可以看出,若不讓步、有了死傷,事件將擴大就收不了場。他希望,北京可以重新評估
,強大的政權如何面對民主法治根基的公民社會,「由上對下,未必能搞定。」
但他強調,中國中央未必會因此反省,但黨內可能會有人提出質疑,而調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