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19-09-13 23:37:33奧斯陸自由論壇》遭北京貼上「亂港暴徒」標籤 何韻詩:中國藉經濟實力威嚇全球,台
灣與香港站在一起
https://www.storm.mg/article/1709044
鍾巧庭 2019-09-13 21:04
https://i.imgur.com/YGSiOGO.jpg
20190913-「2019年奧斯陸自由論壇-台灣」13日舉行,香港歌手何韻詩發表演說。(蔡親
傑攝)
自香港「反送中」運動爆發以來,知名歌手何韻詩頻頻登上國際媒體,甚至在聯合國為香
港處境發聲,也使她成為北京當局的眼中釘。在場外「亂港暴徒何韻詩滾出台灣」的抗議
標語「迎接」下,何韻詩13日在台北出席奧斯陸自由論壇,細數港人站在對抗中國威權最
前線、堅持近百日的抗爭行動,盼望透過自己的影響力,為這場「無大台」運動中的眾多
身影發聲,同時也呼籲台灣人珍惜現況:「保護你們的家、你們的自由人權,我們站在一
起。」
何韻詩:香港已淪為警察城市
何韻詩指出,反送中運動的示威者經歷2014年雨傘運動的失敗收場,從錯誤中不斷反省,
發展出各種靈活、彈性的抗爭手法與策略——街頭的連儂牆遭清除後又被貼滿、透過群眾
募資力量,在G20峰會期間於國際各大媒體登報;街頭的青年抗爭者甚至學會用網球拍撲
滅催淚彈、在機場公路上演的港版「敦克爾克大撤退」……示威者一次次打破外界預期,
與中國強大的國家機器對抗至今,向全世界展現香港人的能量。
反觀,特首林鄭月娥從起初便誤判情勢,試圖強硬通過《逃犯條例》,面對百萬人上街的
聲浪仍一錯再錯,更坐視香港淪為警察稱示威者為「曱甴」(蟑螂),對民眾濫捕、暴力
鎮壓,動用催淚彈都成家常便飯的「警察之都」,至今已有超過1200人被捕,其中200人
被控暴動或非法集會等罪名。
反送中外的深層問題:中港價值矛盾
何韻詩強調,相對於香港原有的多元活力,認同自由及人權的普世價值,北京當局的「中
國模式」則是用暴力與恐懼迫使人民順服威權統治,在習近平上台後,一國兩制之間的矛
盾注定走向失敗,這場緣起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示威運動,反映的其實是中港之間2
種截然不同的價值。
藝人被迫宣誓效忠 「連沈默的權利都沒有」
何韻詩也指出,這樣的恐怖氛圍不只在香港政商界蔓延,迫使國泰航空解僱在臉書發文支
持反送中運動的員工,讓兩岸三地藝人連保持沈默的權利都沒有,紛紛表態效忠「我是護
旗手」「支持香港警察」,更伴隨中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外溢出國界,威嚇全球都必須服膺
於北京的遊戲規則。
何韻詩說,她先前原本要和中國流亡藝術家巴丟草在澳洲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舉行活動,
卻在活動前夕遭館方以「安全因素」為由,拒絕外界場地,就是中國壓力對全世界造成影
響的最佳證明,而當政府體制與企業界都對現狀無能為力,「此刻就是人民站起來的時候
。」何韻詩強調,越是絕望的時刻,越是需要眾人齊心,沒有一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
林昶佐:與其說「香港加油」 更想說聲「謝謝香港」
https://i.imgur.com/MbwoXQN.jpg
20190913-「2019年奧斯陸自由論壇-台灣」13日舉行,何韻詩主講「民主與團結的對談」
左為立委林昶佐。(蔡親傑攝)
現身與何韻詩對談的立法委員林昶佐則指出,雖然與何韻詩早已結成好友,但這是兩人首
度在公開場合談論無關音樂的話題,分享彼此對民主自由的看法。林昶佐說,自己有許多
朋友站在反送中運動第一線奮戰,目睹港人對抗威權的無畏勇氣,令他不願輕言「香港加
油」,反而更想對香港朋友給予全球社會的鼓舞與啟發致上感謝。
林昶佐也強調:「香港人這麼努力,台灣人怎麼有資格放棄手中的一切,怎麼可以放棄?
」呼籲台灣人在9月29日站出來,參與聲援反送中的大遊行,不只表達對香港的支持,更
要讓世界看到台灣堅持的民主價值。
───────────────────────────────────────
生於亂世有種責任:登上北京黑名單又何妨 何韻詩驕傲擁抱香港人認同
https://www.storm.mg/article/1709323
鍾巧庭 2019-09-13 22:55
不需一把尺去辨別有用
還有一種有價但是無求的勇
來吧為小島 發現 動人出眾
——何韻詩〈是有種人〉
從2014年雨傘運動到今年的反送中「自由之夏」,香港知名歌手何韻詩始終站在運動第一
線,卻也為此付出極大代價,在中國的演藝生涯一夕間化為烏有,廣告商與原本的娛樂圈
友人也避之唯恐不及,但或許就像她歌詞裡的句子「生於亂世有種責任」,常因擁有加拿
大國籍遭質疑的何韻詩,已成為代表香港反送中運動最鮮明的面孔之一。
齊上齊落的香港精神
何韻詩13日來台參與奧斯陸自由論壇時指出,2014年的雨傘運動,對她而言是參與社會運
動的啟蒙,當時她和許多人一樣,不清楚自己在運動中的位置和角色,自然希望前方有「
大台」、組織帶領群眾,但隨著雨傘運動在堅持79天後煙消雲散,是新一代的年輕人帶領
受挫港人再度站出來,開展無大台、無組織卻越挫越勇的反送中運動。
談及運動期間令她最動容的時刻,何韻詩回憶自己有天深夜兩、三點在香港中上環街頭,
遇見兩個待在街頭不肯離去的男孩,後來才發現兩人其實互不相識,只是因為其中一人堅
持「警察不離開我就不走」,另一個男孩就說「你不走我也不走」,兩人就這麼待在剛被
催淚彈侵襲過的街頭不願離開。何韻詩說,年輕人這種「齊上齊落」的團結精神讓她相當
感動。
https://i.imgur.com/yHVGyue.jpg
2019台北奧斯陸自由論壇:香港歌手何韻詩觀看活動現場設置的連儂牆(簡恒宇攝)
成為反送中運動的代表臉孔
而在這幾年,何韻詩自身也歷經成為中國黑名單、從主流娛樂圈出走的跌宕,但何韻詩用
自己的方式繼續歌唱事業,證明不需保持中立、遠離政治也能創造無限可能——2016年6
月,國際知名化妝品品牌蘭蔻(Lancôme)無預警取消與何韻詩合作的音樂會活動,她以
一己之力在同時同地舉辦「有種的漂亮」音樂會:面對沒有品牌願意贊助的窘境,何韻詩
成功募集300間香港本土商家的支持,照樣在紅磡體育館舉行演唱會,「我自己的狀態也
比傘運時期有更多準備。」
提到反送中運動延燒近百日以來,已有逾200人遭警方控罪,其中70多人更被控暴動重罪
,何韻詩指出,反送中是一場沒有面孔的運動,而她身為公眾人物的影響力,加上成長於
加拿大的文化背景,都有助於她把群眾的聲音與故事傳遞給國際社會,何韻詩認為,這是
她在運動中最能發揮的作用,也透過這樣的方式,與眾多付出被控代價的年輕人站在一起
。
撤回運動不等於運動勝利
而對於香港林鄭月娥日前宣布撤回《逃犯條例》,何韻詩則指出,林鄭遲至運動爆發三個
月後,才終於願意撤回條例,不只做得「太遲太少」,時間點更正值美國國會將審議《香
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時刻,令港人認為港府是在政治算計下才不情願地撤回條例,對政
府撤回條例的背後動機充滿不信任。
何韻詩強調,《逃犯條例》撤回並不代表這場運動的勝利,警察暴力在3個月的運動期間
已然失控,社會氣氛非常無助和憤怒。何韻詩指出,人民如今期待的是香港作出徹底政治
改革,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使民眾有抗衡警方濫暴的機制,「把公義帶回香港」,若
「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的聲音依然被無視,人民將會持續走上街頭。
「我是香港人」的認同不代表追求港獨
「我們不是英國人,我們不是中國人,我們是香港人(HONGKONGER)。」何韻詩曾在演講
中提及,直到參與雨傘運動、與群眾站在一起的那刻,她感受到自己真正與香港這座城市
產生連結,也因此定義自身的認同,但香港近年爭取民主、自治的社會運動,總會被北京
貼上「港獨」標籤,何韻詩更常面臨「加拿大人有何資格干涉香港事務」的質疑。
被問及怎麼看待「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何韻詩表示,香港基於歷史因素被賦予一國兩制
的既定框架,「被兩個國家丟來丟去之後,香港人開始發展『我是香港人』的認同」,但
她認為這樣的認同不應與追求港獨劃上等號,港人仍是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要求中國政
府履行《中英聯合聲明》與《基本法》中承諾香港的高度自治,而非恣意收窄港人的自由
空間,「如果這麼強大的國家連這麽基本的一點都做不到,要國際上其他國家如何相信(
中共)會遵守任何承諾?」
「香港人才能關注香港」的謬誤
何韻詩還說,香港是個多元族群混雜的城市,很多人即使移民、離開香港,還是對這裡有
很深的情感,「我生於香港、長於香港,在加拿大度過我的青春期,香港就是我的家」,
而偶像與師父梅艷芳更是引領她前行的榜樣。對於眼下香港面臨的處境,何韻詩強調:「
這不只是國界或公民身份的議題,我們談論的是自由、人權、法治、公義的普世價值,凡
是相信、認同這些價值,不管你是台灣人、美國人或來自任何地方,都應該要關注香港。
」
結束台灣行程後,何韻詩將馬不停蹄轉往美國,與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出席美國國會及
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舉辦的聽證會,提供反送中運動的第一手觀察,但即使離開
香港數千公里遠,她口中說的、心心念念的,還是那個數千公里外的香江,期待「這片地
終再看到那艷陽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