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客座評論:疫情暴露北京存在兩個司令部?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2-08 16:29:55
https://p.dw.com/p/3XQ9B
作者:鄧聿文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大範圍擴散,有關中共存在兩個司令部和兩條路線鬥爭的說法在
中國國內特別是海外也流傳開來:一是習近平的司令部,一個是李克強的司令部,兩個司
令部在如何應對疫情上存在原則分歧和路線鬥爭。其實,未必如此。
(德國之聲中文網)
初看起來,似乎能部分印證這種說法。在武漢出現新冠病毒肺炎初期,中國政府即將情況
提供給了世衛組織和美國等國,但對國內封鎖訊息。而根據武漢市長周先旺在採訪中的抱
怨,他在上面沒有批准的情況下,是不能將疫情向民眾公開的。周所指上面為哪個層級,
湖北還是國務院,外界不清楚。按照中國防疫法的規定以及政府實際運作的規則看,類似
疫情的公共衛生事件,要向社會公佈勢必要得到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同意才行。然而,衛
計委其實也不能決定是否該或者必須公開,法律上它有決定權,但這種事情它不敢做決定
,必須上報。在武漢疫情這個問題上,有三個人是要簽字畫押的,他們是國務院主管副總
理孫春蘭、總理李克強和總書記習近平。最後拍板在習近平。
這裡可能存在兩種情況,一是衛計委建議向社會公佈武漢疫情,被孫李否決,習也同意孫
李不公佈的意見;二是衛計委建議不向社會公佈武漢疫情,得到後三人同意,或者被孫李
否決,而孫李意見又被習否決。反正結果最後是武漢疫情的消息被政府封鎖,公眾不知情

認為中共存在兩條路線鬥爭的說法只能假定,衛計委和孫李都同意公佈,但習出於各種考
慮,不同意公佈。鑑於外界無從知曉李習二人在這個問題上的真實態度,所以只能說存在
此種可能性。
另一個似乎能佐證兩個司令部的根據是,中共隨後成立了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並
且由李克強掛帥出任組長,但小組成員包括中辦主任、中宣部長、北京市委書記、公安部
長等被認為是習氏的人馬,而且習近平親自掌控的軍隊首腦沒有進入小組。對這個小組成
員結構,該說法解讀為,李任小組組長,表明他在此番權力鬥爭中,暫時佔上峰,但習不
甘心失敗,在小組裡塞進自己人馬牽制李,同時防止李藉機染指軍隊,所以不派軍隊領導
進入小組。
第三個證據是,習在會見世衛組織總裁譚德賽時強調他一直在幕後親自指揮、親自部署,
說明他不想把抗擊疫情的光環和權力讓李奪去,他要把它奪回來,顯示自己還是老大。此
外,他給部隊親自下指示抗疫,也是出於這個考慮。
還有,中共最近召開的幾次會議,包括第二次政治局常委會和依法治國小組會,以及中國
官媒對習在這兩次會議的講話的強調,按照這個說法,也認為是習要反擊李,削弱李的權
力。
如何判斷
總之,在一部分人看來,中共在防治疫情中出現的上述現象,表明存在兩個司令部和兩條
路線的鬥爭,特別是習的一連串動作和部署,是要扭轉一度被動的局面,重奪疫情防治指
揮大權。甚至習最近在官媒上消失多日,也被解讀成權力鬥爭。
很難對這種說法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由於中共高層政治的不透明,對他們的人事和政策
,可以做出不同解讀和判斷,似乎每種解讀和判斷都能找到一些依據。而中共也刻意保持
這種模糊和神秘性,為的是讓外界猜不透,雖然這非常有可能導致在出現重大事故或災情
時應對失誤,就像此次對新冠病毒疫情的處理一樣。
判斷北京在這場疫情防治中是否存在兩個司令部和兩條路線的鬥爭,首先應明確,這是在
比喻的意義上使用還是就路線鬥爭的本意而言,如果是前者,也許說得過去,如果是後者
,則需謹慎。我們看中共自己所提的歷次政治鬥爭和路線鬥爭,一般是關乎中共政權在某
個特定時期的政治路線、政治方向的原則分歧,比如毛澤東對王明路線的批判,就是後者
主張在抗戰時期一切經過統一戰線、承認蔣介石中央政府的權威,而毛主張獨立自主開展
抗戰;毛劉的路線鬥爭則是後者對毛所搞的文化革命等一系列極左做法不理解和不滿;胡
趙和鄧的路線鬥爭是他們在政治自由化和政治開放上同鄧有重大分歧。以此評判,李和習
在關乎中共發展的政治路線和政治方向上似乎沒有表現出原則分歧,至少外界沒有看到李
公開提出一條不同的政治主張。至於他心理是怎麼想的,人們無從得知,也不重要。
中共內部當然有權力鬥爭和政策分歧。但自八九"六四"後,這種權力鬥爭和政策分歧尚未
上升到路線高度,成為外界一眼就能看明白的兩個司令部。當年毛劉公開決裂,除路線鬥
爭外,還包含著激烈的權力鬥爭。具體而言,當年中共分一線、二線,劉處於一線,有很
多事情他不向毛匯報就直接處理了,讓毛大為不滿,有被架空的感覺。應該說,李、習的
權力鬥爭和政策分歧遠未到這個地步,不說慣用黨的名義統攬一切,李的個性似乎也不是
那種敢無視核心的政治人物。如果說,中共這些年有路線鬥爭和兩個司令部的話,薄熙來
在重慶搞的那套倒有和胡中央叫板的意思,他不但提出了明確的政治主張,而這個主張跟
胡中央是不一致的,且在重慶實踐其政治主張,明顯要和中央分庭抗禮。
李克強未敢有此"野心"。此說還認為,雖然李習二人在如何應對疫情的問題上矛盾沒有大
到兩條路線的程度,然而,李的經濟政策和習有很大不同,李主張市場化、扶持私人企業
發展、對外開放以及政府訊息公開、社會分權,跟習強調依靠和壯大國企、自力更生以及
黨領導一切,有明顯不同,是潛在的兩條路線。如果發展下去,有可能構成兩人的路線衝
突。但客觀地說,兩人在這些方面並不顯得那麼涇渭分明,李克強不是不要國企,習近平
也不是不要私企。與其把它們看成路線分歧,不如說它們強調了各自的面向。中共這幾年
的政策,就是根據不同的情況,在這兩者間搖擺,只不過多數時候以習的主張佔上峰。
過度解讀
此次新冠病毒疫情,對習的統籌指揮能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