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當經歷文革的安徽少年,成了川普「惡毒對華政策」總顧問:美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7-21 21:01:01
當經歷文革的安徽少年,成了川普「惡毒對華政策」總顧問:美國國務院首席中國智囊余
茂春
https://www.storm.mg/article/2872491
李忠謙 2020-07-21 18:49
https://i.imgur.com/IW90p1i.jpg
美國國務卿龐畢歐與他的首席中國智囊余茂春。(國務院官網)
川普2017年入主白宮之後,美國政府在國際社會上的角色發生許多質變。但其中最重要的
一個,莫過於對中國的態度轉為強硬,包括川普在內的華府官員,甚至明確表示要對中國
進行圍堵與打壓。川普擺臉色給北京看,除了早年就已經奠定的對中觀點,他身邊包括巴
農、納瓦羅、龐畢歐、博明等「對華鷹派」的影響,專家與國際媒體早有許多深刻分析。
不過《華盛頓時報》日前指出,其實川普團隊裡有一個中國人實際操盤這些強硬政策,那
就是上個世紀80年代才到美國留學,目前在美國海軍學院擔任教職的余茂春。
余茂春1962年生於安徽,幼年時期在重慶長大,他也在那裡經歷了1966年開始的「十年文
革」。據余茂春表示,雖然他當時年紀還太輕,無法完全體會政治上的瘋狂,但激進革命
的暴力與荒謬,文革對於生命、社會信任與公共道德的破壞,以及對於任何西方或資產階
級的徹底仇恨,都殘酷地顛覆了他童年的純真。」
「雷根讓我認識美國的美好」
1976年,文化大革命隨著毛澤東之死終於劃下句點,中國在鄧小平的領導下摸索著改革開
放的腳步。余茂春也在1979年進入南開大學歷史系,並且接觸到幾位從美國來的傅爾布萊
特學者(Fulbright Scholar)。余茂春說,在這些美國學者的影響下,他很快就感覺到
繼續學習辯證唯物主義根本是浪費時間,至於當年透過美國之音偷聽到的雷根(Ronald
Reagan)演說,更讓年輕的余茂春認定,「美國代表著地球上人類最好的和最後的希望」。
余茂春對《華盛頓時報》表示,就是雷根激勵他到美國留學、甚至探索全新的生活。余茂
春1983年在南開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後,立刻準備赴美留學,並在1985年進入賓州的斯沃斯
莫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並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攻讀歷史博士。中國在這段
時間發生了「天安門事件」,無數青年學子與市民在解放軍的鎮壓中失去生命,余茂春則
在柏克萊設法協助逃往美國的中國民運人士,並且組織了一個中國論壇,讓吳弘達、吾爾
開希、劉賓雁、方勵之等人提供一個發聲平台。
龐畢歐的首席中國智囊
1994年,余茂春獲得歷史學博士後進入美國海軍學院任教,目前仍是該校的東亞史與軍事
史教授。不過自從川普執政之後,余茂春更成為川普政府操盤對華強硬政策的中國問題專
家。《華盛頓時報》指出,美國政府將中國視為最重要的戰略對手,余茂春的角色可說舉
足輕重。尤其在龐畢歐的率領之下,他與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史達偉(
David Stilwell)招攬一群對於中國有深刻理解的現實主義學者,協助擬定川普「美國優
先」原則指導下的對華政策。根據史達偉的說法,余茂春正是這個定期戰略會議的關鍵人
物。
《華盛頓時報》指出,由於余茂春在中國出生、受教育、一直到大學畢業才離開中國,這
位母語就是漢語的中國學者是川普團隊少數真的能解讀中共話術的專家。另一位「中國通
」博明(Matt Pottinger)也說,余茂春是川普政府的「寶貴資源」,因為「他在極權主
義下成長的經歷,使其成為極權主義最強大的敵人之一」、「對冷戰和美中蘇關係有清醒
認識」。
余茂春高度評價川普政府
在余茂春的影響下,川普團隊奉行「原則性的現實主義」來應對中國外交,當中國官員說
出「雙贏」、「相互尊重」等辭令,余茂春也能直指「這些都是毫無意義的陳腔濫調」。
由於余茂春在共產中國長大,龐畢歐認為他「特別能理解民主和獨裁的區別」,並且將其
視為對中智囊團的核心人物。龐畢歐說:「面對中共挑戰時,這個團隊對我提出建議,以
及如何保障我們的自由。」
《華盛頓時報》稱,這位在重慶經歷文革的中國學者,如今卻經常身處美國國務院的7樓
,距離美國首席外交官龐畢歐的辦公室僅有幾步之遙。余茂春之所以會幫川普政府獻謀劃
策,是因為他認為川普政府是幾十年來,第一個承認北京打「美國牌」比美國打「中國牌
」還打得好的美國政府。余茂春認為中國的政治體制被不願受到外部世界影響的共產黨所
把持,而且他們決意建立屬於自己的世界秩序。
中國領導人與中國人民並不相同
余茂春認為,中國的政治體制結合了馬列思想與中國民族主義的支持,成為美國必須高度
重視與嚴肅對待的戰略對手。中國將自己視為世界道德與政治的中心,對於西方的自由秩
序與民主則越來不屑一顧。余茂春主張美國政府應該區分中國政府(或者中共)與中國人
民,因為中國民眾往往也狂熱追求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對於中共馬列等教條則漸漸失去
興趣,這與執政的中共高層想法南轅北轍。《華盛頓時報》指出,正是在余茂春的影響之
下,龐畢歐最近談到中國都會特別指出,中國共產黨(而非中國人民)才是中美關係的問
題關鍵。
余茂春指出,美國的政治精英往往未能正確認識北京的弱點,也沒有根據美國國家利益來
制定中國政策。這使得美國經常屈服於中共的虛張聲勢,造成中國政策完全被北京牽著鼻
子走,好安撫北京虛假的憤怒反應,避免美中之間發生想像中的直接對抗。美國若能正確
認識自己的現實優勢與中國政權的脆弱,才能避免在制定中國政策時產生一些根本性的誤
解。余茂春說,其實中國政權的核心是脆弱和虛弱的,不但害怕自己的人民、更害怕來自
西方的對抗,尤其懼怕美國。
香港《蘋果日報》指出,美國國務院轄下的政策規劃辦公室(Policy Planning Staff)
是由美國外交官肯楠(George Kennan)於1947年所成立。肯楠當年主張美國和蘇聯必成
敵手,力倡對蘇的「圍堵政策」,揭開冷戰序幕。而余茂春所出任的「首席對中國政策和
規劃顧問」是這個單位的常設職位,為美國國務院提供獨立的政策分析和建議,中國官媒
《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則說他為美國「制訂惡毒對中國政策」。如果川普今年順利贏
得連任,並延續余茂春所規劃的對中政策,美國當年推翻、影響蘇聯倒台的舊事,未來有
可能在中國上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