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蓋

作者: ostracize (bucolic)   2024-04-30 20:47:13
蓋(kai^──吹牛
  在台灣,不論是台語或國語,“蓋”有“吹牛”的意義,這個意義什麼時候產生,不
可考,但可斷言的是在二次大戰後才產生的,因為《厦英》(1873年)和《台日大》(
1931-32年)都沒有收這個詞。而且“蓋”的吹牛義只在台灣通行,在大陸不通行,大陸
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及其他字典、詞典都沒有說“蓋”有吹牛的意義。
“蓋”的吹牛義,在台灣的國語辭典方面,1987年初版的《國語活用辭典》有收,它在蓋
字條下說“[俚語]吹牛。例:亂蓋。”另外收“胡亂蓋”、“大蓋特蓋”等短語。2001
年修訂再版的《新編中國辭典》說“蓋”的一個義項是“吹牛;胡說。例:你少蓋了;他
一天到晚都在蓋。”在台語辭典方面,1991年初版的《台話大》在蓋(kai^字下只舉
出一個例句“不是蓋的(msikai・e)=非吹牛。”並沒有詳細說明。1992年的
《國台》也只說:“蓋:吹牛。例:他又在蓋了。”2001年初版的《台閩》則說:“蓋:
天南地北胡扯。例:亂蓋(luankai^;臭蓋(ts‘aukai^。”
從這些記載看不出“蓋”的吹牛義是先有台語,後來變成國語?還是先有國語,後來變成
台語?作者認為應該先有台語,後來變成國語,因為“蓋”在台語有“最”的意義。如果
一個人一天到晚說蓋強(kaikiɔ活^、蓋(kaiɡau′)、蓋媠(kaisui`)
、蓋好(kaiho`)、蓋倒(kaito`)、蓋高尚(kaiko-siɔ)、蓋(kai)……,難免被認為是在吹牛,而說他是:烏白蓋(ɔ- pe-kai^、亂蓋(luan-kai^,由此引伸出“蓋”為吹牛、說大話的意義,如:又擱在蓋(iukote-kai^=又在吹牛;mai]莫)-tuahia ɔ(烏)-pe(白)-kai]蓋)=
不要在那裡說大話(胡扯)。而“蓋仙(kaisien)”則是指喜歡吹牛、說大話的人(
“仙”是“先”之誤,請參閱<假仙(ke`-sien)>篇。)。
作者認為“蓋”在台灣有吹牛的意義,應該是先從台語“最……”的意義轉化為“吹牛”
,國語受台語的影響,國語的“蓋”也有吹牛的意義,但只在台灣通行。
https://reurl.cc/8vomeb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