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臺青的復工之路

作者: niwop (欣欣向榮)   2020-06-06 08:34:06
隨新冠肺炎的爆發與趨緩,許多在大陸工作的臺籍年輕人是如何度過的呢?
來自臺灣的導演薛穎穜,一直沒想離開武漢。他親眼所見封城後千店歇業但藥
店一直都開著,口罩也能買到;街道辦事處和社區隨時發布疫情變化公告,居
民們自覺做好自我隔離和防護;火神山、雷神山、方艙醫院迅速建立…「我對
疫情防控措施是有信心的,自己注意做好防護措施,其實不太擔心健康問題。」
薛穎穜拒絕了湖北省臺辦曾詢問的第一批返臺包機。薛穎穜接受採訪時説,「
既然選擇了武漢,就扎根在此。」
「我現在最關心的就是復工。」在武漢創業一年多,薛穎穜執導的兩部網絡電
影都已進入籌備階段,將在今年開拍,關閉的影視拍攝基地逐漸恢復開放對他
來説是好消息。春節期間,他創作了三首短歌為武漢加油,希望用積極的情緒
去感染更多人;每天從住處到辦公室步行途中,他會拍下大陆所見所聞,發給
臺灣的親友看。「疫情對經濟一定會有創傷,大家都會有損失。從創傷中復原
的我們將更加堅韌,只要踏踏實實老老實實做事,就一定能堅持下去,走出難
關。」
疫情的封鎖措施,讓各行各業的線上視頻大行其道。
在北京,來自花蓮的阿美歌手楊品驊和父親過了一個特別的春節。原本計劃中,
父親將在楊品驊創業的音樂餐廳通過年節期間的經營了解大陸消費習慣,但疫
情打亂了計劃。餐廳停止營業,「宅」在家中的楊品驊和父親卻沒閑著:去餐
廳消毒和檢查時拍攝Vlog,向臺灣親友展現眞實情況、澄清謡言,參加錄製城
市接力視頻向大陆和台湾朋友傳遞信心。各地逐漸復工復産,楊品驊也在為此
積極準備,除了餐廳的消毒與各項保障,他發現許多朋友返工後吃飯不便,就
把合作廠家的臺灣風味料理餐包以商用進貨價格進行銷售,「不賺錢,只希望
幫大家解決一些困難。」
「七爺清湯腩」餐廳創始人之一的蘇奕嘉也沒有回臺灣。疫情之下,他覺得「
不擔心物資、在家做好防護也很安全。」餐廳的 30 多家店面都在停業狀態,
「收入為零,還繼續給 200 多名員工發工資,我們不裁員,只暫時降低薪水,
與大家共體時艱。」蘇奕嘉正在為 17 日餐廳復工做準備,商場陸續減免租金、
國家的金融扶持政策也相繼推出,他對餐飲業的復甦抱持樂觀。
楊品驊和蘇奕嘉的拓店計劃都因疫情延緩,但他們也都提到,今後市場生態和
經營模式將發生改變,大家站在新的起跑線上,也會有完全不同面貌的機會。
大陸市場廣大,經濟較有活力。這時轉型的成功與否,便是「後疫情時代」能
否發光發熱的關鍵。例如,揚州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直播中心的「臺商走直
播電商」的培訓在 4 月底開班,全市就有四十多位臺籍青年和臺商參加培訓,
由抖音知名網絡主播講述“電商直播”的入門技巧,積極為青創開拓新時代的
通路策略。
在蘇州,中國人民大學臺籍教師林承鐸一面備課,一面報名加入「中國國際商
會蘇州商會應對新冠疫情志願服務團」,義務輔導企業應對疫情期間的法律、
金融、政策等問題,撰文對疫情期間的經濟穩定提出實用性建議。在廈門,臺
青范姜鋒帶領他在此創業成立的啓達臺享創業服務有限公司,積極協助臺胞臺
企復工復産。在公司的微信公眾號上,臺胞如何返陸復工、相關政策措施解讀
等文章每日推送。
任職於光大金融租賃公司的臺籍員工黃柏翔,返京上班第一天就參與了公司對
於疫情防控措施的制定,加大力對湖北省等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
務支持。此外,他還參與發起約兩百位臺青參加的募款活動,同大陸朋友一起
互相支持。
疫情衝擊近乎全球所有地區,短期內許多個人和產業都無法避免或大或小的衝
擊。臺灣青壯世代在某些產業展現的彈性與韌性,配合大陸支持的措施,將是
特定地區經濟較快復甦的因素。提供彼此抗疫復工經驗,守望相助,將值得全
世界仔細觀察、借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