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如何選購相機教學

作者: nadoka (小那 娜豆卡)   2010-12-08 00:48:26
網誌板:http://nadoka.pixnet.net/blog/post/27720721
前言:
許多人在買相機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問題:
我該怎麼買相機?我需要什麼相機?什麼樣的相機才適合我?
我想學攝影,該不該直衝買單眼反光鏡相機?
還是買...類單眼...那是啥,管他的聽起來很強!
或是 I don't care. 給我一台可以拍的就好了。
注:本篇將不會使用類單眼這一詞,這個詞彙太過空泛,想了解詳見本人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GRN4kp (DC) [ptt.cc] [討論] 關於類單眼(SLR-like)
文章代碼(AID): #1CmdlesB (DC) [ptt.cc] [討論] 你到底要哪種「類單眼」?
首先,
先推一個板標,腦袋永遠比器材重要,
越高貴的相機不代表一定能拍到你所要的,
沒有絕對優秀的相機,只有最適合你需求的相機。 ~~ 請使用PageDown觀看 ~~
挑選相機第一步,先從各種類型相機挑出自己想要的那一類,
在本篇文章中,會把相機分成
一、消費級數位相機(DCC)
1-a.消費級數位相機 (統稱數位型傻瓜相機)
1-b.消費級超高倍數位相機 (統稱體積大、光學變焦倍率高但片幅小之數位相機)
1-c.消費級高階數位相機 (統稱擁有可手動調整光圈、快門之數位相機)
二、電子觀景式可交換鏡頭數位相機(EVIL)
或稱無反光鏡相機(Mirror less)、可交換鏡頭式數位相機(ILDC)
2-a.APS-C片幅
2-b.mirco 4/3系統
三、數位單鏡反光相機(DSLR) (數位單眼相機,台灣地區簡稱單眼)
此區可以依照片幅、機身性能去做區分,常見片幅有4/3、APS-C和FF全幅。
依照機身性能也可分為入門機、中階機、高階機。
不過非本板與本人強項範圍,有需要請自行前往DSLR爬文或詢問。
當然數位相機這樣分還是會有東西沒有分進來,
不過我認為消費者選擇多是好事,容易找到很適合自己的相機。
1-a 消費級數位相機
優點:輕便、好攜帶、簡單易用、選擇繁多、價位通常於萬元以下
缺點:感光元件小,但生活與沖洗使用非常足夠。
舉例:族繁不及備載...你看到大部分的數位相機都屬於這個類別。
適合:只想要能夠隨手拍生活照、旅遊照的人
1-b 消費級超高倍數位相機
優點:超高光學變焦、簡單易用、不須更換鏡頭、價位通常於萬元左右。
缺點:體積龐大、重量較重、感光元件小以及高倍率變焦畫質會有所減損。
舉例:Fuji HS20, Sony HX1, Pana FZ100
(1-a亦有10x以上光學變焦機種 本類別單指體積較大 超過18x以上之機種)
適合:想有單眼但是錢不夠、懶得換鏡頭又想要超高變焦的人
1-c 消費級高階數位相機
優點:通常規格較優秀(如大光圈)、擁有PASM手動曝光模式創造自己想要的照片。
缺點:國際大廠價格高貴、感光元件與前者無異,升級感較小但仍有差異。
部分體積也較一般消費級數位相機為大。
舉例:Pana LX5, Canon S95/G12, Nikon P300, Oly XZ-1
適合:覺得一般的相機太笨了已經不適合自己的人、覺得東摸摸西調調很有趣的人。
已經擁有單眼想要一台方便攜帶功能又不想太弱的人。
2-a APS-C片幅之電子觀景式可交換鏡頭數位相機
優點:除去了DSLR的反光鏡系統因此擁有較小的體積、保留了大片幅、
可較輕鬆的使主體清楚、背景模糊(淺景深)、高ISO表現優異。
缺點:體積仍為消費型數位相機大上一倍、價格約莫在兩萬元起跳、
鏡頭支援較少(如不考慮轉接)
舉例:Sony NEX3/5, Samsong NX10/100
適合:覺得一般相機畫質太差、想要單眼效果又不想大包小包的人。
2-b mirco 4/3系統數位相機
優點:同2-a,目前有價格較低的選擇,已有繁多鏡頭群支援。
缺點:同2-a,但因為片幅比較小一些,淺景深以及ISO表現都稍微不如2-a
舉例:Panasonic GF1/GF2, Olympus EP-1/EPL-1/EP-2/EPL-2
適合:覺得一般相機畫質太差、想要單眼效果又不想大包小包的人。
3 數位單鏡反光相機(DSLR)
優點:片幅大、鏡頭支援豐富、高ISO表現好到破表....(看機種而定)
缺點:重、錢、錢、還是錢、光圈全開景深容易過淺...(需要熟悉控制)
舉例:族繁不及被載
適合:對攝影有熱誠、ISO需求度高、畫質極度要求、
或是覺得以上相機都看不上眼的人。
不知道到了這一步大家決定好自己相機的 類型 了沒,
接下來繼續講如何在單一類型中挑選相機,你到底需要那些條件來篩選。
注意:很難會有一台相機全部符合你所想要的,不然就是符合越多越貴,
自己要先在腦內排行好哪個功能重要,哪個功能可有可無。
如果你的決定是
1. 裡面的消費型相機,就請繼續看下去吧!
2. 可換鏡頭的朋友請跳到第9頁
3. 想要單眼請去隔壁DSLR板另求名師吧XD
首先是硬體方面
1.預算 就是你能拿出多少$$ (以下價格參考常見國際廠牌)
3000含以下 低階相機,功能少,規格低,就是能拍照,
部分使用的是AAA電池,必要的時候算是滿方便取得。
3000~8000 一般型相機,擁有較多的功能如防手震、模式等,大部分規格差距都不大,
如果沒有功能上特殊需求基本上選喜歡的就行。
8000以上 屬於高階相機的規格,通常擁有PASM手動曝光模式,
或是特殊如超長大砲、超大光圈等比較進階的需求。
2.廠牌 有人就是討厭某些廠牌,自己要先過濾好。
常見國際廠牌Panasonic,Sony,Canon,Nikon,Olympus,Ricoh,Fuji,PENTAX,casio,LEICA,
Samsung,Kodak
價格親民相機台灣BenQ,美國GE,德國PRAKTICA(柏卡)
3.大小/重量 相機再好用,不想帶、放不下、懶得拿也是枉然...
4.鏡頭形式 伸縮式鏡頭(常見的)、潛望式鏡頭(如Sony的卡片機)
5.介面/顏色 你想要有翻轉螢幕、觸控、轉盤、防水或是一些其他要求...
再來是功能方面(排序只是用我想到的順序,並不是一定要這樣挑。)
1.畫素 注意!高畫素≠高畫質!一般洗4*6照片300萬畫素足矣。
(多少百萬) 當然畫素是有備無患,但是其實可以不必那麼在意10M和12M。
2.廣角/倍率 常見的是28mm就稱為廣角,更廣最多就到24mm,其實差沒有非常大。
(幾mm) 倍率就是你希望能夠幾倍放大,一般家用大概4x左右足矣,
(幾x) 如果需要旅遊建議購買8x以上光學變焦機種。
3.最大光圈 基本上來說光圈越大是越好,可以取得更高的進光量,就不用開高ISO,
(F幾點幾) 夜拍的時間也會比較短。
常見的大光圈是F2.8,超大光圈F2.0左右的機種高階機才看的到。
4.錄影畫質 過往的相機還停留在640x480(VGA),目前的應該都有可以錄製1280x720
的HD高畫質短片,甚至是1920x1080(FullHD)的超高畫質短片。
個人是覺得HD錄影就很好用了,檔案較小方便分享畫值也還夠用。
錄影的部份推薦選擇Sony或Panasonic的大部分都有不錯的表現
當然Canon和Nikon也不遑多讓就是了,只是前者既使便宜機種也表現不差。
Canon較為人詬病的部份是錄影檔案很肥。
到了這邊,你應該可以篩選出幾台相機了。
最後是用途,
要講清楚你的用途,別人才能幫你判斷你挑的是正確還是錯誤的方向。
然後幫你分析你挑出來的幾台相機那些符合你的需求。
有興趣的話也可以自己慢慢研究也是很好的!
如果看完了這一長串,還是不會挑(不是懶得挑喔...),
請發一篇[購機]文,並說明一些上文提到的需求點,
讓大家有方向可以幫助你,不要只是丟下一串「拍得好,預算4000。」就走喔!
沒差的:拍風景、拍人像(最基本的都拍不好也不用賣了@@)
有差的:夜拍、近拍、防水的、翻轉螢幕好自拍的、觸控的...
選購2的大片幅相機的朋友請從這裡開始看吧!
選購這一類相機最大的難題應該是,我應該用定焦鏡、變焦鏡、還是兩個都買呢?
首先,我們先來簡單講解一下什麼是「焦距」,相信大家國中都有學過,透鏡到焦點
的距離我們稱為焦距。
所以一個人站的越遠,我們要拍起來一樣大的話,我們就需要更長的焦距。
所以,焦距越長,最簡單可以解釋為光學放大。
定焦鏡,顧名思義,焦距是固定的,也就是不能放大縮小,必須用腳前進後退。
變焦鏡,就是有一個焦段的範圍,例如從18mm-55mm,換算成倍率就是55除以18大約是3x
另外講解焦長轉換率,一般來說我們指的全片幅機,就是舊式的底片大小。
也就是說以往都是以底片大小當作標準大小來標示焦段,
但是新型的APS-C大小和4/3"的大小都比底片來的小,所以實際上影像是經過裁切的,
因此有了「焦長轉換率」,使用APS-C片幅的必須把鏡頭焦距x1.5倍,4/3"則是x2倍。
以GF1配20mm/F1.8定焦鏡來說 他轉換後的焦距就是40mm 大約是一般相機x1.5的時候
以NEX配16mm/F2.8定焦鏡來說 他轉換後的焦距就是24mm 大約是一般超廣角相同
如果初期希望能夠快速上手並應付各種需求,建議是使用變焦鏡為佳。
但定焦鏡絕對不是無能,熟悉焦段對於快速取景構圖按快門是有絕佳的幫助,
而且定焦鏡比較容易把光圈做大,可以說是練功、快拍、人像必備聖品!
現階段NEX E接環的鏡頭只有三顆
定焦 16mm /F2.8 7880$ 24mm超廣角鏡頭 F2.8大光圈鏡頭
變焦 18-55mm /F3.5-5.6 9880$ 27-82.5mm標準3x變焦鏡頭
18-200mm/F3.5-6.3 25880$ 27-300mm旅遊10x變焦鏡頭
http://tinyurl.com/2ds3fc2
鏡頭選擇多跟少其實還好,
主要是有沒有你喜歡的焦段可以使用..
以及..你有沒有錢買XD 鏡頭大部分都是五位數以上的...
下一頁是mirco 4/3的鏡頭群
m4/3的鏡頭就多了很多 http://www.four-thirds.org/en/microft/lense.html
定焦 焦距焦段/光圈 簡介 轉換後焦長倍率與光圈說明
Panasonic 20mm /F1.7 GF1餅乾鏡頭 40mm中距離鏡頭 F1.7變態大光圈
14mm /F2.5 將與GF2同時上市 28mm標準廣角鏡頭 F2.5大光圈
8mm /F3.5 魚眼鏡頭 16mm魚眼鏡頭
Olympus 17mm /F2.8 EP1餅乾鏡頭 34mm中距離鏡頭 F2.8大光圈
Leica 45mm /F2.8 萊卡餅乾鏡頭 90mm長距離鏡頭 萊卡畫質超優異
變焦 焦距焦段/光圈 簡介 轉換後焦長倍率與光圈說明(以28mm為標準)
Panasonic 7-14mm /F4.0 貴鬆鬆超廣角 14-28mm 變態廣角鏡頭
14-42mm /F3.5-5.6 搭GH系列 28-84mm 標準3x變焦鏡頭
14-45mm /F3.5-5.6 搭GF系列 28-90mm 標準3x變焦鏡頭
45-200mm/F4.0-5.6 長焦鏡頭 90-400mm 望遠3x~14x變焦鏡頭
14-140mm/F4.0-5.6 錄影鏡頭 28-280mm 旅遊10x高速錄影用變焦鏡頭
Olympus 9-18mm /F4.0-5.6 超廣鏡頭 18-36mm 超級廣角鏡頭
14-42mm /F3.5-5.6 搭43系列 28-84mm 標準3x變焦鏡頭
14-150mm/F4.0-5.6 旅遊鏡頭 28-300mm 旅遊11x變焦鏡頭
40-150mm/F4.0-5.6 望遠鏡頭 80-300mm 望遠3x~11x變焦鏡頭
75-300mm/F4.8-6.7 長焦鏡頭 150-600mm超長焦5x~21x變焦鏡頭
作者: shuowenhuang   2009-02-07 23:54:00
好用心喔!!!
作者: hanhsiangmax (陪我去台東)   2009-04-15 00:32:00
或是覺得以上相機都看不上眼的人。 XDDDDDDDDDD
作者: michael34567 (michael34567)   2009-07-01 00:19:00
最近要出國所以想買一台來拍照留念,謝謝大大的教學
作者: flowerfarmer (花農)   2009-07-03 11:01:00
看完推
作者: cywangtw1990 (零式之翼)   2009-08-09 21:55:00
這麼擔心的話電腦家
作者: MikePetrucci (學而時習之)   2009-10-10 15:27:00
(下)ISO/ND篩選/DRO HDR/對焦區域/測光模式/pic效果
作者: joey19870429 (((゚д゚)))   2010-12-08 01:50:00
m43的鏡頭目前比APS完整一些 雖然沒有單眼那麼完整XD補一個大推!今天跟板友解釋什麼是m43,發現還真困難XD想了一下 P牌的GH跟G好像歸在2跟3都可以XD
作者: KeeperOf7Key (七把鑰匙的主人)   2010-12-08 04:02:00
佛心文阿~~~
作者: BattleRoyale (翔燄)   2010-12-08 09:06:00
作者: joey19870429 (((゚д゚)))   2010-12-08 11:56:00
我覺得可以歸一個2.5a.m43單眼 2.5b.APS單眼XDD發現加了m43跟APS鏡頭群的解說... 太威了吧!
作者: BattleRoyale (翔燄)   2010-12-08 12:33:00
CCD是感光元件不是鏡頭吧@@"過去CCD的感光元件比較多 現在則比較多CMOS感光元件背照式的CMOS主要有Fuju HS10 和SONY的 WX TX系列主要是說背照式CMOS在高感光度下雜訊會比較少可是SONY的TX WX系列發色也意外地較平淡 不知跟背照式COMS到底有沒有關就是了 無法證實
作者: joey19870429 (((゚д゚)))   2010-12-08 12:47:00
這是新手教學文吧? 你們討論到太複雜的東西了啦XDDDD
作者: pinksnow1004 (蘋果咬3口)   2010-12-08 18:57:00
大推~~~
作者: joey19870429 (((゚д゚)))   2010-12-08 21:35:00
有時候講話很賤是怎樣XDDDDDDD真正想學的人還是會來看的啦! 再推一次XD
作者: windsoul0312 (開心比較重要)   2010-12-09 08:47:00
鏡頭解說太棒了! 大推!!
作者: wenwenwenwen   2010-12-10 02:09:00
推,專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