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blo一代及二代製作人受邀請參予GDC2016演講
主題是經典遊戲回顧:Diablo
目前官方還沒有發布演講影片
先找了一篇比較完整的報導來
http://www.gamasutra.com/view/news/268507/20_years_later_David_Brevik_shares_the_story_of_making_Diablo.php
縮
http://goo.gl/DS7A0e
節錄演講重點
1.David在念書時一開始對diablo遊戲的發想是偏向組隊回合制的遊戲
名字來源是高中時住在名叫mt. diablo的地方
2.大學畢業後創立了Project Condor 開始撰寫diablo的文件
回合制 單人 DOS game 包含幾個資料片 並且死亡是永久性的
當然 這是一個roguelikes類型的遊戲(下次玩裝備進度劇情會由上次開始)
3.David很想要在diablo中加入stop-motion的技術(逐格逐格畫面組成動畫)
但當時因為時間與金錢而摒棄了這個想法
4.在一次拉斯維加斯的展場中demo他們工作室的另一個遊戲時
遇見了Silicon & Synapse這個公司 這公司就是暴雪的前身
5.承上 David向他們推銷diablo這個遊戲 但被回絕 RPGs已死
但等到暴雪正式誕生並發售魔獸爭霸1之後 他們回頭找了David發行diablo
6.diablo的視角及設計是參考X-com
7.David當時是支持回合制的 並且堅持了好長一段時間
但後期工作室與BZ共同用投票決定是否改為即時 只有David投了反對票(笑)
8.他跟BZ通電話說要改要花另一筆錢及更多的時間
然後坐下來工作幾個小時後 即時制就改好了......
9.他測試用滑鼠指揮戰士穿過一個房間 然後戰士暴頭了一個骷髏
ARPG誕生
10.當時BZ只給30萬美金 他有15個人要養 一人一年兩萬美金 不包含辦公室花費
所有當時還有另外做一個足球遊戲 拿到約一百萬美金
11.中間一度3DO聽到風聲想用兩倍價錢攔胡Diablo 但被David回絕了
12.96年下半年有一位老兄來找他 要David辦公室後面給他一個空間做他的公司
並且給他10%公司股份 有關啥咪email的 他一聽就回絕了
那間公司後來名叫Hotmail ,David大概損失了當時的四千萬美金
13.Diablo間接造成了battle.net的崛起 但後者是由BZ south為主開發的
所以David的工作室在開發最後幾個月階段都在加州協助介接兩者
他也坦言完全沒想到會有cheating這種問題發生
之後二代也重寫了client-server技術
14.當時的battle.net只是一台電腦 我們只是幫玩家們之間建立連線
也不需要太多頻寬
15.David不喜歡RPG選角要花25分鐘
也發明了一個術語"媽媽測試"->我媽能玩這個遊戲嗎?
16.最後八九個月是爆肝式的存在 發行日趕不上當年的聖誕節
而是延到12/31日 他的女兒在隔年1/3日出生
DII更是將爆肝期延長到了一年半
17.發行後David懸賞100美金給第一個殺掉Diablo的人
有位老兄用換血技能一路衝到最後 對diablo換血再換一次就殺了他
然後David馬上就把這技能抽掉了(還是有付錢)
18.迪卡凱恩的名字是雜誌的徵名活動(放你的名字進Diablo)
David看到這名字覺得超棒的就用了 不知道是不是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