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DXOMARK終於測試D800E+鏡頭了???

作者: Epsilon (我是EPS)   2014-05-24 11:42:5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1.100.182
: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DSLR/M.1400872060.A.027.html
: 推 zero5302001:不好意思,請問第4點的意思是指135ZF、200G等鏡頭 05/24 08:37
: → zero5302001:銳利度都比FE55好的意思嗎? 05/24 08:37
: 推 atropos:這結果也挺妙的,除Otus外幾乎所有鏡頭搭D800E都進步明顯 05/24 08:38
: → atropos:我目前想不出什麼合理解釋 :Q 05/24 08:39
: 推 atropos:又是另一個DxO不思議嗎? 05/24 08:41
: 推 BlueNokia:DXO的測試有些都怪怪的… 同一顆鏡頭接GM1和GX7表現差好 05/24 09:03
: → BlueNokia:多… 05/24 09:03
: → PureTrue:原Po有些敘述很令人看不懂... 05/24 09:32
: 推 atropos:DxO有最完整(機身/鏡頭搭配)的資料 05/24 09:38
: → atropos:最單純的數據(各項目只有單一數字,甚至還有單一的score) 05/24 09:39
: → atropos:但可信度真的...? 05/24 09:39
DxO並沒有只給你單一的分數。
我看DxO的資料時,從來不看他們給的分數。
你可以把那個分數當成是懶人包,給不想花時間的人看個大概的。
但DxO並不只出懶人包,它把所有它量到的細部數據都給你。
像我最常看的就是sharpness的field map,
裡頭有從畫面中心到四角完整的銳利度分布圖,
且各焦段(如果是變焦鏡)各光圈都有。
這些資料,你每一個鏡頭點進去,點選measurements,
就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因為DxO的銳利度分數只看畫面中心,
這種分數就無法展現Otus的強大,
一定要點進去看圖表,再跟別的鏡頭放在一起比,
才會發現Otus強到根本無法用單一分數來表現。
鏡頭的表現本來就有超級多不同的評量法,而且每人看重的項目都不同。
要是全部測量結果在首頁就一次都塞給你,
那就是99%的人都沒興趣去看或無法消化,
這是為什麼懶人包版本的分數有存在的價值。
但如果你只點懶人包來看,你當然就只能得到懶人結果。
作者: atropos   2014-05-24 13:27:00
我說的是大多數人為什麼特別愛DxO的原因沒錯,DxO其實各項測試資料可以詳細看但不管怎麼樣,太多不合理的數據讓我也無法去相信其他的
作者: DeimosJ (DeimosJ)   2014-05-24 14:13:00
請教,足以彰顯其不合理的對照組的內容是來自何處呢?
作者: atropos   2014-05-24 16:26:00
例如前面有人提過的,M4/3鏡頭接GX7特別低的解像力鏡頭透光率的部份,印象中有好幾顆鏡頭T光圈等於F光圈如Sony FE 55/1.8就是還有好幾顆鏡頭接在不同機身的透光率竟然不一樣例如O 17/1.8像這次D800 vs D800E,如果仔細看解像力的profiles會發現Otus跟Apo 135的上升幅度幾乎是一樣的可是最後給出來的數據Apo 135是28→36,Otus卻是29→33
作者: wtsph (Plz don't say u r 雷姬)   2014-05-24 16:41:00
解析度我認為是整個畫面的作積分(integrate),不是中心表現135ZF的分數應該是贏在離畫面中心1/2半徑以外的解析度我猜因為外圍的面積較大,所以積分出來差距就起來了
作者: atropos   2014-05-24 16:48:00
Otus本來邊角就比Apo 135差一點啊但在D800的時候卻是Otus比較高分?
作者: wtsph (Plz don't say u r 雷姬)   2014-05-24 16:49:00
假如是因為AA造成入射角大的光解析度會比較差,可能可以解釋
作者: atropos   2014-05-24 17:05:00
我看不出來為什麼接D800的時候Otus的解像力比較高 :Q
作者: a132600 (等待轉機)   2014-05-24 17:17:00
個人認為photozone比Dxo 準
作者: wtsph (Plz don't say u r 雷姬)   2014-05-24 17:19:00
Photozone太嚴格了那個數據XD 我覺得Photozone比ephotozine準
作者: atropos   2014-05-24 17:25:00
Ephotozine不是每顆鏡頭解像力都超高嗎 @_@
作者: wtsph (Plz don't say u r 雷姬)   2014-05-24 17:36:00
各種突破天際的鏡頭XD
作者: atropos   2014-05-24 17:39:00
說真的好的實拍測試還是比較有參考價值
作者: Epsilon (我是EPS)   2014-05-24 19:37:00
在sensor的性能的部份,我也發現DxO的數據有時候noise很大有時候數據不準確,可能是實驗上的系統誤差,也可能是隨機誤差,這兩種一定都會同時存在。然後,搞不好有些地方就是整理數據的人或程式出錯.... XD從使用者角度來看,我是各家數據都會看,包括上面提到的photozon跟SLR gear,這樣更能克服樣本誤差跟各種實驗上的誤差。反正這輩子也不會說天天都在買鏡頭,下定決心買一支前多花時間做功課也不是壞事。BTW, Sigmotus + D800的簡單夜景測試有人有興趣嗎?
作者: tyf99 (呵呵)   2014-05-24 20:05:00
任何測試都會有一些問題,也可能一開始就拿到體質不良的鏡頭場景落差、相性不好、數據弄錯...,這些都不是什麼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後面看測試報告的人不求甚解,拿著一個自己也搞不懂的數據到處貼到處戰隨便轉貼一下,順手加上一句打趴xxx云云,這才是亂源
作者: atropos   2014-05-24 21:34:00
有足夠的光學知識來解讀測試的結果確實非常重要
作者: nctufish (暫 別 校 園)   2014-05-25 11:25:00
鏡頭除了可以可量測的實驗數據之外,實拍表現也應該考慮
作者: shinegg (夏奈格)   2014-05-28 18:56:00
我以為滴插歐的測試只是看爽的已經是常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