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muth (永遠有多遠)
2014-07-09 10:11:55圖文好讀版 http://yuchulien.pixnet.net/blog/post/181522773
Nikon Df - Pure Photography
第一眼見到Df時,就被那復古且極具質感的外型深深吸引
持續爬文的過程中開始得知一些缺點
但完全沒有被滅火的跡象XD
而實際使用過後也沒讓我失望~其中很多都是習慣後就可解決
畢竟很難找到100%滿意的相機
適合自己,用得開心最重要
以下簡單分享一下心得囉
開箱~
順便帶了一條原廠真皮背帶AN-SPL001
未經化學加工的天然皮革~跟Df真是絕配
Df上市時國祥就是當作預購禮贈送,可惜當時還在觀望...
搭配35mm鏡頭作為機身蓋
也是個人認為最適合生活隨拍的焦段
精緻質感的機身~
跟鏡頭同樣都是made in japan (Y)
本身雖然沒有老鏡,但還是很愛Df復古的外型
為了搭配現代的G鏡,覺得還是低調的黑色比較相配一點
我拍照習慣使用光圈先決
並設定後轉盤調整光圈,前轉盤曝光補償ev值(使用舊機D7000時)
換了Df後似乎無法設定使用前轉盤(副指令撥盤)調整ev值
希望以後可透過更新韌體加入這個功能...
雖然說那個前轉盤阻尼感頗重~並不是很好轉XD
Df外觀上最大的特色就是機頂那些刻滿數字的機械式轉盤了吧
看廣告上的外國師哥愜意的撥動轉盤~發出清脆的聲響~好文青阿XD
我覺得將各種設定獨立成轉盤的用意很好很直覺
但每個轉盤都設計了鎖定釋放鈕...反而綁手綁腳有點可惜
其實轉動轉盤時都有一定的阻尼感,而且段落分明,應該不至於誤觸才是
快門速度撥盤~
我幾乎都用A模式...很少動到
ISO感光度撥盤也不常用到
都用自動ISO搭配最慢快門速度...
曝光補償撥盤就常常要調整了
以前用D7000習慣調整一單位為1/2EV
Df固定是1/3EV無法改動
這點習慣就好~問題不大
但還是希望加入前轉盤可調EV值
搶拍時眼睛不用離開觀景窗直接調整還是比較快
機背的配置跟Nikon傳統DSLR相去不遠
高階機種才會出現的圓形觀景窗~爽度100分
但觀景窗的深度太淺,導致長睫毛的人常常會刷到鏡片
讓觀景窗變得油油der(這算缺點嗎XD)
測光模式的快速撥桿對我十分好用
我平常習慣用偏重中央測光,光線反差大或是長焦特寫主體時改用點測光
少了錄影按鍵因為Df不能錄影XD
這點對我倒是還好~只是萬一臨時需要比較不方便而已
另外機背蒙皮突出的地方
沒用多久已經有一點白化,快脫落的感覺(不確定~還要再觀察)
令人驚豔的D4感光元件
1600萬畫素一般使用上其實相當足夠
沒有內閃對我也不是問題
因為個人很少使用閃光燈
印象中D7000時期僅打過十次以內的內閃~逆光補光用
要說是我自己不會用閃光也可以啦XD
總之我更喜歡大光圈或高ISO配合自然光線來拍攝
而Df的高ISO純淨度就剛好符合我的需求
輕量化的設計深得我心
畢竟年紀大了出門不想背太重的相機
以前很排斥全幅機最大的主因就是重量
但現在Df跟舊機D7000相比
大小和重量都差不多
不愧為目前NIKON FF DSLR中最輕巧的機種
從上面看Df因為淺握把的關係看起來更薄了
但我一直覺得單眼機身薄的意義不大
因為再怎麼薄前面也有一顆突出的鏡頭
還不如把握把做深一點比較舒適好握
搞不好還可因此裝入更大顆的電池
至於Df的淺握把好不好握...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習慣了XD
現役的兩顆鏡頭合照一下
生活隨拍: 35mm
活動和球賽等: 70-200mm小小黑
對我來說幾乎可拍攝90%的題材
防潮箱暫時不用長鏡頭惹(希望啦...)
不過35mm f1.4g倒是有點想換成更輕的35mm f1.8g ed
重量先決的考量@@
這也是我為什麼不考慮24-70的原因XD
從D7000跳上來後最明顯的升級感就是高ISO了
D4感光元件真得超讚!
個人D7000時期ISO可接受到1600,極限到3200
Df的ISO到6400都還很OK,目前還在繼續測試極限中~
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