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nanP (Pig)》之銘言:
: 因為剛進入單眼世界,其實很多功能都還在摸索
: 所以幾乎也都不會特別測光、或許調白平衡偏移
: 然後拍照都用RAW檔拍
: 因此我照片幾乎都會用DDP加一點色(對比、飽和)
: 事實上,也覺得調了才比較像我眼中的景
: 不過最近想投一個小比賽、規定上沒有說不能加色(有些比賽會直接說可以)
: 但又覺得想問一下,所以打去問
: 對方說:不建議
: 所以遇到這種規定,大家真的都不會多加一點色嗎?
: 另外,我想問一種技巧
: 最近看到測光的技巧
: (權衡、中央、重點等等)
: 我用的是Canon 700D,是不是可以測光後再鎖定 讓暗處也清楚?
: 因為我都用M 自己調光圈、快門,是不是那測光不適用M模式?
: http://ppt.cc/OB8i
: 例如網址的照片、
: 我想要有天空,又讓照片下面的椅子可以清楚
你要拍的跟"人眼"看到的畫面一樣,請一定要後製
每次看到有人在哪講,jpg直出還是最自然的我就想吐血
"人眼"內建HDR,真實世界實際上比你看起來都來的暗
這點你去GOOGLE就可以找到很多文張佐證,也是為什麼我們突然進入
很亮OR很暗的環境,眼睛都要過一陣子來能適應
所以大家都想把當下所看到的畫面表現在照片上,自然你就需要用到後製技術
人眼的動態範圍通常比相機高非常多,在高反差的環境下,相機只能讓暗部清楚
OR 亮部清楚, 你要亮清楚->暗就黑成一團, 暗清楚->亮就白到飛天
所以你要椅子清楚,天空有清楚,你就要拍兩張圖,然後疊圖.
後製才可以達到你"眼睛"所看到的
別再相信JPG直出無後製最自然這種屁話. 相機跟人眼動態範圍是有一樣喔 自然個毛阿
最近開始有人把拍電影的觀念帶到單眼來
拍電影通常會先拍數位底片,也就是看起來灰灰平平的那種畫面
然後再透過後製把亮部,暗部拉回來,比較接近人眼所見,
Canon 5d2 早年前就有 cinestyle這種picture style
就是要模擬拍電影的workflow,直到最近sony nikon都有自己的 flat 描述檔
就是為了要解決高反差與後期好調色的問題.
所以呢,我說數位時代肯定要後製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3mpGAArPeQ
15分開始.說明為甚麼要拍flat底片,為甚麼要後製,看完你就懂了.
: 那時拍很久,就是無法達到平衡(看到椅子、天空就整個白掉)
: 還是只能靠HDR或事後修圖才有可能了??
: 因為之前看攝影教學書有教到測光後按 *可以鎖定
: 但是那時相機不在旁邊,看不太懂之外
: 回來用後,也不知道怎麼用...
: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