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直接開一篇回文討論好了:
→ tomomo520: 用白紙自訂就會是當時的白色,省掉後製調整 10/09 22:38
→ pshuang: 色溫調到一樣 就會一樣吧 10/09 22:41
→ tyf99: 拍攝前調好WB,會勝過拍完後再拉色,不信你用水銀燈拍拍看 10/09 23:10
推 gwofeng: 用灰卡才對吧 10/09 23:13
推 wasitora: 如果是拍RAW 你色溫定2000K或是10000K都沒差 10/09 23:41
→ wasitora: 完全不會影響到照片本身 事後修RAW再調就好 10/09 23:41
→ wasitora: 事先對白是方便預覽成果而已 10/09 23:42
→ bikevts: 我一直覺得就算拍RAW,WB也是有差… 10/10 01:07
→ NewTypeNeo: 色溫之外還是要調整色調補償 有餘力就先自訂吧 10/10 09:45
→ d78965: 有些光源很難喬,事先調補償會好一點 10/10 11:10
推 ad47: "覺得"不見得是事實。 事實是拍RAW檔,先設定後設定色溫沒差 10/10 13:31
→ ad47: sensor拿到的資料都一樣,設定色溫只是套上不同數據在顏色轉 10/10 13:32
→ ad47: 換公式上。 沒有"事前補償"這個問題~因為他跟曝光沒關係 10/10 13:32
→ ad47: 深究一點白平衡,他並不等於設定色溫,還包含整體顏色比例的 10/10 13:44
→ ad47: 調整...這點用Adobe Camera Raw去看設定就能夠更容易理解 10/10 13:45
→ ad47: 結論:直接設定色溫 跟 拿白紙自訂白平衡 直出JPG顏色可能會 10/10 13:48
→ ad47: 不同。 但無論是哪種,只要是拍RAW檔,理論上都是沒有差異。 10/10 13:48
→ tyf99: 構圖中若沒有任何白色物體可參考,RAW 事後要怎麼調? 10/10 14:22
→ ahometsai: 回樓上如果不是很講究的傷攝的話,答案就是看你爽 10/10 14:28
→ ahometsai: 商攝 10/10 14:29
推 anandydy529: 你還有眼睛可以判斷啊,但前題是螢幕和輸出店家的WB 10/10 18:29
→ pshuang: 也是有調整白平衡 讓質感變得不同的創作方式 看你爽+1 10/10 19:13
→ ad47: tyf99 相機的AWB也是針對人眼去寫一套公式調顏色,所以除非 10/10 19:46
→ ad47: 你拍攝時有色票參考,不然怎樣也不會準(更何況色票也是有限 10/10 19:48
→ ad47: 只能讓相機大致上顏色逼近實際...又這其實還牽涉到拍攝時的 10/10 19:48
→ ad47: 光線色溫、演色性,以及顏色心理學...總而言之,不用覺得相 10/10 19:49
→ ad47: 機調得一定比較準、比較好看,最終還是要靠自己的眼睛去判 10/10 19:50
→ ad47: 段決定) 10/10 19:50
→ tyf99: AWB"完全不是"針對人眼去寫一套公式調顏色 10/10 20:48
→ tyf99: AWB是靠構圖中的色彩去猜光源,猜對就準,猜錯就不準 10/10 20:49
→ tyf99: 自訂白平衡是直接指定白色,不讓相機依機率分布亂猜 10/10 20:50
推 ad47: AWB當然有"針對人眼"去設定,建議了解一下色彩的順應與恆常 10/10 21:44
→ ad47: (簡單舉例 為什麼我們會認為相機AWB把夕陽拍成我們看起來的 10/10 21:46
→ ad47: 樣子才是正確的?又或是AWB能不能表現出清晨冷冷的感覺?) 10/10 21:46
→ ad47: (如果AWB只靠圖中色彩去猜不考慮人 那大家拍起來 都一樣了) 10/10 21:51
→ tyf99: 那麼人眼看水銀燈是什麼顏色? 相機拍水銀燈又是什麼顏色? 10/11 01:35
推 ad47: 不太懂你舉一個相機拍起來容易色偏的狀況,想要證明什麼? 10/11 09:52
→ ad47: (其實你的問題,不剛好證明了AWB是為了模擬人眼看到的狀況?) 10/11 09:59
→ tyf99: 如果AWB是有模擬人眼,那隨便怎麼構圖也不會對WB產生影響 10/11 19:55
→ tyf99: 實際上是這樣嗎? 10/11 19:55
→ tyf99: http://bit.ly/1qDwx8O 這張raw要怎麼調回正確的色彩? 10/11 19:58
推 ad47: 目的是"模擬人眼"看到的顏色,方法是公式猜測。這樣很清楚吧 10/11 22:31
→ ad47: 然後完全不知道你貼一個沒有意義的蓋子,想表達什麼? 10/11 22:34
→ tyf99: 是在還原場景的顏色,不是模擬人眼 10/11 23:51
→ tyf99: 人眼對綠色光較不敏感,但感光原件卻是特別把綠光加強兩倍 10/11 23:52
→ tyf99: 感光原件捕捉到的畫面,在色彩結構上就跟人眼完全不同了 10/11 23:54
→ tyf99: 又何來模擬人眼之說? 10/11 23:54
→ tyf99: 正因為sensor取得的色彩標準完全跟人眼不同. 10/11 23:56
→ tyf99: 這樣的RGB訊號送到螢幕輸出時,又會因為螢幕背光而再度色偏 10/11 23:58
→ tyf99: 而最終測量螢幕色彩的,也是靠機器而不是人眼 10/11 23:59
→ tyf99: 你前面不是說用raw拍就沒有差異了嗎? 10/12 00:07
→ tyf99: 現在給一張raw要調回原本的顏色,應該也輕而易舉吧 10/12 00:08
我想討論這,就要回到顏色的本質: 顏色是什麼?
基本上人類眼睛會看到顏色,包含三個部分
1. 光源
2. 物體
3. 觀察者
任何顏色的產生,上述三者都缺一不可,
缺少其中之一來討論顏色,都是沒有意義的。
先來說說光源 - 光源不同,代表其光譜能量分布不同,
一般而言我們討論印象中物體的顏色,都是以最常見的生活經驗光線 - 日光來討論
像說紅蘋果、綠葉等,都是從以前到現在人類經驗裡物體的顏色。
那實際上光線不同,物體顏色會不同嗎?
撇除前述固有經驗,如果以不帶感情、記憶功能的儀器,去測量不同物體在不同光線下
的反射光頻率分布,當然可以預期的是會有所不同,
原因正是因為不同光線,本身就帶著不同光譜分布,
當這些光照射到物體時經過不同程度的吸收反射,再被人眼看到,自然有所不同。
假若今天先在太陽光下,之後拿到大樹綠蔭下,
為什麼當光源改變時,我們看到紅蘋果、綠樹葉依然會覺得他還是紅或綠的?
這就牽涉到觀察者-人本身心理層面的作用,
像上面說的光線不同但我們依然會認為物體顏色應該是一樣,
這種心理學上叫做色彩恆常性;我們通常會認為改變的是光,而不是物體。
又或是我們本來對蘋果、葉子、皮膚這些東西,都有記憶中的顏色,
所以即便光線照射下顏色不同,但我們依然會認為他們有天生應該顯示出來的固定色彩。
其他還有對比等等之類,心理學層面的色彩理論,都會影響我們看待顏色這件事情。
以上簡單的討論了光源跟觀察者間的互動關係,
那我們再回到原本的問題:相機的自動白平衡,到底有沒有要模擬人眼?
其實可以直接舉一個例子,如果是,那答案顯而易見:
在低色溫黃光下拍照,
為什麼一些相機拍起來白色依然白色,依些相機能夠把白色拍成偏黃色;
又我們(應該是多數人)會認為後者比較貼近人眼觀看當時的感覺,比較喜歡後者?
以光源的角度看,黃光對於物體照射時的反射光線,對於人類視網膜的刺激不同於白光
這點是可以肯定的,所以我們看起來是黃的。
以人類的角度看,黃光下的蘋果拍起來黃黃的是正常,但我們還是知道蘋果應該是紅的。
在跳出來,換做以相機的角度看,
黃光下物體反射頻譜顯然也會跟白光不同,經過感光元件捕捉到的影像顏色分布也不同。
那到底,相機自動白平衡,這時候應該怎麼決定
究竟是要調成 1.(模擬)白光照射下的顏色
還是 2.忠實的把得到的顏色數據換算出來
....相機他也不知道
因為是自動白平衡,所以他不會知道你光源是怎樣,你想得到怎樣的顏色感覺
(如果知道的話那就叫做手動了)
相機會依照廠商研發出的一套通用公式去算,算看看今天怎樣的顏色比率,可能會
比較貼近三原色平衡的狀態 - 這個前提其實是建立在白光下,畫面三原色比率偏向均衡
的前提(當然實際做法、計算方式更複雜,這我不懂沒辦法深入討論)
但實際上世界不會是這樣三色均勻的分布,變成相機公式要能夠更聰明,去猜一些場景
就如同上面說的
黃光下一些相機傾向於保留當時黃光的氣氛,一些相機傾向表現成白光下場景的顏色
這其實沒有對錯,只是人類眼睛看到的、想像記憶中的、與實際儀器設量到的顏色
其實都是不太一樣的。
當然公式必定有力有未逮的時候,
例如我們不會想擺黃昏拍成清晨,不會想把燭光晚餐拍成開日光燈下用餐
當光線偏移離白光太遠、或是畫面中某些顏色比率異常的高時,
公式往往算出來的結果,不會是我們想要的結果,這時候,
也就是為什麼相機都有情境選擇,例如夕陽、燭光、日光燈、白熾燈、陰影、太陽光等等
仔細想這些選項,目的其實有兩種-
一種是貼近我們印象中的顏色、
一種是貼印我們看到環境的顏色。
兩者不見得相反,有時候是混合的一種概念。
所以最後再回到原本的問題:
→ tyf99: 是在還原場景的顏色,不是模擬人眼 10/11 23:51
→ tyf99: 人眼對綠色光較不敏感,但感光原件卻是特別把綠光加強兩倍 10/11 23:52
→ tyf99: 感光原件捕捉到的畫面,在色彩結構上就跟人眼完全不同了 10/11 23:54
→ tyf99: 又何來模擬人眼之說? 10/11 23:54
→ tyf99: 正因為sensor取得的色彩標準完全跟人眼不同. 10/11 23:56
→ tyf99: 這樣的RGB訊號送到螢幕輸出時,又會因為螢幕背光而再度色偏 10/11 23:58
→ tyf99: 而最終測量螢幕色彩的,也是靠機器而不是人眼 10/11 23:59
→ tyf99: 你前面不是說用raw拍就沒有差異了嗎? 10/12 00:07
→ tyf99: 現在給一張raw要調回原本的顏色,應該也輕而易舉吧 10/12 00:08
何謂還原現場?何謂模擬人眼?
一張raw,只是告訴當時機器拍攝到了怎樣的三色強弱分布 [註*]
那你是要讓出圖成當時光線下物體的顏色?
還是要表現你看起來的樣子?
還原場景的顏色,場景的顏色,是你想像/看到的顏色嗎?
這樣說明應該滿清楚了吧。
[註*]這部分其實相機本來拍到的顏色、亮暗就跟人感受到的不一樣
對於明暗相機是線性測量系統,人眼是對數感受,本來相機就必須"模擬人眼"的感受
而顏色部分也當然是如此,不過牽涉層面更廣更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