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elenar (阿~DSLR~好想上FF)》之銘言:
: 各位先進大家好~
: 小魯我最近下班後無聊回母校的攝影社逛逛,看到社課一群小大一大二在把玩相機忽然感到好懷念這情形阿~
: 在社課結束後小魯我和新一屆的攝影社學弟妹幹部們聊天,聊到了買鏡頭時要測試其MTF的銳利度評估
: 結果被社團現任的教學長打斷話,他說"欸學姊,測MTF,這沒有意義,這些都是商人的把戲,最重要的是技術,技術好就好了
: 我拿泥坑KIT鏡拍照也可以進行教學阿,你看看我們攝影週的明信片,也有用底片機照相的,說什麼MTF特性圖,沒有人會刻意拉大16倍去看照片啦,都一樣!"
: 其他幹部也認為買鏡頭要測量銳利度和評估什麼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態和技術(結論)
: 說實話我當下被反嗆很火大...但我還是默默不加以反擊...
: 對,攝影人的心態和技術要好是沒錯!
: 但是你買鏡頭連光學測量的知識都不去汲取,那這是要怎麼進步?
: 真的心理替這些學弟妹感到難過,為什麼不求進步呢?天天拿底片機去教學就滿足了嗎?
: 各位大大怎麼想呢? 是我認知錯了嗎? 話說追求鏡頭的銳利度真的是個坑阿... QQ
其實我很贊同妳的想法,鏡頭是工具,選擇適當或適合自己的工具很重要。既然要買工具
,瞭解其特性、規格及使用方式是理所當然的。
不單就mtf,而是依自己所需的部分加強瞭解,這與構圖、底片暗房、數位暗房應該分別討
論,單就該鏡頭特性研究是否適合自己。
一顆鏡頭的特性除了準焦、桶身變形、中央至邊緣畫質、對焦速度外對顏色及散景特性也
都很重要。
到底是優點成就名鏡還是缺點成就名鏡這很難說,舉例:二線性散景在不佳構圖下得到雜
亂無章的散景,在別出心裁的構圖下散景光影豐富。用takumar老鏡來說,運用得當可以
有很奶油的散景,但也可以拍出很明顯的二線性。
鏡頭的特性端看使用者需求,像是八羽怪誇張的旋轉、反射鏡的甜甜圈、meyey老鏡因邊
緣畫質下降的特性造成的光場變化這些對很多使用者來說都是很糟糕的缺點,但也很多人
奉為一代名鏡。
鏡頭是工具,瞭解不同鏡頭的特色選擇自己要的工具的想法我覺得很好。賺錢很辛苦,不
論是買來當工作工具或娛樂的玩具都花點時間研究都是好的,但mtf只是參考的一項依據
。
學生手上沒什麼資金,再購買之前能多比較是好的,但應該更廣泛的瞭解自己對鏡頭的需
求,依需求選擇適當的器材。
器材的掌控是技術的一部分,充分瞭解及依該器材特性使用很重要。
這也是為何會有「磨鏡」一詞,磨的是自己對鏡頭特性的掌控,這樣玩器材會比較好玩一
點。
然後.....誠如大家所見,我只是嘴炮
我只有da1017、 takumar 50/1.4 、takumar135/2.5、騰龍90/2.3,顆顆都是便宜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