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17 (Alpha ILCE-7s)》之銘言:
: 雖然要入手A7s應該是年底以後的事情,不過我還是把網路上讀的做重點整理
: 寫給自己看,多了解高感光單眼的特性。也給版上大大訂正錯誤QQ
感想l17大的整理,小弟再狗尾續貂一些資料。
1. RAW有損壓縮
在接手Minolta後所推出的70款可換鏡頭相機中,Sony的RAW檔有兩個一直為人所詬病的缺
點:色彩深度,以及大部分機種強制有損壓縮。前一款提供無損選項的相機,已經是六年
前的A900,此後Sony不知為何一直無視公眾意見,一律強迫採行所謂11+7 bits的有損壓
縮。
Sony的有損壓縮,主要體現在:高反差的邊緣會有斷階的現象;而且在平滑的背景中,有
時會出現色斑甚至是色塊。雖然這在大部分場合不會造成明顯影響,但也使得Sony自絕於
有專業需求的客群。例如在相關討論中,常常會拿Sony RAW在拍攝星軌時的斷階現象來作
例子,自然會讓有相關需求的使用者對Sony相機卻步。
2. 特定模式下的降級輸出
雖然Sony宣稱A7系列能輸出14 bit的RAW檔,但根據實測,其RAW檔從未超過13 bit,資料
量差了兩倍。更糟的是,從A99以後的Sony相機中,除了特定機種的靜音快門外,還有三
種情況會讓相機的原始精度從13 bit降為12 bit:
(一)連拍
(二)B快門
(三)長曝時的降噪
以A7II來說,根據前IBM和HP工程師、攝影師Jim Kasson的實測:開啟上述模式後,各ISO
的Read Noise會增加一級、動態範圍會降低一級。我們可以推測A7S也會有同樣的狀況。
因此,若對照片品質有高要求,請避免上述四種情況。要特別提出的是B快門:只要切換
到B快門,不論曝光時間多少,即使只有1秒,都會被降為12 bit。
3. A7S的高ISO分水嶺:ISO 2000
Sony兩年前和Aptina交叉授權專利後,在A7S中被發現疑似採用了Aptina的光電轉換增益
技術。這個技術大幅提高了A7S的高ISO表現。
簡單來說:在ISO 2000時,A7S的訊號輸出會從低增益轉換到高增益。具體來說:整體雜
訊從ISO 100開始逐漸增加,到1600時達到巔峰,但在2000時會突然大幅下降,再開始緩
慢爬升。因此A7S的ISO雜訊不是一路飆升,而是中間經過轉換、從較低的基底開始再重新
出發。之後在ISO 100000時會再進行一次轉換,但實用性已微乎其微。
由於A7S是Sony相機中少數不是「ISOless」的機種,因此拍攝時,建議避免使用ISO 1600
。
4. 半ISOless的爭議
專業銀河攝影師Lonely Speck,在實測A7S拍攝星空時,發現在ISO 100~1600時,因為低
增益而雜訊逐漸增加,但從3200開始直到51200,在同樣亮度下的畫面卻相對純淨。他推
測A7S在3200~51200採用類似ISOless的模式,在這段區間不論亮度如何變化,雜訊都維持
在相對的程度。
網路上因此有人認為,SLog2之所以限定ISO 3200,是來自同樣的原因。不過這個推測和
上述Jim Kasson的測試有所出入,因此留待更進一步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