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補充幾則關於Batis 18mm F2.8的初步評測。
(一)diglloyd.com
Lloyd Chambers先生表示:「(個人認為)這顆鏡頭是攝影史迄今最優秀的18mm全幅鏡」。
(註:由於diglloyd的數據分析為付費內容,非會員無法閱讀,故僅能針對圖表進行簡單分析,若有錯謬之處尚祈指正。)
MTF:
(1)在每公釐40組線對的高標準下,即便光圈全開,中央反差依然超過80%,且此時畫面的四分之三都保持在頂尖的銳度水準,直至邊角才略降,但仍符合高階鏡頭的水準。非常期待搭配高像素相機時,在風景攝影上所帶來的驚人細節。
(2)整體銳度及對比優秀,惟高頻時極端邊角的像散或橫向色差稍明顯,但問題不大。
(3)由於像差抑制良好,縮光圈對銳度的增幅已不大。使用者只需專心控制速度及景深即可,不需分心光圈開太大的像差問題。
(4)F8起繞射效應逐漸明顯,但直至F16仍持續保持相當高的水準。
(5)Zeiss官方不建議單用MTF粗估焦外過渡。
畸變:
(1)未開啟數位修正時,桶狀畸變稍大,但符合此級距鏡頭的表現,拍攝建築物時可能需稍留意。最大畸變量為畫面五分之四時的約-3.2%。
(2)開啟數位修正後,幾乎看不到畸變,但對桶狀畸變進行數位修正,將可能遭到邊緣裁切或邊角解像力降低的問題。
邊緣失光:
(1)未開啟數位修正時,邊緣失光很明顯,且縮光圈無法有效抑制。F2.8時失光約2級,F5.6時約1.8級。
(2)開啟數位修正後,F2.8時失光約1.3級,F5.6時約0.9級。
原文網址:http://goo.gl/YnTr58
(二)The Phoblographer
優點:
(1)非常銳利。
(2)低調的外觀。
(3)即使在初代A7上,自動對焦都極為迅速。
(4)相當漂亮的散景。
(5)可信賴的防水能力:經歷傾盆大雨及茶水潑灑後,依然運作正常。
(6)畸變控制得相當好。
(7)手動對焦(註:Batis為電子連動對焦)的電力耗損微乎其微。
缺點:
(1)昂貴。
(2)對焦環的橡膠材質可再改進以提升手感。
原文網址:http://goo.gl/c423An
(三)對Batis 18mm F2.8還在觀望的板友,可以參考其它類似的超廣角大光圈鏡:
(1)中國製 Laowa 12mm F2.8 Zero-D,號稱達到「零畸變」。預計六/七月上市。
(2)本周日Sony將在美國廣播電視展(NAB)招開記者會。雖然可能性不大,但對GM大三元還未現身的16-35mm F2.8 GM有興趣者,可以關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