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網頁版: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8&t=5210992
在決定買這顆鏡頭前,壓根兒沒聽過也沒想過這顆銘鏡
完全是因為八羽怪HELIOS 44-2所帶起來的漣漪 XD
自從入手HELIOS 44-2後,其細小的體積
讓槍包以往一機一鏡的狀況,可以有了優秀的"副兵裝"
同時也對老鏡純機械結構,所帶來便攜性著迷
再加上不俗的成像效果,與加裝的晶片,易於上手
於是,有沒有更小的鏡頭,讓攜帶50-150或是90 AF鏡時
還有不同的焦段的"副兵裝"可用,很快地,腦海出現:餅乾鏡
說到餅乾鏡,自然PENTEX所長,那NIKON呢......
似乎還真的沒有什麼餅乾鏡可選,又不可能拿1系列鏡頭來用 XD
搜尋了一下,還好,還是有些許的選擇
有Voigtlander 20mm f/3.5、28mm f/2.8、40mm f/2
嗯.....這價格,我只能看看就好 orz
沒關係!! NIKON使用者有個大好處,因為卡口規格沒砍掉重練
老鏡支援度很高!! 再查了一下,選擇有
NIKKOR 45mm f/2.8系跟NIKKOR 50mm f/1.8S系
而NIKKOR 45mm f/2.8系的價格,我又只能看看了 囧
於是,就鎖定了AI NIKKOR 50mm f/1.8S系
這鏡頭有4種版本,其中兩種為Series E
Series E之鍍膜為單層鍍膜、塑膠鏡身
而金屬鏡身有日本國內版與海外版
其差異除了有多層鍍膜外,日本版的對焦距離
為0.45m,硬是比海外版的0.6m更短了些
所以可見,日本人都把好貨留給自己人? XD
而個人其實不會刻意去追求日本國內版
重點是鏡尾能不能黏合焦晶片 XD
而海外版的有加強防護,反而難處理
偏偏Series E的賣家,產品品像較不完整
加上剛好有品像/價格不錯的日本版,馬上就下手了!
跟NIKON對手相比,AI NIKKOR 50mm f/1.8S
是貴重且稀少餅乾鏡選擇,其生產年份為1980~1982年
以鏡頭而言,其生產週期應該不算長?
NIKON自家少見的餅乾鏡!! 非常短小!!
整個操作邏輯與AI/AI-S時代的部分產品相同
上環為對焦環,下環為光圈環
全金屬鏡身,有種冷冽的感覺
雖然是餅乾鏡,不過光圈來到f/1.8!!
最小則為f/22
有光圈連動結構,不過D3100為
最入門機身,並不支援此功能 XD
最近對焦距離為0.45m,是日本國內版
與E系列才有的,海外版本有的為0.6m
換句話說,這顆是發展自NIKON Series E 50/1.8
對焦環手感很NIKON─順、輕,但或許是個人已經用慣
SAMYANG、LAOWA的手感,會喜歡更阻尼感點
(Helios 44-2的對焦手感也是較為黏)
沒有NIKON MF鏡常見的測光連動結構(兔耳)
為7片光圈葉片,狀況很好,作動順暢,無滲油
AI-S卡口,之後就是AF鏡的時代了
周圍有保護後玉的突起物
跟其他鏡頭相比,較為簡單
這邊很有Series E一代系列的風格
不過對我而言反而是好事,容易黏晶片
AI-S有光圈撥桿,對機身而言是好事,也是N家的優點
對焦可用最大光圈,且不用再縮特定光圈以測光
為多層鍍膜,泛綠光,比Series E更能抗耀光
鏡筒長約為27.3mm,以DSLR FF用鏡,相當短
這也是我入手的最主要因素
伸出總長約為35.6,換句話說
對焦行程約為8.3mm
鏡身最寬處約為61.4mm
與鏡前、後蓋,約189g,相當輕量
加上餅乾鏡級的體積,相當好攜帶
本來是想要用懷舊風(?)的橡膠遮光罩
不過先前買的碰珠遮光罩,質感跟操作很理想
那碰珠固定的便利感跟轉接環的質感
讓我決定這支鏡頭也運用同樣產品
之前最擔心的就是反扣後會卡到機身
沒先裝MC UV濾鏡略為延伸的話
遮光罩長邊確實有機會卡到軍艦部
可見這鏡頭有多短了 XD
跟我跑場次的慣用的AF-S 50mm f/1.4G相比
明顯少了快半截,體積迷你不少
加入父親的AI 50mm f/1.8
相比之下,依然是小了些
因為是標準型的大光圈鏡頭
為雙高斯結構,為5群6片的鏡片組
而非餅乾鏡常用的天塞
散景呈圓圈狀
拍人的話 這散景不錯
紫邊的情形不嚴重
不過在極端下的狀況,還是難
街拍還ok,但因為合焦行程長,可以先估焦一下
拍人像當然沒問題,加上有合焦晶片,搶拍勉強可以
總結:
有的人說,玩老鏡是不求銳利度、畫質、色彩,而是味道
而對個人而言,無AF、追求高效能等現代設計,意外有著輕薄短小的好處
且經過加裝合焦晶片之半電子化,測光、合焦與光圈控制,都可以由機身來
除了轉動對焦環要自己手動外,其餘就類似AF-S鏡頭那樣,容易操作
加上成像不錯,是相當優秀的攜行性重視之備用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