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unseimika (masa)》之銘言:
: : 無反
: : 1. Olympus 27.7%
: : 2. Canon 21.3%
: : 3. Sony 20.2%
: 想請問大家一下
: 為什麼在無反這一塊
: FUJI始終被大家吊打...
: 以鏡頭來說 FUJI應該是完整表現不錯
: 輕量化來看 也不會輸O家多少
: 畫質表現應該是贏過C家的吧
: 缺點是對焦弱了點
: 但新一世代X-T20 X-E3應該也是相當夠用了
: 身為F家用戶有點無法理解
敝人在下不才小弟我,身為F家的X攝影師,稍微發表一下見解,
說fuji被吊打倒也怪怪的,市佔是個指標沒錯可是只看市佔我
也能說哈蘇的無反被吊打到不成人形(?
現在2018了要討論無反這塊,我們簡單回顧一下無反一路走來
的軌跡,
富士:
自從S5Pro之後沒再跟Nikon合作,一開始便鐵了心做無反,然
後一路奮戰到今天機鏡群都滿完善的,韌體更新與使用者體驗
都非常的照顧用戶,性能也符合職業使用(對,我工作用富士
Canon:
在無反這塊領域老牌canon的佈局非常有趣,m1~m3試足了水深
終於在m5m6把機身科技樹整個拉上來,但是無反終究需要裝個
鏡頭,canon在無反領域真正卯足全力端出來的牛肉就是11-22
與22餅這兩個鏡頭,
對,這兩個鏡頭是canon近年來在投入技術堪比11-24L 的作品,
很多人都在問說其他家無反怎麼不像canon 一樣推超薄或超廣
的產品,哪這麼好做?
短法蘭距的餅乾鏡也就canon 22mm、富士18mm 27mm
11-22 則是更op的存在,但我不懂為什麼各大風景區旅遊區很
少看到這款王牌,我自己在猜應該是多數風景攝影玩家,覺得
大機大鏡看起來比較厲害吧(?
可是我納悶,用22餅拍出的精彩作品,看過的印象少於X100系
列,歡迎大家跟我分享把22餅用到極致的高手。
接著canon值得關注的動向,是會不會把重心大量轉到無反
索尼:
其實也試了不少水溫才決心入場,不過掌握cmos就是任性。之
前遇到跟canon滿像的既有產品問題,但已經把重心從A轉FE
Olympus與松下:
卯足了勁把小片幅小體積的優勢徹底爆發出來
Nikon:
好喔我們繼續討論下個話題,為什麼市佔會這樣分佈。每個市
場特色不同,在2018之前有個共同特點,一般消費者會用無反
代表對攝影有興趣,願意投入,但又不須深入到用單反那樣大
機大鏡,其中canon 因為既有市佔已經很高,口碑行銷的威力
讓eosm系統好賣勝過他牌,而且有白色,
反而奧林巴斯在日本賣這麼好的原因讓我費解,而且松下竟然
輸這麼多,那sony不用多說啦就是在吃中上層市場
可是說半天我好像還沒說到我用富士的心得,其實富士的相機
很有趣,我猜啦,鎖定的用戶主要兩種,一種是完全入門用戶,
只求畫質跟顏色比手機好,傳輸方便、相機好看,
另一種是對攝影已經有自我認識,想更進階投入的用戶,追求
像是功能完善的機身轉盤、這年代傻了才做的光圈環、知道自
己就是用個35mm行遍天下的攝影師、無法忘懷RF特色又想有AF
的攝影者。然後要玩片幅軍備競賽,就會去找GFX
但我用富士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我在2015年末發現Fuji X系統竟
然有個王牌應用,這是勝過其他常見帳面規格的超級功能,
機身直傳SP印相機直出拍立得。
這功能徹底完勝其他家,因為我的客戶跟被我拍攝的人當下拿
到拍立得的愉悅感根本壓勝超淺散景或超高畫素的表現,好啦
營業秘密都說出來了,還覺得不好理解等我一月底上影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