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全片幅的通透感/立體感/層次感 是什麼?

作者: kiyoshi520 (大叔)   2019-02-28 08:06:50
你的「解釋」本身就把太多東西混著講了。
※ 引述《stuartfamily (life is art)》之銘言:
: 應原PO要求將推文整理成文章,以下為個人的經驗和淺見,還請各位先進指正:
: 一.解釋:
: 1.通透:指能還原現場光線的解析能力, 除大進光量也需克服耀光色散鬼影干擾
: 以反映出光線在直射,折射,繞射,穿透時所展現出的不同光線細節的表現.
要說「還原現場光線的解析能力」,不如把問題分成鏡頭的成像性能以及
Sensor的轉換效率及品質(如果我們不論後處理的話)。
: 2.層次:表現畫面中物體距離遠近以及顏色變化或由深至淺的細節色彩表現能力.
: 例如白就會有淺白,米白,灰白等等由淺到深的細節差異而不是一片死白.
遠近距離,用壓縮效果解釋會更明確。至於顏色深淺變化,用色彩飽和度來看會比較好。
: 3.立體:表現光線強弱差異細節的能力,就像用鉛筆素描以黑色的深淺描繪出物體
: 的明暗分佈,並透過明暗效果在2D的平面圖或照片上營造出3D的立體效果.
表現光線強強,除了進光量的大小外,sensor的動範圍也是關鍵因素。
: 二.分析:
: 1.原理:通透/層次/立體都是光線透過鏡頭收集光線然後透過感光元件接收轉換
: 光線成為數位資訊.所以鏡頭解像力和感光元件接收能力都是非常重要.
: 2.鏡頭:在通透及立體感主要是光線解析能力,所以鏡頭的影響會大於感光元件大小.
: 3.感光:在層次表現上感光元件的影響略大於鏡頭.(取決於感光元件的寬容度)
: 4.片幅:物理上越大片幅可容納畫數值越高,同畫數條件下受到電子雜訊干擾越少.
: 理論上片幅越大寬容度會越高,但片幅只是影響寬容度高低的原因之一.
: 大片幅的好處是在更高的可用iso,更淺景深,可裁切及後製的細節更多.
: 三.結論:
: 1.對通透/層次/立體感的影響:鏡頭品質>感光元件(寬容度>>片輻大小)
: 2.總結:你朋友說的通透/層次/立體感和是否升級全片幅並無直接的關係.
: 3.建議:升級鏡頭會比較容易達到你朋友形容的通透/層次/立體感的效果.
這三個名詞本身就沒有明確定義,也沒有人用來評估一個相機系統的好壞。
或許可以用這三個名詞來評論一張照片作品的好壞,畢竟作品好壞很主觀。
但要拿來評估相機那真的有點雞同鴨講。
作者: gn01140216 (苑名零)   2019-02-28 08:43:00
照這樣來說層次應該類似色階概念?而不是飽和度吧,像是8bit跟10bit
作者: krisher (慢速娃娃車司機)   2019-02-28 08:58:00
這種和音響 "高音甜" 一樣完全沒辦法定義它是什麼的 "通透感" 竟然還十能有這麼一大串的攻防…
作者: gn01140216 (苑名零)   2019-02-28 10:58:00
為啥跟顏色有關就是飽和度...https://i.imgur.com/qXuWKGt.jpghttps://i.imgur.com/F6JtJQR.jpg由淺到深的表現能力...
作者: stuartfamily (life is art)   2019-02-28 11:03:00
我比較同意樓上的說法,層次應該類似色彩色階的概念.例外通常我們覺得通透的照片,現場的光源都比較充足,甚至到光源混亂的狀況,所以鏡頭在抗耀光,色散,鬼影的能力也相對重要,所以說鏡頭的影響會大於感光元件.
作者: carl3104 (Carl)   2019-02-28 12:03:00
gn大那張8bit 10bit是比較誇張的表示 實際上8bit對一般人都很足夠了
作者: tr1111 (tr)   2019-02-28 19:04:00
顏色飽和與否跟要切幾階沒相關性阿……
作者: speedshuffle (咻~)   2019-02-28 19:20:00
跟pm2.5有關Pm2.5綠色的時候 手機拍照一樣通透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19-02-28 19:58:00
飽和度跟動態範圍根本兩回事...顏色可以不飽和但很有層次感壓縮效果跟焦段比較有關係吧?如果同焦段這很難比較
作者: gn01140216 (苑名零)   2019-02-28 20:35:00
飽和度 色階 動態範圍 要不要搞清楚...最簡單的操作去拉PS的飽和度...拉到最低
作者: FaceMook (MoooooooooK)   2019-02-28 21:04:00
統整無法量化的事情,永遠會對得到別人回覆「但我認為...」。即使我們這個版在短期內討論出一個不會有人有「但我認為...」的版本,也只能代表「ptt的DSLR板」,reddit ? Mobile01 ? 色影無忌?當然交流看法是好事,但是這種「感覺」的事情。不像是「任何東西無法超越光速」一樣,不管心裡有再多想法,他就是個無堅不摧的事實。建議大家開心拍照就好,雖然我相信這不會是最後一次的討論串。哈,你看,你對我的回應又是一次「但....」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