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身為Leica講師,也來分享一下看法
如果在分析、預測一個系統的結構時,沒有考量到該納入的變數,
最終的結果將會變得非常不可靠。
上述這段話套用在今天討論的問題,那就是鏡頭設計沒有你我想
的這麼簡單,因為有太多變數沒有被攤在陽光下,有可能是不好
攤開,也或許是廠商不願意攤開。
在討論Leica之前,我先用資訊較多的Canon鏡頭來討論,
這是一個 Canon RF 14-21mm f/1.4L 的專利圖:
https://i.imgur.com/6uy90hZ.jpg
一般人可能以為照著專利圖就能做出鏡頭,事實上,擁有頂尖技
術的廠商強就強在這,給你圖你一樣做不出來,
其中一個變數就是鏡片的折射率,另一個變數則是鏡頭表面的鍍
膜材質。如果要細探,鏡頭的折射率還有分玻璃種類,如果有人
想要逆向山寨,即使達成折射率一致卻可能過濾掉某些顏色光波,
最終,還是跟正牌貨有顯著差異,最明顯的案例就是山寨的50mm
與35mm(而且也只能山寨這種若干年前、結構簡單的鏡頭)
講得更簡白一點,美國的F-35就擺在眾人眼前,還飛給你看,參
數也公開不少,可是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組織有能力山寨出來,
其中一個原因不外乎航空用的合金工藝,這需要深厚的基礎工業
實力,對應到鏡頭上,則是對於玻璃材質的長年研發、了解程度。
一樣繼續用Canon鏡頭討論,小小白與小小白 IS,這兩個鏡頭帳
面規格、外觀幾乎無異,但實際用過會發現差了超級多。前幾年
Canon為了高畫素時代更新了幾顆L鏡,也是一樣。乍看之下鏡組
排列好像沒有多少差別,可是重新設計的鏡頭,只要前後世代都
用過大概都能感受到其中差異。
所以我們如果要用很客觀的方式,分析 Leica M鏡好在哪裡,我
會告訴你,很難,因為有太多變數,你我不是從業人員根本無從
列起,例如其中一個變數:Leica 鏡頭的玻璃原料冷卻時間,硬
是比日系廠牌用上更久。你問我這影響了鏡頭的什麼表現,我沒
有能力回答,雖然我大可以唬爛可能是銳利度、色彩飽和度,可
是沒必要,因為用過真的就能感受其中不同。另一個我確定的是,
玻璃冷卻更久會影響成本與產能。
可是一般消費者只想要去掌握自己能掌握的東西,藉此滿足消費
的安全感,例如說特愛拿銳利度比分來嘴,某些廠商也看準這點,
社群行銷狂洗銳利度,然後其他變數都避而不談。不過這也沒有
對錯啦,套用耳機版諺語:木耳是幸福的。
(暗部階調、整體階調滑順度、微反差、散景過度這些東西我難
以提出量化指標,這樣討論起來也不會有結論,所以直接pass)
如果真的好奇、想了解 Leica,二手老鏡先買一顆回來試試,試
完之後發現有差,那就是入坑了,反之覺得沒差,就脫手,也不
會損失多少。在器材版討論玩器材也就如此,來來去去進進出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