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nthony836 (莫忘初衷)》之銘言:
: 景深的公式相信大家都知道 也有很多網頁有計算機可得到
: 而這邊的彌散圓或者稱之模糊圓 是指"容許彌散圓"
: 白話來說就是多大的點我們可以容忍 而這個這是被人類眼睛所定義出來的
: 這邊多了"解像力"的概念 所以要從Pixel Size去推算
(以下的概念吵了很久,我不知道再提一次還會不會吵起來)
景深的設定傳統光學設計以來,都以看照片需求出發,原因很簡單:
堅持一個「不用看」的景深概念實在很沒意思:既然要評估照片
是否清楚,怎麼可能不看照片呢?
leica或Zeiss都提過基本的CoC設定,它們以看照片需求出發,以前
常見照片只有5x7左右,後來鏡頭、底片與放大設備(或印刷)的進步讓
標準提高,直到現在約固定在30cm左右看A4照片(短邊8吋)為標準。
這個標準為一般人在30cm左右能舒服觀看的明視範圍,是很合理
的設定。
CoC是一個設定出來的觀看標準,以此回推到底片(或數位感測器)加上
鏡頭所要滿足解析力,一般不太需要考慮原來底片(或數位感測器)的解析
力,因為要滿足CoC所需的解析力(大多為40lp/mm)對底片(或數位感測器)
都不太困難。
記得:討論景深的概念是為了彼此間取得基本共識
,一起看著相同大小(放大倍率)的照片時,如何設定光圈(鏡頭或對焦距離)
才會有一致的清楚感受。
拿高畫素的數位相機拍照,把照片放到手機上看,或60吋
的螢幕上看,或放大成20吋照片時,CoC都會因此變動,而此標準當然
沒法拿pixel size來設定了...
總的來說,以討論或上課需求,我建議以傳統的A4(8x10)照片出發,
然後補充:如果需要更大照片時,那得設定較小的CoC,此時在同鏡頭
上得保守地縮小光圈以符需求。
以上,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