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鏡頭結構與focus shift.

作者: DiMa (DiMa)   2020-05-15 00:14:41
手機排版請見諒。
自從去年賣掉了手邊唯二的兩隻50mm之後,
雖然手邊還有35與40,但總覺得渾身不對勁。
50mm對我來說,大概就是用久了會覺得無聊,
但賣掉後又覺得好像少了些什麼的一個存在啊。
廢話說完了。
在考量到了售價與畫質,
想在zeiss zm的兩隻之間做抉擇。
其中planar f2有著比較大的體積,比較小的光圈;
而sonnar 1.5是比較小的體積,卻有較大的光圈。
看了些國外的review時注意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在提到sonnar時總會提到關於focus shift.
大意是指因為sonnar結構已經很久了,大致上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現象(有錯煩請指正),
例如在光圈全開1.5是準焦的但2.8左右的時候會不准。
而蔡司的做法是讓鏡頭在出廠前設定某個光圈下為準焦(有的人說是2.8 有的人說是1.5)?
讀到這邊突然感到身軀一震,
這不就是我那顆銘匠35mm也會遇到的問題嗎?
(銘匠自己也有說是源自sonnar架構)
連焦點偏移的光圈都一模一樣......
在此之前我可是花了大把時間進行調焦,包含了鏡頭調焦,還有機身的黃斑也調整許久,
但始終沒辦法克服這樣的問題,原來這是結構的問題啊,上了一課。
這樣的情形其實對於黃斑對焦的影響尤其明顯就是了。
作者: tyf99 (呵呵)   2020-05-15 07:04:00
不是鏡頭結構,是球面鏡造成的中心與外圍成像不在同一平面大開光圈,外圍成像佔比多,準焦點由外圍決定縮光圈遮掉外圍,準焦點由中心決定
作者: neuralandre (七彩喇叭手)   2020-05-15 10:17:00
長知識了
作者: tyf99 (呵呵)   2020-05-16 00:03:00
應該說sonnar結構,當初設計時就不是注重在消除像差它減少鏡群增加對比度,較容易作出大光圈,但畸變也加大以現在的語言來說,當時的 sonnar 就是個 cost down 的產物鏡片鍍膜技術,是在二戰時才快速發展起來sonnar那時的設計思維,是減少鏡組數量來降低光反射那個時空背景下,sonnar重量減少,對比增加,光圈容易做大這個結構也因此成名,但若單論光學成像,是比不上planar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