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hcc (超級賭爛紅貴賓)》之銘言:
: https://www.biccamera.com/bc/item/9954055/
: 單機身:272,800円(含稅)
: https://www.biccamera.com/bc/item/9954056/
: 機身+ 12-100mm F4.0 PRO:382,800円(含稅)
: 補上元佑官方新聞稿和規格
: https://tinyurl.com/bdz34n8k
: 預定3月份發售
對岸論壇已經將OM-1吹爆了
這應該是第一台使用 2x2 OCL : On Chip Lens的可換鏡頭相機
目前應用的PDAF有四種類型
1. Bayer : 埋相位點
代表機型 A1 A9 A7系列 Nikon無反機種 Fuji 全機種
缺點是相位點不能成像 會產生bending
計算量少 縱向沒有相位變化資訊 難以對焦
2. QBC: Quard Bayer Coding
代表機型 GH5S A7S3 一狗票像素破億的手機
看相素的應用方式:
如果是相鄰4個同色像素合併
應用在視頻機型主要優點是保有超採的好處 提升SN 且提升讀出速度降低果凍
相鄰四個異色像素取樣則可以得到4倍解析力
缺點也如同Bayer
3. DPD:Dual Photo Diode
代表機型 Canon的 DPAF 機種
優點是全相素都可以參與成像與相位計算
但實際要算多少取決於算力
缺點是會犧牲一些成像的寬容度 排列方式也犧牲了解析力
同時縱向沒有相位變化資訊 難以對焦
4. 2x2 OCL
厲害了就是 結合123的優點
全像素可以成像也可以對焦 可以縱向斜向檢測
同時保有Quard Bayer的高解析力的優點
可以說是相位對焦的終極型態
代表機型 : 一些新手機
所以說
OM-1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qjJTZFbQ0
看完DPReview後
覺得好像不那麼厲害
甚至要匹敵Sony三代機型都有困難
就是說 OM系統對這塊sensor的潛能還沒開發殆盡
對比過往奧巴機型
OM-1無疑是一個超級巨大WOW沒錯
但要追上目前主流能力
還需要下很大的苦心去開發
另一個巨大的WOW
就是低感底躁
以前Olympus 的照片
不曉得為何看了都有一點不舒服的感覺(個人觀感 歹勢)
一番討論過後才知道
原來是低ISO的暗處有一些囊泡式底躁的通病
這次OM-1的BSI sensor有效的提升這些狀況
成像素質得到很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