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ybercat (Paris, Paris)
2022-05-12 19:46:10正式發表後不久就參與了OM-1的測試,一直到正式上市拿到自己的機身,前前後後數來大
概也已經用了這台相機兩個月了。
從E-1開始用Olympus,到現在也已經15個年頭過去了,我也從過去一個系統,到現在有著
許多相機跟系統。
從E-1開始,許多人不看好4/3片幅,直說這是殘片幅、不完整,最後還是只能上全片幅。
將近二十年過去,不管是全片幅、APS-C,還是4/3片幅,都還是有各自擅長的強項。
OM-1在現在相機式微,但又同時是規格性能戰國的時代,它依舊是很優秀且特別的存在。
https://i.imgur.com/WYy2HWo.jpg
我上一台對Olympus感到驚喜的相機是E-M1 II,而今天的OM-1所帶來的,比當時的感受更
好,也更深刻。
板上的文章貼了比較多照片,詳細的心得跟覺得OM-1特殊的地方作了支影片,也放在前面
給大家參考。
【OM System OM-1完整評測影片】
※我這次背景音沒合好,直接用手機喇叭播放的話,人聲容易蓋掉不清晰,建議
使用『耳機』或者『電腦喇叭』觀看※
http://euyoung.piee.pw/47lg5f
在板上分享一點點關於OM-1這台相機的心得。在開始之前還是先分享一些自己喜歡的
照片。
https://i.imgur.com/fE2lmLa.jpg
https://i.imgur.com/URgQlxu.jpg
https://i.imgur.com/TCAAYab.jpg
https://i.imgur.com/yvLHrVE.jpg
https://i.imgur.com/6J2f3rn.jpg
https://i.imgur.com/dqlNGFP.jpg
先從畫質說起吧。
長久以來 4/3片幅比較被抨擊的地方不外乎「高感光度的雜訊跟細節」、「動態範圍相對
較差」。這兩點,在OM-1因為感光元件、也因為演算,都有很理想的進步。
這次OM-1主要影像引擎以10bit去處理出8bit的JPEG,加上演算的方式有改變,會針對高光
部分特別算回來,整體來說我覺得在色階上都柔順不少。
https://i.imgur.com/bLIIITu.jpg
另外,在照片傾向來說,OM-1是一台對比跟飽和都略高的相機,搭配高光的部分,基本上
能獲得蠻討喜的直出照片。
https://i.imgur.com/9eYVugm.jpg
在這兩年的OM System發表的新鏡跟新機身,加上耐候性跟性能輕巧,其實應該不難理解他
們往戶外、野外攝影發展的方向。
這次原廠也指出,OM-1針對野生動物的毛髮、羽毛,有特別的強化處理細節。
https://i.imgur.com/aRFoRHi.jpg
但說到畫質,我想很多人更在意的是高感光度。
我自己在室內佈了一個測高感光度的場景,老實說E-M1 III跟OM-1的差距不算特別明顯。
能看出差異但不是特別多。
但在實地拍攝之下,OM-1明顯進步非常多,尤其是過去4/3q片幅在高感光度上比較弱勢的
部分,像是細節、顯色性、顆粒感,OM-1完全超乎過去的經驗。
而這件事情不是算出來的,因為同時在JPEG跟RAW檔案都能察覺到。
▼E-M1 III @ISO6400
表現得就跟我們過去對4/3片幅的高感光度一樣:顆粒感明顯、顏色也比較灰
https://i.imgur.com/5uAdOJT.jpg
▼OM-1 @ISO6400
可以看出畫面的精細度,尤其是顏色的質感提升很多
https://i.imgur.com/CFDTIvK.jpg
當然其他的實地拍攝OM-1也是非常能放心的去使用高感光度
▼OM-1 @ISO6400
https://i.imgur.com/DrNK1rr.jpg
▼OM-1 @ISO3200
https://i.imgur.com/vexdqck.jpg
我一直很相信相機的特性、個性,會影響你拍攝的題材,這也是我如此著迷器材的原因。
OM-1本身在AI辨識對焦的種類、判別速度、追蹤對焦的能力表現都好,也自然影響我近期
拍攝的題材,多了很多會飛、也會亂跑的主體。
對焦上,不僅只是對得好、對得到,整個畫面100%都是對焦點也是非常好運用。
搭配25fps/50fps的連拍,老實說降低很多過去需要經驗輔助的拍攝難度。
https://i.imgur.com/fOQty8h.jpg
https://i.imgur.com/fyypAOl.jpg
https://i.imgur.com/9h9qW9F.jpg
https://i.imgur.com/a4NcakZ.jpg
防手震我想是很多使用者對Olympus機身記憶深刻的功能。當年上手E-M1 II,對於能夠手
持長時間曝光1-2秒能有個8成的成功率,已經非常驚艷。
OM-1的防手震在帳面上雖然級數沒有變化,但實際使用也有不少進步。
以長曝來說,我大概能再多一級,大概4秒左右都能順利有個6-7成的成功率。
▼曝光時間3.2秒
https://i.imgur.com/K6ufSQf.jpg
▼曝光時間1.6秒
https://i.imgur.com/6xnKpOJ.jpg
但最大的改變是LiveComp能開啟防手震了。過去在LiveComp、LiveBulb、LiveTime跟
LiveND,防手震都會強制關閉(所以一定要上腳架)
這次OM-1在你長時間曝光不會手震的秒數內,防手震都能幫助你手持完成LiveComp的拍攝
(保險一點還是設定在1/2-1秒)
https://i.imgur.com/qqRNgGA.jpg
這次OM-1我們所看到的測試文章跟影片,多半著重在畫質的改變跟連拍與對焦的性能。這
的確是這台相機最顯而易見的進化。
但在此之前,OM-1能有這些超乎原本4/3片幅的進步,還是在核心。
OM-1是目前第一台同時有「背照堆疊式感光元件」跟「2x2 OCL技術」的無反光鏡相機。
這回把寫心得文章的時間挪去作了支OM-1的完整評測影片,好好地從:核心、畫質、對焦
、連拍、操作性、影片來完整把自己的感想說出來。
當然也包含了同價格區間機身的採購建議,跟我這個老粉絲自己想作的部分:ZD鏡的表現
一併分享給大家,希望對這台相機有興趣的人有幫助。
【OM System OM-1完整評測影片】
※我這次背景音沒合好,直接用手機喇叭播放的話,人聲容易蓋掉不清晰,建議
使用『耳機』或者『電腦喇叭』觀看※
http://euyoung.piee.pw/47lg5f
文章的最後,再分享一些影片內沒有的照片
https://i.imgur.com/cuxniMR.jpg
https://i.imgur.com/9FUxNzG.jpg
https://i.imgur.com/S9d1o6Q.jpg
https://i.imgur.com/7OBHG90.jpg
https://i.imgur.com/IUfjFjh.jpg
https://i.imgur.com/ErZQm1V.jpg
https://i.imgur.com/Ro8YksQ.jpg
https://i.imgur.com/FlAtgUP.jpg
https://i.imgur.com/3rzzHLD.jpg
https://i.imgur.com/HvSw1S2.jpg
作者:
ihcc (未来の敵は無関心)
2022-05-12 19:55:00推推
作者:
bebesog (bebe)
2022-05-12 19:58:00這篇不能不推啊,很Wow的機器
作者:
Roset (ROSET)
2022-05-12 20:46:00推
作者:
Rafachu (rafachu)
2022-05-12 20:57:00推~~
作者:
jack8587 (james)
2022-05-12 21:24:00其實我留一台O家機身早已不是因為輕便,現在不少apsc還比它輕,主要是它的景深合成和live comp這種特殊功能太好用。
作者:
zebirlin (李奧納多皮卡丘)
2022-05-12 21:38:00推 等降價再入手
作者:
kblover (聖貓天使)
2022-05-12 21:56:00這篇文有點騷 原來作者是羊羊老師
作者:
sugoi5566 (斯勾以內 Asia No.1)
2022-05-12 22:05:00有點被毒到了~推
作者:
Xperia (X霹靂鴨)
2022-05-12 22:10:00推
作者:
seashare (最靠近太陽的地方)
2022-05-12 22:19:00O家加油!
作者: paulhu0 (雪花喵喵) 2022-05-12 23:30:00
推
作者:
llw116 (米虫牛)
2022-05-13 00:12:00讚讚
作者:
rx119tw (rx119)
2022-05-13 00:25:00推! 看到這台推出稍微有點後悔把鏡頭都出光了…
作者:
zebirlin (李奧納多皮卡丘)
2022-05-13 00:30:00有去展示會場玩過 真的威 高ISO3200直出圖可用了
作者:
yankae (kerker)
2022-05-13 01:43:00我怎麼覺得這台OM-1的強是原Po 的關係XD
作者:
bmf3dy (bmf)
2022-05-13 02:25:00推,這防手震不科學啊,好強
作者:
RieX (eX)
2022-05-13 03:21:00澳淋巴斯推推,想請問一下像是第一章歌劇院的照片大概需要多少焦段的鏡頭才有辦法達到呢? 感謝感謝~~
作者:
GPX2000 (阿忠)
2022-05-13 09:47:00推呀!
作者:
gjcl6 (789)
2022-05-13 09:48:00iso提升有感
作者:
dajia (dajia)
2022-05-13 09:49:00我想買,但又想A74
作者:
xoy (XerXes)
2022-05-13 10:09:00M43必需推,月底X-H2跟R7也會加入非135片幅高階機身的競爭,會熱鬧一陣子了
作者:
tk1211 (THE FRUSTRATED)
2022-05-13 11:29:00iso6400的確顏色是新機討喜很多,但觀眾席的人臉細節都不見了耶?
作者:
shuahan (shuahan)
2022-05-13 11:34:00推
作者:
vpjack (~揚~)
2022-05-13 13:18:00推羊大!拍的真好。器材玩得更好
作者: icewu 2022-05-13 18:28:00
推
作者:
lvj (kaso)
2022-05-13 19:47:00真的是很棒的相機 但這個價格帶有A74跟R6 會很辛苦
作者:
helixc (@_2;)
2022-05-13 22:22:00前兩台1iii 1X價格都跳水了…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2-05-14 16:41:00厲害, 我也是等他價格稍微下降一點就要進了 XD
有全片幅,現在要存錢買這台,相機除了片幅以外還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啊!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2-05-14 21:39:00眼中只看片幅優勢的人 本來就不是olympus 選擇推銷的對象但真感受到olympus取悅他目標客群的誠意 這感光對DR範圍絕對是夠用了我完全覺得可以 這波被縱火燒起來很多次了XD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22-05-15 02:00:00我有閒錢應該也是會先選擇再補其他焦段的鏡頭而不是再去養一個系統Orz除非我閒錢真的多到爆XD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2-05-15 03:59:00所以你就不是olympus推銷的對象(單一系統不選m43, 又沒有能力養多一個系統的阿)...m43拿來打鳥很方便,我絕對不會拿我手上的全幅出勤去打鳥(光是看到那個200-600g我就投降了)
作者:
dajia (dajia)
2022-05-15 10:12:00我想我會sony全幅加olympus om1兩個都有,鏡頭也慢慢買
早上好DSLR版 現在我有FF 我很喜歡FF話說好想要換OM1 但手上有一台過年剛買的G9...
作者: WolfMoon 2022-05-15 13:22:00
羊羊超專業
CG大中肯,都2022了,還在挑片幅買喔?別人早就雙修了
作者:
morri (雲霧中的貓)
2022-05-16 14:32:00推 感覺不錯欸
推,OM1 光防低防塵就值了,SONY A1, A9, A7 颱風豪雨拿去拍的話大概也是死路一條
作者:
dana51681 (dana51681)
2022-05-19 23:46:00推
太早買MK3了~應該等一下然後捏蛋蛋上OM1的...
樓上我等你出清升級XD 想從ii換成iii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