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覺得拍攝長焦選APSC就對了,
但我認為APSC不過是一種裁圖罷了,
即同樣的鏡頭透過FF或是APSC拍攝到的品質是一樣的,
差異只有在兩者感光元件及轉換的部分,
但這部分實際上根本不涉及鏡頭的物性。
等效焦距很多人有迷思,APSC可以乘1.5或1.6,
那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麼APSC的50mm鏡頭不直接標75mm好了?
但你實際用過APSC鏡頭接過FF就知道會有很明顯的暗角甚至黑圈,
原因就在於APSC由於感光元件較小,鏡頭不用做那麼大,
但本質上50mm就是50mm,不同片幅只是視角不同,不是改變焦段。
標準鏡之所以為標準鏡是因為它在FF的視角最符合人眼,
但到了APSC其實就不是這個視角了,50mm已經是望遠了。
總之,如果是因為APSC可以乘等效焦距的朋友可以重新思考一下,
沒有預算限制還是建議購買FF,至少你還有機會選擇裁圖,
感光元件尺寸造成的品質也一定有些差異,
當然,如果初學者預算少一些買APSC也沒問題,
只是想掃除一些迷思。
作者:
ihcc (未来の敵は無関心)
2023-04-07 15:31:00全都是錢的考量啊 我窮QQ
作者:
Jcat (大貓)
2023-04-07 15:35:00沒預算限制誰會買135? 都買120了吧
作者:
xoy (XerXes)
2023-04-07 15:38:00可以算一下135要裁出APS-C的24MP 33MP 40MP需要多高畫素
作者:
jack8587 (james)
2023-04-07 15:40:00拍鳥你拿120?不要笑死人了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3-04-07 15:40:00等效焦距的確是一種裁圖 但是全幅你才完圖通常只剩下1000萬
作者:
Tosca (hi)
2023-04-07 15:40:00canon 3200萬像素的APSC 全片福需要8416萬像素....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3-04-07 15:41:00像素 懂了就懂 迷思什麼是假 你不懂像素密度是真的
作者:
jack8587 (james)
2023-04-07 15:41:00體育攝影你也可以拿120拍看看,期待你用120當上專業體育攝影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3-04-07 15:43:00另外 m43跟apsc適合用在超長焦有另一個特性造成的優勢就是景深深...不過既然你知道裁圖 全幅裁也會有一樣景深就是了
作者:
Tosca (hi)
2023-04-07 15:46:00其實full HD大概200萬像素 4K電視大概800萬像素iphone14螢幕大約300萬像素 ipad螢幕大約400萬像素所以其實你只要裁到有600萬像素 在手機平板上看都夠看
作者:
xoy (XerXes)
2023-04-07 15:50:00另外等視角的135跟APS-C鏡頭的差距不只是實體焦段,成像圈大小的差異才是影響體積的根本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3-04-07 15:58:00長焦鏡頭現在很少apsc only了,XF100-400並沒有什麼重量體積優勢就是了XD...全片幅景深深(X),全片幅景深淺(O),你搞錯了 而你很明顯對超長焦拍攝生態或是鳥攝不懂 才會說出微乎其微這句話...這種東西可以自己google吧? 全片幅淺景深應該滿滿的資訊吧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3-04-07 16:17:00但你沒辦法用同樣的pixel rate拍到相似的構圖 在同樣的構圖結構下自然全幅有更大的模糊圈 但這並沒有用...我手上幾台全幅機身跟apsc機身 我拍攝的時候得到的經驗就是我用全幅機身會得到部分落在焦距範圍外的主體 而apsc則不會 當然使用相同構圖下景深就會落在同樣範圍 但是我沒辦法不大幅裁切照片或是走近非常多的方式得到相似的構圖...你講的這篇我是看過就是了...
作者:
kblover (聖貓天使)
2023-04-07 16:23:00看內文還以為現在回到2013年
作者:
Tosca (hi)
2023-04-07 16:27:00相機又不是很貴的東西 APSC 全片幅各買一台就好了啊=.=兩台相機 六顆鏡頭 加起來也不用四十萬 不到一支勞力士看今天出門想拍甚麼就帶哪種組合 不就好了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3-04-07 16:30:00非跟你抬槓 如果你要說利用這個大感光元件的寬容度去拍長焦風景 我覺得這倒是真的(我山上拍木柵線也會帶全幅機身出門)
改變你說的物理雜訊抑制能力是單位感光面積不是什麼片幅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3-04-07 16:32:00但若你說拍一些高動態只避免雜訊而犧牲截幅帶來的額外便利我是覺得近代機身的雜訊抑制能力絕對是夠用了 而且樓上說的單位感光面積才是重點沒錯XD...不過當然這通通都是取捨 沒有你文章寫那個結論那麼直觀選A比B好現代AI後製處理雜訊不錯 高畫素apsc所帶來的雜訊變成是一個相對有善的可控因素 所以對新手來說 他是真的可以挺直觀認為 至於要到理論細節 等到他們真心想把攝影搞好 才來學這些枯燥的事情 我覺得比較好 一開始講一大堆感光元件裁切 恐怕只會讓他們更迷糊(我覺得啦)
那是因為大家習慣有個標準值叫"全片幅"不然我拿大型相機,你FF50mm怎麼不改叫35mm呢?
作者:
Jcat (大貓)
2023-04-07 16:44:00實際上所有的問題都是來自預算啦,跟新手迷思沒什麼關係
因為樓主的標準也是這樣那我去發一篇全幅只是中畫幅的裁切XD
APSC比FF有長焦優勢是絕對正確的...Z6II開DX模式會剩下約1200萬畫素左右但X-T4就是2600萬畫素,他還能再裁切一次50mm在富士的GF會變成40mm左右
作者:
jack8587 (james)
2023-04-07 16:52:00A7r5裁apsc還有2600萬像素
作者:
xoy (XerXes)
2023-04-07 16:53:00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3-04-07 16:54:00焦距是光學中心到感光元件距離 討論等效焦距時 要記得這點所以不論是那個片幅 實際標示焦距都是不會變動的...我倒是覺得這件事比較多人會搞錯...我當新手時 也誤以為這個焦距是跟片幅有關連的
作者:
xoy (XerXes)
2023-04-07 17:03:00另外一個135裁切無法取代的是小片幅先天Readout的優勢,尤其是拿高畫素非堆疊的135機身來裁
沒有什麼50mm是標準鏡的鐵則吧 最早鏡頭的焦段的意義僅是指法蘭距而已135底片出來前應該根本沒啥人在用5cm/2" 根本太廣
如果以後全畫幅機身鏡頭像素密度價格都跟現在m43一樣小就好了,就不用帶兩台出門了
作者:
diamondX (清新 健康 專業)
2023-04-07 17:39:00Aps跟m43有機身輕便優勢,照你的說法,smart phone也是殘到不行的殘幅…
作者:
fromia (大鵬鳥)
2023-04-07 18:11:00其實也不算是迷思,片幅大的優點就是雜訊吧
作者:
bmf3dy (bmf)
2023-04-07 19:41:00你講的大部分對,但是APS-C原生畫素高拍鳥真的有優勢
作者:
tweisun (TWS)
2023-04-07 19:47:00視角不是焦距,你要不要再研究一下?
作者: m9219534 2023-04-07 20:19:00
是截圖沒錯...但很多職業攝影師也會考量便攜性選擇像是X50這種APSC的機種拍攝生活照
作者: m9219534 2023-04-07 20:23:00
這時代願意帶出門的相機都是好相機...
作者:
kax0205 (說好的數學史呢?)
2023-04-07 20:42:00我先來 主流電影攝影機都是super35 FF不見得有優勢
我的確是因為預算和重量選APS-C。拍攝交通工具會用到等效300mm以上焦段,有時還要保留追焦的誤差範圍事後裁切。如果用全幅裁切,即便畫質比較好,畫素可能剩不到1000萬。高畫質全幅又更貴,不如APS-C便宜方便
我倒是雙修 Sony 18-135和70-350G這兩隻太好用了有要認真拍才會帶全幅
作者:
nintenblo (nintenblo)
2023-04-07 22:43:00apsc問題在索佳尼要賣ff,所以保留很多機身跟鏡頭性能,富跟奧就沒有這樣「殘」的問題。
有錢有體力就FF,沒意願花或是懶的扛就apsc/m43
作者:
ialeou (純種鄉民)
2023-04-07 22:59:00前陣子剛聽說富士想出體育攝影用的中片幅相機,用120拍體育攝影會怎樣嗎?
簡單來說你只是想表達全幅畫質優於APS或M43 但光線充足的情況下搭配現在先進的降噪軟體差異並沒有那麼大但鏡頭的體積重量和同樣視角的畫素差異倒是實實在在的擺在那邊 我想這應該是一種取捨 而不是什麼迷思
對也不對,你沒了解到像素資料傳輸的瓶頸跟鏡頭成像圈差異的製作成本,裁切減少的畫素比不上原生小片幅的畫素
作者:
David2018 (David2018)
2023-04-08 00:07:00其實現在FF機+FF副廠鏡都比APSC便宜了!舊觀念才覺FF貴
除非是用高畫素的全幅裁切才有apsc的畫素密度 除非是涉及到單畫素的感光面積才有差別而且同畫素數量下的全幅會比apsc機種貴的原因在於單畫素的感光面積大小 單畫素感光面積越大在物理上來看就是抗噪能力越好 動態範圍可以更大 你要不要先去學好攝影相關知識再來發文
同意CGary在43樓提到的,對新手來說APS-C拍望遠比較直觀,理論細節等有興趣再來學就好。我想新手可能連自己常用焦段都還在熟悉,直接上全幅可能才焦段不夠,或是花了好幾倍的金錢和重量負擔,才發現不是自己要的。
作者:
ddity (ddity)
2023-04-08 08:01:00GF比FF還大
鏡頭焦段不是指可視角度,而是鏡頭中心到感光元件(焦平面)的距離
作者:
mystique (å›é€†å–„良 猛虎之夜 )
2023-04-08 12:12:00朕知道了
作者:
lvlvlv2g (可悲生活的落魄人生)
2023-04-08 17:24:00D500和D850像素密度差不多,拍鳥要買哪一台?
作者:
biaw (blue note)
2023-04-08 17:37:00拍照是看整個相機系統 系統包含鏡頭 同焦距不同成像範圍的鏡頭設計不一樣
動態範圍麻煩認識一下。光線不足無法打閃光燈的活動側拍,FF就會海放APSC
作者:
whizz (澄)
2023-04-08 22:21:00恩恩 你說的都對
作者:
Decill (inner peace)
2023-04-10 08:22:00我記得是因為某年代流行的高速機都是APS-C 如D300/D300s加上等效視角被誤理解 才一堆似懂非懂的人在誤傳
作者:
Nordheim (Nordheim)
2023-04-10 10:37:00如果要廣角是不是該買中片幅?
作者:
catswing (light up the sky)
2023-04-10 11:22:00這標題有種回到15年前的既視感
作者:
mystique (å›é€†å–„良 猛虎之夜 )
2023-04-10 12:59:00單眼和無反年年全球都賣幾百萬台,就只有樓主一個人最有慧根最懂!
作者:
zebirlin (李奧納多皮卡丘)
2023-04-10 14:13:00那跟中片幅比 FF不就也是一種截圖嗎? XDDD
作者:
ricyear (被鬼纏身 =.=)
2023-04-11 04:00:00你弄錯了, FF模糊圈大景深是建立在APC"相同視角"一樣拿800mm APC 要有跟 FF 同視角, 物距就要變短景深自然變淺但是拿 800mm 拍鳥, 難道 APSC 一定會比 FF 站前面一點?所以實際在同物距下, APS-C 拍遠就是有優勢, 景深就是淺因為模糊圈小
作者:
Nordheim (Nordheim)
2023-04-11 17:06:00這個主題就是討論到爛的東西 講的好像有什麼大發現一樣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3-04-11 18:35:00拿FF拍鳥的大部分都是因為低光對焦FF好過 apsc 有些可以在 -4、-5 ev 對焦 在林中有不可取代的優勢 (這才是 apsc真正劣勢所在 並非畫質跟寬容度)寬容度通常只在相當高反差環境(日出日落等)有明顯差異
作者:
DESW1 (說話很慢的大叔)
2023-04-12 12:17:00大概15年前討論到爛的事,現在居然還能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