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用富士以後適合日常使用的鏡頭應該也算是用過一些
標準kit鏡18-55 35/1.4 16/1.4 18-135 老蛙9 23/2 50/2 16-80/4
到新一代33/1.4wr 23/1.4wr
還有開放副廠之後的Sigma 18-50/2.8
目前留在手邊的是老蛙9 16-80/4、23/1.4wr 元祖35/1.4
和Sigma 18-50/2.8
先講講售出的幾顆鏡頭
首先18-55其實沒有什麼大問題 也跟著我旅行了好幾次
但後來一直想著要看看長焦的世界
升級X-T3時X-T20搭鏡頭也比較好賣就順勢換成18-135了
18-135必須說旅遊神鏡 寬廣的焦段搭配合宜的體積重量與OIS
馬上變成了旅遊愛鏡 直到富士宣布了16-80的更新計畫
再來是23 50兩顆f2戰隊成員 體積小重量輕不說
畫質又還算不錯 街拍人像或是個人旅遊時真的完全沒有負擔
23最大缺點光圈全開時近拍畫質會明顯下降 但定位本就是街拍鏡頭
且最近對焦距離時光圈全開景深太淺其實也無法完整表現
而50/2是顆低調神頭 畫質好體積小 最大的缺點是出勤機率低
因為小弟我幾乎不拍人像 多半以旅拍和生活紀錄為主
後來購入新一代23 考慮再三後就把兩顆鏡頭一起出掉了
在入手新一代23前 其實曾購入新一代33 想知道與第一代35的差異
在使用一段時間後 還是喜歡元祖35天使之眼的氛圍
於是果斷售出
至於16/1.4 說實話這顆頭沒有任何問題
問題在於這個焦段小弟我用不習慣
再來講講目前留在手上的幾顆鏡頭
16-80/4看似平庸 但焦段覆蓋範圍不錯 且有神級最高6級OIS
在機身沒有IBIS的情況下稱職的替代了18-135
搭配新23/1.4與老蛙9基本上覆蓋了旅遊需要的大多數情境
元祖35/1.4平日定焦出勤的掛機頭 氛圍特寫就是他的專長
而Sigma 18-50/2.8可以說完美替代原廠的f2戰隊
體積重量差異不大但又有不同焦段可以選擇
且還有近拍優勢 而且實際使用因為重量輕容易手持
身體有支撐的情況下比安全快門降1-2級拍攝其實游刃有餘
完全是輕旅遊與生活記錄的最佳拍檔
最後回到原po的問題 其實要記錄食物 16-80 18-50或23/1.4都能勝任
通常近拍食物我的作法是用23-35間的焦段 光圈放在2.8-4左右
再去調整合適的快門速度 希望可以對原po的鏡頭選擇有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