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好讀版 : https://www.mikewudiary.com/shimoda-explore-v2-e25/
(文中圖片偏多,有流量限制的人請斟酌)
.
.
.
.
.
.
加上今天介紹的「Shimoda Explore V2 E25」,這輩子用過的攝影後背包算起來這是第三
個了
前兩個分別是 Elecom S037 及 Thule TCDK-101,這兩個用起來的感覺就是讓我覺得離理
想中的攝影後背包還差了一截。不是太重,不然就是不夠裝,機能並不是那麼理想。
而這咖「Shimoda Explore V2 E25」則是看了很多 PTT 網友推薦後才決定入手的,但因
為新品價格滿貴的關係,所以這包我是入手二手的。
經過一段時間使用之後,我大概能理解為什麼網友會推崇 Shimoda,這包真的是好背、機
能性又強,除了我買的 E25 版本容量比較小以外,幾乎是沒什麼好嫌的地方。
這次剛好也背著它去日本自由行,所以就來簡單分享一下 我使用「Shimoda Explore V
2 E25」以來的感想吧!
介紹
Shimoda Explore V2 的配色總共有兩色,分別是軍綠&黑色。尺寸也有分25L/30L/35L,
能裝的內袋及筆電尺寸也會因尺寸不同而有所區別
E30 & E35可容納 16 吋筆電,E25可容納13吋筆電。
正面處有 Shimoda 的標誌。
背包外層拉鍊的前端,大多都使用牛皮皮革作為把手。除了外觀有點綴效果以外,還具有
好拉的特色。
背包外層的最下方就有一層內袋,這邊我大部分都放衛生紙、濕紙巾這類比較常拿的物品
。
上層總共有三個收納處,先來看最前方這個。裏頭有筆電夾層,E25可放13吋的筆電,大
部分我都是拿來放 iPad Air。
我試過手上的 14 吋 Prestige 14Evo A11M 是放得下的,不過因為前面沒什麼緩衝,所
以筆電就鮮少會放這位置。
然後中間處則是可放一些筆記本、雜物,深度滿深的。
另外有設計兩個有拉鏈的小透明收納袋,充電線、行動電源、相機清潔用具我會放在這,
因為是透明關係的東西也比較方便找。
在上頭還有個固定環,可掛一些卡片、鑰匙。或是利用包包附的配件帶來將物品固定在包
包上方。
接著看到第二層,第二層因為下方有相機內袋的設計,所以沒辦法做得像第一層那樣的深
度,頂多能放一些體積稍微大一點的物品。
像這次出國我這邊就塞了防曬噴霧、小孩餐具。
靠背包前方裏頭有個拉鏈小網袋,我拿來放一些較私人的用品。
不過網袋的設計我個人沒那麼喜歡,有時候你拿東西不小心勾到的話,很容易就會勾破。
靠內部還有個拉鏈小網袋,這邊我都拿來放錢包,比較安全些。
裏頭還有個鑰匙快扣,把鑰匙、門卡掛在上面就能快速拿取。
接著是第三層,第三層打開後就能看到底下的相機內袋,這邊的空間因為有相機內袋頂著
,所以上層還能放一些外套、雜物..等。
如果出門沒帶相機的話,也可以選擇拿掉相機內袋,這樣就有空間可以放置其他物品。
靠相機內袋還有處筆電夾層,跟前面的筆電夾層不一樣的是,這邊就真的放不下 14 吋的
筆電,只能塞 13 吋的。
就以我這次出國來說,這個內袋我就拿來放全家人的護照跟小孩的圖畫書,藏這裡是相對
比較安心的。
另外,這三個收納處都是採用 YKK 的拉鍊 ,而且還是雙拉鏈的設計,同時也提供可用 T
AS 防盜鎖的功能。
如果是去歐洲類的國家,是滿建議利用 TAS 防盜鎖來加強防護性。
在相機內袋的上方,還有一個拉鏈小網袋,這邊其實就是第二層網袋的後方。
第二層的收納袋是可以整個取下的,如果你想利用背包後方整個大空間,只要把這個收納
袋跟相機內袋取下就能完整的使用。
大概就是這樣的空間 (圖片中上方的收納袋忘記取下)。
如此一來能放的東西就會增加很多,可從相機包一秒轉換成登山包或是外出包使用。
在靠近拉鏈處能看到背包的骨架,這也是我買過的相機包以來,第一次看到的設計,可見
這包非常"粗勇"。
E25 的相機內袋僅能用小型的,對我這個鏡頭不多的人來說是夠用的!
大概是這樣的大小,內隔板給的相當多,可依照個人器材做空間配置。
不過25L大概最多就是一機三鏡吧!但對我這個只有 RF 24-70、RF 35 1.8的人來說,已
經很足夠了。
接著來看看背包後方。
Shimoda Explore V2 在背帶設計上也花了不少巧思,靠胸前的部分就有許多能另外掛放
東西的配件。
背帶的調整帶分別設計在肩膀處及腰部,依照背負的重量調整可讓背包跟背部接觸面積增
加,降低肩膀不適。
另外調整帶都有這種環型圈作為固定,即使調整帶拉太長也可以避免亂甩。
背帶的一大亮點之一,就是可以依照個人身高不同,然後調整不同的背長。
我自己的話,調整在 M 的是最好的背感,S的話會覺得背帶的重心太低。
調整方式也很簡單,先將側邊的拉鍊拉下。
然後再將魔鬼氈拆掉,就可以調整背帶位置。
這樣的設計除了可以調整背帶要背的位置以外,還可以整條拆下來清洗。
這也是我買過的後背包以來,第一個可以這樣做的。大部分的後背包在背的時候,背帶很
容易一直吸收身體的汗,每次要清洗我多半都是整個包包一起洗,反正都要沾水了。
但整包下去洗,在晾乾的時候就會比較麻煩,畢竟沒辦法脫水,要等全乾就得等一段時間
。
雖然市面上有販售無水用的清潔慕斯,標榜噴一噴就能快速清潔,不過我覺得還是自己清
洗會比較乾淨點。Shimoda Explore V2 這樣的設計我就覺得挺聰明的,背帶可以拆下清
潔,背包只要表面稍微擦拭即可,就不用還要等整個包包晾乾。
另外我最喜歡的設計莫過於這兩個小型的收納袋。
右邊這個可以放比較大一點的物品。
我試過用來裝我自己的水壺倒是有點勉強,寬度不夠。
但拿來放我兒子的水壺就非常剛好,一些日常用的票券、文具、零錢類的也都可以放這邊
。
左邊這個就很適合放手機、行動電源,裏頭還有個小束帶可固定物品。
我的 iPhone 12 Pro 放進去剛剛好。總之這兩個小收納袋,提供可以快速拿取的功能,
像我這次去日本出入海關時,都先將護照和機票放在右邊的收納袋裡面
如此一來就不用伸進背包內袋找護照,滿方便的。 (出海關後還是會放回包包內袋)
Shimoda Explore V2 也有胸扣設計,比較特別的是,插扣是採用口哨扣的設計,遇到危
險時可用這個警示。
背墊提供使用者在背負時能有個硬挺感,能感受到背墊有在支撐你的背跟腰,達到重量平
均分布的效果。
同時網孔的設計還具有透氣的功能,這次去日本旅行我的腰幾乎沒什麼濕,大部分時間只
有肩膀是濕的。
不過如果是在台灣背的話,再怎麼具有透氣效果的功能,基本上還是會濕成一片,只能說
日本的天氣真的很舒服。
接著來看到 Shimoda Explore V2 側面的部分。
側面的上下都有這種收納固定綁帶,如果有攜帶腳架、小型燈架都能用這綁帶固定。
Shimoda Explore V2 側面兩邊的構造不太一樣,這是左邊的。
白色的部分可用來放一些CPL、ND 濾鏡,有拉鍊設計可以不用擔心會亂跑。
藍色區域則是可以塞點小東西。
這個側邊收納袋平常是隱藏在裏頭的,有需要直接拉出來用就好,而且左右兩邊都有收納
袋設計
這也是我很喜歡的設計功能之一,如此一來就可以一邊放腳架,一邊放水壺,功能性就滿
強的。
一般的保溫瓶、礦泉水都能放,放入後將束口袋拉緊就不會因為彎腰而掉落。
剛也有提到收納固定綁帶,攜帶腳架出門的話,像這樣綁住就能牢牢地固定腳架。
不過建議腳架一律綁在左邊會比較好,因為右邊的側袋有設計快取相機的功能,所以如果
將腳架綁在右邊,相機就沒辦法做快取。當然你不需要快取也是可以綁在右邊,就看自己
方便。
再來看到右邊。
側面的上下一樣有收納固定綁帶。
也可將側邊收納袋拉出來作為使用,能同時使用兩個側邊收納袋也是我覺得 Shimoda Exp
lore v2 的一大特色之一
之前用的後背包頂多就一個側邊袋而已,遇到帶腳架出門的情況,水壺就得另外找地方放
,就比較不方便些。
右邊有設計相機快取功能,相機內袋的側邊是可以用拉鍊拉上的,防止你拉開側袋時相機
、鏡頭掉出來。
像這樣就能快速拿相機內袋的相機,不過相機快取我覺得 Shimoda Explore v2 設計的並
不是太好,待會會講到。
另外如果想讓相機內袋的側邊維持打開的狀態,在側袋的內側有處魔鬼氈。
將相機內袋的側邊直接貼上魔鬼氈後,每次你打開側袋的時候,就可以讓相機內袋維持打
開的狀態。
配件
Shimoda Explore v2 給的配件還滿豐富的,像是在背包的底部還有雨罩的收納位置。
裏頭有背包雨罩&相機內袋雨罩兩種。
雖然 Shimoda Explore V2 系列都有防水功能,防小雨可以,大雨就會有淋濕的風險。這
個相機內袋雨罩裝上後,就能阻絕雨水跑進包包而淋濕器材的風險。
包包防雨罩 :
外掛配件則是有腰帶跟兩條固定帶。
腰帶的固定方式是靠內側的魔鬼氈與背包內部結合。
將腰帶從背包腰部的地方穿過,魔鬼氈有黏上即代表已安裝上。
大概有料想到內部用魔鬼氈的方式會很難拆下來,所以隨背包附贈了這塊硬板,用途也很
清楚的標示在上頭。
簡單來說想取下腰帶時,只要將這硬板往魔鬼氈的結合處一伸,就能斷開魔鬼氈的結合,
還算聰明的做法 (?
配件帶可用在包包外層這種固定環,來額外增加背負的東西。
懶得裝,所以直接轉官方的圖來做示範,使用上大概就是這樣,看是要掛在包包上方還是
下方都可以。
使用心得
介紹完背包外觀跟配件後,接著來講講我使用 Shimoda Explore V2 E25 這三個月以來的
心得。
以重量來說,E25 的版本含相機內袋淨重僅 1.57kg,有這些功能跟容量我覺得是滿漂亮
的數字了。
比起我第一個攝影包 Elecom DGB-S037 (1.75kg) 和第二個 Thule TCDK-101 (2.26kg)
相比
在重量方面還是有稍微地減輕了些。雖然這三包能放的筆電尺寸不一樣,但因為我也沒有
攜帶筆電的需求,所以E25這容量就相對比較適合!
另外除了可以正提以外,外側也有個手把可以提,同時這邊也可以掛在行李箱拉桿上。
收納心得
前袋跟上袋的收納我就不多提了,以一個相機背包來說,我比較注重的是他置放相機的空
間跟快取的便利性。
因為我目前的設備就僅有一台 R5 + RF 24-70 f/2.8+ RF 35 f/1.8,所以大部分就只會
選擇帶一顆鏡頭出門拍照。
像幫朋友拍一些活動的場合,24-70 + 單閃燈就很夠拍了,內袋塞了一機一鏡+V1+AK-R1+
相機電池就差不多塞滿了。
是說如果放棄快取功能而改變隔板的位置,或許還有機會塞一點東西,這部分就因人而異
。
像我這次去日本為了輕便,所以就將鏡頭換成 RF 35 f/1.8,上飛機的配置則是放了一機
一鏡+電動刮鬍刀+小孩推車用的電風扇。
到了日本則是塞了小孩尿布、餐具,可以說是另類的爸爸包 (笑
反正帶著一個一歲兒去日本,本來就沒幻想能有多少時間可以認真拍照,所以還是輕便比
較重要!
關於這相機內袋我必須很認真地吐槽一下,他的相機快取功能實在有夠...考驗耐性!
為什麼我會這麼講?下方照片中,快取區域的兩側都有固定的三角形擋著。
我在想這設計可能是個緩衝,有的消費者打開側袋的角度不對或是忘了關拉鍊,相機就因
此順著滑下來
所以做這設計可能是要減少此情形的發生 (不知道是不是我腦補)。
總之,不管是不是我想的那樣,這設計讓我非常地頭疼!
就以空間來說,將相機放在最下方是為了方便快取,同時上方要規劃塞東西會比較容易些
。但這樣做的話,當你從側袋要快速拿取相機時,你的相機就會被那塊三角型卡住,加上
隔板上還有其他東西壓著的關係
所以你必須花時間將手整個伸進內部去拿相機,加上內袋材質滿粗糙的,拿取時並不是那
麼舒服,會很火大。
但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利用隔板隔出一個可快取的區塊就可以快取相機
只是有些空間就會浪費掉了,下方也得塞東西支撐,還真是方便 (苦笑。
雖然 Thule TCDK-101 不像 Shimoda Explore V2 可從背後拿相機,也不是那麼好隔裝備
。
但它的快取功能就相當順,內部材質摸起來也較舒服。
背感心得
我自己實際背起來的感想,只要背帶調整的好,它始終都能帶給我很舒適的貼背感。
沒有背重物或走長途的路,其實腰帶可以不用綁上,多那條腰帶有時候會有點礙手礙腳的
,甚至還要考慮收納問題。
(Ps.照片為第一天拿到包就拍攝的樣子,所以背帶並非調整最佳效果)
尤其是肩膀的部分,像這次我背去日本自由行,即使包包塞了相機、水壺、雨傘、尿布..
.快三公斤的重量,背了五天下來,可以感受到身體背負的受力較平均
且透氣舒適的內襯材質,讓肩膀並沒有感覺到特別痠痛 (但私心希望肩膀這邊的背帶面積
能稍微做大一點)。
考量到自身行李已簡化還有腰帶的收納問題,這次去日本我就沒帶這條腰帶了,可能之後
有去爬山或是背負比較重的東西才會拿出來用了。
但我有試過將包包塞到五公斤左右的重量時,用腰帶來分攤背包重量是滿能有效減輕肩膀
的負擔,僅靠背帶跟胸帶背負重物時還是比較有限的。
腰帶的側邊還能塞點小東西進去,譬如袖珍包衛生紙之類的。
跟其他背包比的話,在同樣有綁胸帶的情況下,之前 Thule TCDK-101 的背感也還算不錯
。
但因為它本身就重,體積也大,我反而覺得這包更應該設計腰帶給消費者使用。
背帶來說,Thule 這種表面材質是硬的設計,在抓背帶時會比較實一點。
Shimoda 兩面都是網布的設計,抓起來稍微軟一些,但背起來是相對透氣的,流汗時不會
讓人覺得背帶整條是濕的。
兩條背帶的特性就是支撐性很好,比起一般包包來說減壓效果會比較舒適些。
像之前 Elecom 的背帶則是太軟,當背負過多東西時,肩膀就會滿難過的。
外觀心得
以手上這兩款攝影背包來講, Thule TCDK-101 的外型是滿搶眼的,但整包又大又重,日
常使用很容易就變成一個障礙包。
帶出門吃飯、逛街、坐車...等,它都是很突兀的存在,加上它很高,有時候放置就不是
那麼方便。
也因為這樣,所以我才換成 Shimoda Explore V2,它的外型看起來就比較低調些。而且
雙邊的側袋可放水壺、腳架,雨傘,背出門的機能性就會比較靈活些。
兩者實際背起來為這樣,Thule 背起來的感覺就像炭治郎背了一個禰豆子那樣...
會想換掉 Thule 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他拿東西實在太不方便了
它利用插扣的設計將外層蓋住內層。聽起來是有防盜效果,但要拿內袋的東西就相當搞自
己。
雖然說它有很多的夾層設計,不過你得先打開插扣再拉開拉鍊或是魔鬼氈才能拿到裡面的
東西,老實講就沒純拉鏈來的方便。
但它整包防水、隔層的設計又多,某一方面來講我還滿喜歡的。
總結
雖然 Shimoda Explore V2 我還使用不到半年,但其背負性和機能性可說是目前為止用過
的攝影背包中最好的一個
雖然才 25L,但就日常背出門,它已經很夠裝了,即使背出國使用也沒有問題。
真要說最喜歡哪幾個特色的話,大概就是雙邊側袋設計可放雙水壺或是腳架,還有透氣的
背帶、背帶上的小收納袋以及能減輕肩膀負擔的可拆卸式腰帶
這些種種都讓我覺得它已經是我心目中那個近乎完美的攝影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