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表網址(附書籍預告片與相關資訊超連結)
http://crimenigma.pixnet.net/blog/post/32441274
〈泰美斯的天秤‧The Balance of Themis〉──1989
警方跟監行動曝光,三名持有強大火力的悍匪連忙逃離現場,而後與三名
追趕上來的員警在大樓內駁火交戰。最終三名匪徒被擊斃,但交戰現場卻
也留下其他無辜民眾彈痕累累的屍體。根據現場遺留的跡證顯示,三名匪
徒之所以能察覺警方的跟監行動,是因為有人暗中通風報信,而最有可能
通風報信的人,竟是警方自己人……
就在上一篇〈最長的一日‧The Longest Day〉令我驚嘆的餘韻尚未消退
之際,這篇〈泰美斯的天秤‧The Balance of Themis〉又再一次讓我感
受到巨大的衝擊,毫無疑問,這篇的精采程度絕對名列前矛,是六篇作品
當中我最讚賞的一篇。
我之所以最喜歡這篇,是因為這篇是六篇作品當中最符合本格推理精神的
一篇(還有第一篇〈黑與白之間的真實〉也符合)──我這裡指的本格推
理精神,是「犯罪者獨力完成犯罪,無須倚賴共犯」的不成文規定。(有
位推理界前輩曾說過:「本格推理小說裡的犯罪者有共犯的話,世界上有
甚麼事做不到?」我想我大概懂他的意思)
雖然我不排斥推理小說裡的犯罪有使用共犯的情形(使用共犯也有巧妙與
否的差異),更何況《13‧67》算是警察程序小說,真實世界的犯罪本來
就沒有「不能有共犯」這樣不合情理的限制,但能夠看到高傲的天才犯罪
者獨自與道高一丈的神探來場智力競技的公平對決,這應該是本格推理迷
最樂於見到的場景。(像是關振鐸那句「如果你告訴我你一直在錄音,我
比你還困擾」真是帥到爆表)
即便這篇成績卓越非凡,但我還是勉強挑出幾個小瑕疵,像是兇手撥號傳
達訊息給某人,雖然偵探有吩咐部屬去電話公司調查,但調查的結果並未
在偵探解答之前透露給讀者,對試著解謎的讀者來說,是有些不公平;不
過我認為作者應該是不想為了公平性而犧牲掉意外性,才會選擇這麼做。
再者,那樣的資訊若提早公開也顯得繁瑣,沒在解答之前先揭露出來或許
才是正確的做法。
此外,兩匪徒買飯那段雖然精彩(姑且不論緊不緊張,當我看完解答篇再
回過來看這段,才驚覺這裡有作者安排的心理性誤導),但有件事讓我有
點在意,就是匪徒積架抱怨「喂,小哥,你別一味給我蘿蔔,牛腩卻只放
三塊嘛」的這句話。
先不論匪徒是不是會很有禮貌地稱呼餐廳服務生叫「小哥」,但一個看起
來理應沒受過高等教育的匪徒會正確無誤地使用「一味」這個詞?(還是
粵語很常用「一味」這個詞?若是如此,那就是我誤會了)我記得我二十
多歲的時候還會將「一味」誤用成「一昧」咧。(原來那時的我中文程度
比槍擊要犯還差啊XD)
我之所以在意這點,倒不是我愛挑語病或特別重視人物描寫塑造,而是這
句話在推理故事當中或許可以拿來當線索或破綻,供讀者推理,所以我才
會對這點耿耿於懷。(試著想像警方要是替匪徒積架做側寫:匪徒說話時
曾正確使用「一味」這個詞,代表他很可能受過高等教育)
最後,是一個非作者之過的小缺失(小說沒錯,但網路文案出了錯),我
在試讀網站上看到此篇的年代是1987年,但實際上卻是1989年才對。其實
我本來對年份不會那麼敏感(我先看過網路文案的資訊後,才看小說,結
果我並未在一開始就發現年代資訊錯誤,一直看到文末才驚覺有誤),但
沒辦法,誰叫97大限這年這麼有名呢。(文末提到再八年主權移交,但若
是網路文案的1987再加八年,是1995而非1997)
〈Borrowed Place〉──1977
在香港廉政署任職的洋人夏嘉瀚(Graham Hill)某天返家,聽到妻子告
知兒子被綁架的消息;在一番討論過後,夫妻決定報警。被派來偵辦此綁
架案的員警正是與夏嘉瀚熟識的好友關振鐸;在關振鐸的分析提點之下,
夏嘉瀚帶著贖金去與歹徒周旋交涉。然而,歹徒犯案的動機似乎不是只有
收取贖金那樣單純……
跟第三、第四篇一樣(且水準相近),都是警察程序小說的外殼,包裹著
本格推理的內裏。
看似單純的綁架案,背後卻隱藏著另外的動機,不但推理精彩合理,劇情
曲折離奇(特別是關振鐸回警局之後又離開的那段,先是讓我不明所以,
但在得知真相卻又忍不住拍案叫絕),又巧妙地融入香港人文風情與重大
歷史事件,堪稱一篇精彩絕倫的高水準推理作品。(靠夭,我到底打了幾
次精彩絕倫啊XD)
〈Borrowed Time〉──1967
正當中國大陸發起文化大革命,香港親中的左派份子也於此時發動抗爭暴
動,企圖顛覆港英政府。而「我」因為板間房隔壁住戶的一句話,意外被
捲入這場風暴之中……
這篇算是六篇之中我喜愛度排後段的一篇(只勝過第二篇〈囚徒道義〉)
,雖然歷史背景刻劃得相當細膩,但或許是氛圍太過古早,且我又非香港
當地人,有點難融入劇情;此外,空間感的模糊也是一項原因,欠缺實景
地點方位的輔助說明,讓我無法跟上偵探的說明與思路。
不過這篇的成績還是相當可觀,尤其是最後一句話製造出來的意外性,雖
不至於到震懾的程度,卻讓我有種不勝唏噓的感觸,同時也讓我對書籍宣
傳影片中那句SLOGAN的涵義恍然大悟──我們以為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為什麼走著走著,人生卻變了樣?
看完這本中篇連作集,對於作者陳浩基的寫作才華與考究功力深深感到折
服,相信《13‧67》這部作品不但會在香港大眾文學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也將會是華文推理小說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