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日記〈二十五〉

作者: tarantella (Arithen Jacks Zhang)   2014-09-26 10:18:24
http://arithen.pixnet.net/blog/post/209122165
新疆漢族
作者:紫玉
許多內地的朋友眼裏的新疆,只有維吾爾族,當然這與我們媒體的宣傳有關,但今天我要
說的是,漢族人口占到75%以上,若是算上其他的少數民族,比例會更大。但是漢族及其
他民族被媒體刻意隱藏,媒體失誤的報導,使內地人眼中能看到的,只有維吾爾族。這樣
的報導,許多新疆漢族人根本不看,更多的是不理解,如果固邊守防靠這樣的宣傳,靠這
樣的民族,排除新疆漢族,那真不敢想像。還有新疆嗎?
客觀來說,的確因為恐怖分子、切糕、小偷,影響了很多人對於維吾爾族的看法,甚至有
一些歧視。但那只是個例,就如同你們認為維吾爾族的壞人是個例一樣,歧視維吾爾族的
也只是個例。但是,是的,我馬上就要說這個但是了。
新疆地區的漢族,在很多地方在內地享受到的歧視,和維吾爾族是沒有區別的。別人只在
意你的65身份證開頭,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就底層的居住環境和各方面生活而言,新疆漢
族承擔的誤解、惡劣的條件是和維吾爾族近乎相差無幾。但是後者享受到的諸多照顧,新
疆漢族絕對無法享受到。但是我們從沒有抱怨過、裝可憐過。
那麼我們親愛的維吾爾族同胞能享受到什麼待遇呢?
我在南疆喀什所聽到見聞。一個達阪(達阪在維語和蒙古語當中的意思是高高的山口和盤
山公路,我這裏提到的是南疆一處高海拔的地方。這些地方的居民以維吾爾族為主,生活
基本全部靠政府每月拉來補給的大車。他們基本不事生產。)上高海拔的小鎮,也就一百
戶。政府花了一個億。米麵油每月按時大車拉過去發...這種生活所有的新疆漢族做夢也
享受不到。很多南疆的單位雇傭的維吾爾族,更多出於穩定考慮。所以這些工人即使是隨
便幹兩天拿到錢吃喝玩樂,沒錢了再回來繼續幹,甚至什麼都不幹也能拿到工資。新疆漢
族可以嗎?答案是不行。
合作的客戶是本地的企業。人家還和我說,發大米的時候他們一個維族司機上去裝作當地
居民,都扛了一袋回去。沒錯,是看臉的,如果漢族上去想領,應該不會給的吧。
很多朋友質疑這件事的真實性。可以理解。出於職業道德的保密,很遺憾我不能給諸位提
供更詳細的資訊。只能說這樣的事或許並非小概率。去找一個南疆生活的漢族打聽,他會
告訴你非常多的這類例子。如果你能和他多喝兩杯,更是能聽到數不勝數的個人觀點。
如果某些人非要拍著胸脯說新疆絕沒有這種事,那我也可以理解。因為我的確沒有確鑿的
證據,不能給出使人能完全信服的東西。 事實自有公論,如此而已。
也有的網友認為,我們是在眼紅妒忌,嫌棄他們吃嗟來之食。我要糾正一點,我們從來對
維族受照顧,不眼紅。不像有的人見鄰居自己奮鬥發財了就嫉妒那麼沒出息。但是我們的
部分維吾爾族鄰居,一邊享受各種照顧,一邊在以各種聲音和天真的內地人說他們多可憐
,新疆的漢族有多欺負他們。實在讓人不齒。
這種事非常常見。有些人會熱情的對待一無所知的內地人,然後再很狡猾的說:你看,你
們比新疆這裏的漢人好太多了嘛。
現實是什麼呢?給了照顧優惠政策,他們從來不坑聲,高考加分他們說沒意義這都是騙人
的小恩小惠,計劃生育說是你漢族自己蠢不生你怪誰啊?但是當他們接受這些“小恩小惠
”的時候,從來都不含糊。好像基本上不會很有骨氣的拒絕這些他們嗤之以鼻的“小恩小
惠”。
單單是在政策上,就已經非常傾向於維吾爾族,照顧除漢族之外的所有新疆民族了。媒體
還往往只關注維吾爾族,願意報導他們採訪他們,覺得新鮮,好奇。可是,人們啊,你們
是不是把你們的新疆漢族同胞都遺忘在角落裏了?還是覺得新疆漢族平淡無奇,沒啥好提
的?所以恐怖襲擊後你們寧願採訪恐怖分子,也不去撫慰受害者的家屬親人。難道說這麼
多恐怖襲擊的受害者家屬都憑空人間蒸發了?還是說覺得出於和諧社會的原因,不適合採
訪他們?那麼又如此積極的去採訪維吾爾族而對漢族視而不見,是不是在這些人的傷口上
撒鹽呢?
說一句很政策化的話,新疆有非常多的民族。如果只關注只採訪其中的一個,那麼毫無疑
問,是對其他所有民族的刻意忽視和歧視。如果你們採訪一個民族,動機和採訪一個連環
變態的殺人狂做心理訪談瞭解他扭曲病態的心路歷程一樣而對受害者家屬不屑一顧,我覺
得這只會讓他人寒心。一樣是有血有肉的人。
為什麼我對只採訪維吾爾族有負面看法呢?我舉個例子:我去臺灣玩的時候第一晚住在桃
源的Holiday Hotel。臨睡前發現櫃子旁放了一本《聖經》和一本佛經。理解這是一種溫
和傳教,但是我很反感。是,我的確有選擇權,但是我只能選擇讀還是不讀。如果我要《
道德經》呢?如果我要《傳習錄》呢?其他宗教信徒或者非宗教信徒是不是受到了漠視呢

我們,新疆的漢族,生長在一個多民族的環境裏,條件其實說不上多好。底下團場的漢族
條件恐怕也和維吾爾族半斤八兩。我們還要受到種種限制,小心翼翼的搞好民族團結,承
擔各種附加責任。但是我們得到了什麼好處呢?我們只看到了,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過去
大家都是窮光蛋,如今新疆漢族活得有尊嚴靠勤勞,都已經從過去的苦難中闖出來了。而
有的人依舊是原地打轉。
兵團下面的團場過去有多苦,我實在不需多說。諸位身邊如果有好朋友是從新疆遷居出去
的,可以問問。60年代出生的人如今看上去早就垂垂老矣,風吹日曬辛辛苦苦讓他們的前
半生過的並不舒服。
前些年我家長輩的老師從上海回新疆旅行。他是很久前援疆的知青,後來回了上海。既然
是長輩的老師,我權且做了陪客。席間他說了當年的一件趣事。當年他做老師不久,有天
看見自己的一個學生手烏黑骯髒,於是就帶那個孩子回自己住的地方,拿出自己的香皂好
好給他把手洗乾淨了。結果這個孩子回到家裏,家長非常感慨:多虧了你老師啊,有了他
才洗乾淨了你的手!雖然于老師而言,這只是小事,孩子自己卻一直記得。
當年在團場的新疆漢族生活之艱苦,可見一斑。可以說真的是家貧無餘財,家裏連一塊香
皂都沒有。當然了,全國人民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生活都不會太充裕。
如今,這些當初家貧無餘財的新疆漢族早已經靠自己的努力過上了好日子。有些人走南闖
北,闖出了新疆,闖出了自己的名頭;有些人依靠自己的才智,如今早已出人頭地,成為
新疆各行業的棟樑支柱;有些人自食其力,如今衣食無憂,由當年地裏胼手胝足的貧苦農
戶變成了有房有財的中國新農民。
過去兵團在北疆墾荒,那都是鹽鹼地戈壁灘,連放牧的都懶得多看一眼。一鋤頭一鋤頭,
我們的先輩愣是用血肉生生的建起來了今天繁華的城市。過去北疆哪兒有多少維吾爾族?
而如今鏡頭一對準北疆,甚至是一對準烏魯木齊,鏡頭裏即使不是全是維吾爾族,他們也
是主角。
以至於我到北京出差,坐上計程車一說自己是新疆漢族。的哥也會好奇的問我,新疆不都
是維吾爾族嗎?我無奈的笑了笑,大致和他講了講。
"內地人如果有維族同事,往往非但不歧視,還熱心幫助照顧他們。當然,絕大多數內地
人沒有維族同事、同學,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維族,只限于烤肉串小販、強買強賣的切糕
黨、和氣焰囂張的小偷三類。內地人歧視的是切糕党和小偷,他們或該被歧視,洗地者卻
非要說這兩種敗類代表整個維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