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與致勝」不在於你知不知道這些事,知不知道這些關鍵,
因為到最後所有人都會知道這些事,都會知道這些訣竅。
最後,你知道的別人必也知道,你與別人在「知道」這方面並沒有什麼不同。
但妳會說,這是因為「千金難買早知道」啊,
也就是說,
雖然都是「知道」,但,知道的時間先後有差,
所以,「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三者才如此天差地別。
事實絕非如此,
就算你早別人好多步就早已知道這些神秘的絕竅,
即使你真的是先知先覺的「未卜先知」,也沒什麼好稀罕的。
這是因為「優秀與致勝」也不在於經歷這些事的時間先後,
所以「後生可畏」是有道理的。
做事分成三個層次:
「知不知道」是一回事,
「願不願意做」是另一回事,(很想做?還是不情願被迫著做?抑或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缺乏動機?)
「做的狀態」又是另一回事。(狀態包括主觀的心理與生理,以及所處的客觀環境資源與時代供需)
後面兩個較高層次,就是所謂的「精神」層次。
就如一種最古老的職業「老師」,
諺語「沒有狀元老師,只有狀元學生」乍聽之下似乎有些奇怪,
但瞭解這句諺語背後所揭示的意義與實際現象的人會知道,
這句至理名言牢不可破的情況幾乎只有「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句人間智語差堪比擬。
妳一定會問:
那當初的狀元學生到哪裡去了?
「早就功成名就去了,絕少留下來當老師」
這說明了一個不爭的事實,(當然這不是百分之百)
對於「不以教師為終身職志」卻因其它因素而為人師表者而言,
這些人會擔任老師,
正常來講,
他們在學生時代是比當初優秀學生的表現還來得差,
爾後經過因果輾轉,「也真的抑鬱不得志」
才會退而求其次,去擔任這份職業的。
狀元,學生考得上。
但身為老師的,不只他們在學生時代考不上,
而且就算「已經為人表率」的師尊放下身段,跳下來以考生身份報考,與學生們一起公平競爭,
「老師一樣考不上」
會有這樣的結果,從我們祖先累世下來的觀察而孕育出「沒有狀元老師,只有狀元學生」的智慧來看,
一點也不意外。
由這樣的道理就能讓你瞭解,
那些所謂「先知先覺者」,只是比你早知道而早經歷這些事而已,
雖然他們早已是先知先覺,
表面上他們似乎更具優勢,但結局令人錯愕,反而是他們敗下陣來,
而且他們敗得比現下的學生更慘,敗得更徹底,敗得更難堪。
「優秀與致勝」不在於你現下知不知道,
也不在於你知道與經歷的時機時段與時間過程,
而在於「對於同一件事,你所能投注單位時間的精神力高低」。
就如,
無論是敵隊的防守者,或是收看球賽的觀眾,
大家其實都心知肚明「喬丹下一步要做出什麼樣的攻籃手法」,
但就算「喬丹法則The Jordan Rules」已成為顯學出版成暢銷書而舉世聞名,
「如何成功守住喬丹的方法論」早已不是只見於秘笈的秘密,
甚至「如何成功守住喬丹」早已成為大家茶餘飯後閒聊的話題,
但「知道」有個屁用? (一點屁用也沒!)
所有防守者還是只能看著喬丹飛天而起空中漫步呼嘯而過,
只能瞪著他暴扣之後的屁股望籃興嘆徒呼負負。
所以,「『優秀與致勝』來自精神力」也證實了「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很有道理。
少年不讀水滸傳,
原因是少年時期血氣方剛,忌在「逞強恃能,好勇鬥狠」,
年輕人不知道做事要用睿智遠見與策略謀畫,才能成就長久遠大之志業,
所以,年輕人做事總是呆呆笨笨一股腦向前衝,
就算前方是「撞到不死也半條命」的錯誤方向,
就算迎面而來的是牆壁,年輕人也是撞到頭破了個大洞血流不止才知道痛,
他們的優點是初生之犢不畏虎的「精神力」,
這精神力其實很寶貴,
它正是「優秀與致勝」的來源,
但年輕人用錯地方,將精神力錯用在「好勇鬥狠」上。
老年不讀三國演義,
原因是老年人太過度使用權謀了。
很會使用謀略權術與很懂得運用智計去四兩撥千斤,這照理講,也沒什麼壞處,
為何認為權謀有過度使用的問題呢?
因為事物一定有天秤的兩端,
在「不損害精神力」的前提下,當然很會使用策略智謀將會是成事之關鍵,
但要瞭解的是,
魚與熊掌難以兼得,
得了天秤一端通常難以兼顧天秤的另一端,
天秤的一端「權謀的過度使用」常常損害著天秤的另一端「精神力」而很難自知。
要老年人權謀,要老年人拿出智計與變通來,他們可在行的呢!
「善使權變謀略」對老年人而言,就像喝白開水一樣輕鬆容易。
但要他們拿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精神力,他們卻很難辦到,
因為他們將心神的99%都用在算來算去患得患失的權謀上,
而能用在「不計得失金石為開的精神力」上的心神元氣,就只剩寥寥可憐的1%。
「男人四十只剩一張嘴」也是描述「年紀大的人常常只會權謀只剩嘴砲,缺乏精神力」的俚語,
很少人能像司馬懿與陶侃一樣,到了年紀很大一樣那麼有精神力,
所以,能像司馬懿與陶侃這樣的人物,誠可謂千萬僅一的奇葩。
很少人能像司馬懿一樣,
到了60歲,還能豪氣干雲作<<征遼東歌>>
天地開闢,日月重光。
遭逢際會,奉辭遐方。
將掃蕪穢,還過故鄉。
肅清萬里,總齊八荒。
告成歸老,待罪舞陽。
很少人能像司馬懿一樣,
到了60歲,
還能親領極少的軍力(步騎共四萬)遠征遼東公孫淵的大軍團,大破襄平(遼陽)。
很少人能像司馬懿一樣,
到了60歲,
還能有「肅清萬里,總齊八荒」如此氣吞山河的積極驅策力與精神力。
另外,
「優秀與致勝來自於精神力」與《禮記‧孔子閒居》所述
「清明在躬,氣志如神。嗜欲將至,有開必先」的理脈是一致的。
再強調一次本文的立論依據:
做事分成三個層次:
「知不知道」是一回事,
「願不願意做」是另一回事,(很想做?還是不情願被迫著做?抑或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缺乏動機?)
「做的狀態」又是另一回事。
後面兩個較高層次,就是所謂的「精神」層次。
有一本暢銷書「蛤!台灣人來了:日本人眼中,你一定會愛上台灣的N個理由」
作者以日本人的觀察角度分析台灣人的心理,唯妙唯肖逸趣橫生,
書中分析到一點「台灣人非常看重日本的國族國魂與民族精神」的普遍心理,
「對於棒球世界級的大賽,比起台灣隊輸球,事實上,日本隊輸球會讓台灣人哭得更兇」
這是因為日本人做任何事的「精神要求」要比台灣人高太多,
這種日本人豐沛的精神力量灌注在棒球比賽的整體環節與各個細膩細節,就讓台灣人非常感動。
結論:做事不能只重視方法論,心理素質比起方法論,更重要千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