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3, 2016 桃園,晴
丙申九月廿三
本是新海誠的影迷,加上漸漸養成的自由性格,再多旁人評價「過譽」、「不怎麼
好看」、「不符期待」、「了無新意」,沒有影響我一絲一毫。
這世界本來就是主觀的,好看不好看自在人心,而新海誠深得我心,與你無關的,深
得我心。
來到《你的名字》,完全架構起來新海誠故事共有的世界觀,從《秒速五公分》到《
追逐繁星的孩子》、《言葉之庭》,都圍繞著同樣的信念,生命、靈魂、人與人之間的連
結,即使失去了記憶,只要曾經有過交會,就會有一部份自己藏在別人的靈魂裡,於是人
們彼此追尋,追尋那一份因為有你才能夠完整的我們的記憶。
浪漫得太美,我很喜歡。切實際的人總還是曾經留過一塊渴望不切實際又浪漫的靈魂
在心底。
可以不必看字幕,親耳聽得懂他們之間一言一語,加上幾分對日本文化的理解,這部
作品給了我太多感動。
想寫下更多關於劇情的細節,但我還需要更多沉澱。
必須承認新海誠能夠輕易擄獲我,其實也是源於對生死離別的切身感。
對死亡會出於生物本能的害怕,無論是自己或身旁的人、不認識的遠方,會顫抖、會
顯得脆弱、會流淚,但會抬頭挺胸,不多說任何惋惜、哀傷的言語,甚至不向人分享內心
翻湧的情緒,只是繼續生活。不用假裝沒事,也不用刻意畫重點似的提心吊膽。
出社會後我發現這個世界有許多不合理、毫無邏輯、根本是騙人的事情,例如說我的
工作,倒不是說我的工作是違法或傷天害理了,而是我們都活在一個被設計出來的框架,
按照這樣的規定在這個世界生存,我們付出時間關在小小的房間裡八小時,為了每個月一
本簿子上會寫的一串數字,然後在一個方形機器提領出一疊薄紙,用薄紙換食物。
我們需要的只是食物,其他的都是被規定出來的,說穿了就是一場遊戲。
可是我們已經身在其中。
雨水流入河水,被飲用後化為我們軀體的一部,隨著排泄回到大地滋養花草樹木,花
草樹木餵食動物,動物化作肥料重回大地,大地繼續孕育萬物。
時間只是一場把戲。
這想法會讓世界變得很有趣,也會讓世界變得很無聊。我只是在概念上能夠連結,靈
魂還沒有完全參透那種歸一感。
但正因為生而為人,有複雜的了情感與智慧,讓我們理解人與人之間情感連結的強度
,充滿各種愉悅與難受,會笑會哭會痛,會恐懼,因而懂得珍惜,卻因為珍惜而生了執著
,一切念想生生不息,然後渴望更多的連結。
然後讓我渴望繼續活下去,背負著記憶去經歷更多我該要經歷的自己的路,再多保護
、勸阻、逃避都阻止不了我必須洗禮的旅程,即使這趟旅程終究落得夸父逐日的下場,仍
然要帶著所有天真浪漫去奔跑一次。
所以聖狄雅各必須成為牧羊人,在神學院裡他永遠不會發現上帝;所以悉達多必須離
開婆羅門乃至迷失在滾滾紅塵中,明明知道一切都是人間的遊戲,卻還是得身歷其境一趟
,才能脫離輪迴,完滿靈魂渴望的平靜。
明明從來不知道為什麼,但始終有個尋覓的渴望,去找自己到底要找什麼,荒謬得很
浪漫,也很有意思。
名字與記憶,有很特別的連結,日本有很多作品都沿用了「言靈」的主題,而我是相
信這個傳說的,只要曾經擁有過一個人的名字,兩個人的記憶就會交纏在一起,往後會經
歷的,不是遺忘,而是想不起來而已,深化在靈魂裡的連結,你呼喚了就會聽得見。
願意相信這份浪漫,是因為我擁有許多靈魂的名字,也把自己的名字也交給了許多靈
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