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講課的需要,最近又重新閱讀了曾昭旭老師的《讓孔子教我
們愛》這本書。這本書隱含一個基本理論架構,就是以「自由」與「
愛」為道或真理的兩端。此架構可說是曾老師解讀《論語》的特色,
我自己則希望從「命運」的角度切入,嘗試思索此架構的意義。
人生的課題大半在「追求」兩字,年齡不同,追求的事物也隨之
而異。如孔子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
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論語‧季氏》)這種種迫切的需要,姑且稱為「真」:對小朋友
來說,玩具就是他的「真」;對中學生來說,考上好學校就是他的「
真」;對年輕人來說,成家立業就是他的「真」;對中年人來說,打
拚事業就是他的「真」;對老年人來說,安享晚年就是他的「真」。
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卻也是人最大的憂患、恐懼、疑惑、痛苦之所
在。因為人力總是有限,以人力對抗「命運」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所
謂命運,就是世間一切條件交互作用的結果。追求獲得好結果,我們
固然會感到幸福或「好命」;追求得不到好結果,就會遭受到深重的
打擊、挫折或「壞命」。但好命、壞命又在人力無法觸及之處,我們
頂多只能選擇以有效的方式,盡量提高好結果發生的機率,卻沒有必
然保證。
儒道思想的精華就在於「翻轉」,將人的關注焦點、生活重心、
價值追求從形而下的命運層次,轉成形而上的道或真理層次。命運雖
然是無法選擇、不由自主,但我們可以選擇面對、處理命運的態度和
方式。這態度或方式也有好壞之分,其標準就稱為「義」。在追求人
事物的過程中,怎樣的選擇、做法才合乎義,是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
課題。即使心中有許多憂患、恐懼、疑惑、痛苦,依然要堅守義。
但義不義的根據又是什麼?完全不是來自外在的社會規範、體制
運作,而是人心。孟子說仁義內在:「仁,人心也。義,人路也。」
(《孟子‧告子上》)義就是根據人心(仁)而走出的路。仁者愛人
,仁的具體內涵就是忠信,所以孔子說:「主忠信」(《論語‧學而
》)。忠是就自我來說,信是就別人來說,人心(仁)蘊含了自我與
愛兩端。自我與愛都是心靈的體驗、感受,不受外在條件決定。自我
的核心價值就是自由,或如孟子說的敬:「愛而不敬,獸畜之也。」
(《孟子‧盡心上》)自由就是將對方看成和自己同樣平等的人相互
尊重,每個人都是獨立而完整的個體,有其自由意志,知道怎麼做對
自己最好。雖然我們不一定喜歡或認同對方的選擇,但只要彼此願意
承擔起選擇的後果,我們依然要接受。讓自己做回自己,也讓別人做
他自己,以自由為前提,人與人的交往才有意義。
人心或道的另一端是愛,自由本身飄忽不定,如果不選擇走愛人
的路,就容易流於冷漠空虛、危疑不安,只有自由是不夠充分完整的
。但愛人也有動機與結果兩端,如前文所述,結果是由命運決定的,
很難由人力掌控。所以愛人的重點應該放在動機上面,慢慢放下對外
在條件、特定結果的執著。品質方面要淨化、昇華,過濾掉私心、欲
望等雜質,但問耕耘莫問收穫,回歸到真愛、純愛;數量方面也能夠
普遍愛所有人,化小愛為大愛,如孔子說的「汎愛眾」(《論語‧學
而》)。凡事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為對方著想,「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也許心與心就能夠逐漸
相通,達成人我合一的終極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