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看了三部法國片,以前就很喜歡艾蜜莉的異想世界“Le Fabuleux Destin d'Am幨ie
Poulain”,不說愛情片,終極殺陣“Taxi”,也是熱愛片單的前三十大排名。
而五月底不小心錯過享宴hold不住“c'est la vie”在華山光點電影院最後的上映時間(
剛發現還有其他電影院還有場次),所以因緣際會開啟了法國之夜。
昨晚看的依觀看順序排序是找藉口有限公司“Alibi.com”、金金計較“RADIN!”、敢愛
就來“Jeux d'enfants”,時間上來看從2003年上映到去年上映的都有。
但以下不就電影內容做任何評論。
電影真的就是個休閒娛樂耶,曾幾何時我也希望可以建立個百大片單,一一解決上述清單
,像是解鎖任務一樣,期待自己電影是看越多越好。
曾經想問那跟電影迷,都應該聊些什麼?說興趣是看電影的兩個人,是否就真的能作為話
題而談天說地?
但沒做任何研究、不經思考的觀看電影,最後當然也就是我看過那部!的感想坦蕩蕩地說
而已。船過水無痕,能夠有更多激發與深入嗎。
嗯.....
思考分了這麽多種層面,可深可淺的討論,對劇情本身、對拍攝運鏡、對色彩、對演技、
對導演手法、歷史背景、符號,或反思。
想知道如何探討電影文本,而別只是累積已觀賞的數量,也想過要看《如何寫影評》、《
信手拈來寫影評》或大致上名稱會叫電影OO解析的類型書籍,可能就像國高中看國文課本
要拆解、釋義本課課文一樣,讀出我的心得。
就想想,目前是個娛樂,好像也沒什麼不好。
就像某人跟我說
「戲劇系的很常會在台北藝術節、藝穗節又在跟同儕聊說這次買了多少張票,手上展示出
厚厚一整疊的票券。」
是呀,看多不一定有用,也不一定要有用。
就是覺得看這些的時候都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