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rusthen (想一拳打爆鏡子)
2019-11-28 21:38:32「欸,這個放到冷凍就不能在放下來冷藏。」
姊打開冰箱看到全麥吐司被放到冷藏,對著冰箱自言自語,很快地拿上去冷凍
我在洗碗,沒理她,又不是我放的
後來她走到餐桌一陣子之後,就用力的關上房門
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關給大家聽得= =.......
懶得理她,到現在隔壁都還有很大聲放東西、整理東西的聲音
「媽媽怎麼會知道我去台南的事啊?」原來她是在不高興這個阿?
不過有什麼好不高興的= =,又不是在做虧心事(難不成是?).....她都去那麼多次了
哥去幫叔叔工作都有看到好嗎= =?
繼續更,如果按進來看到以下內容,當作小說或創作就好,謝謝
過度的感官感受,讓她越來越疲憊。她發現自己身體越差(像是月經來),就越容易感受到
異樣的事物。像是五樓轉角樓梯前,累積了不少無形,聽說那些是意識體。也就是人們的
心念、負面能量所凝聚出來、匯集而成的事物。黏濁、厚重、幽黑,讓人遠方感受到就不
想靠近。又或者是走動的瘦長黑影,會盯著她瞧一陣子,她若不理,對方自然會走。她當
然不理,沒空理,也不想理,準備課輔資料就夠她每週忙一陣子了。她當然不會將心思放
在它們身上。
這天是說好的與精神科醫師晤談的日子。對方為了蒐集資料,就一直問問題。問到她覺得
很煩,她都盡量勉強自己回答對方的問題,可是還是越回答越生氣。幾乎每回答一句就會
想說:「到底是乾你屁事?」但還是基於禮貌沒有說。她若真的不想回應,對方就會用挑
語病的方式問她,而且還是那種扭曲過意思的:「妳不是說妳跟妳姊很熟?」她心想,我
沒有說「很熟」阿,明明就是說「比起我哥,我跟我姊比較熟」。於是沉默不想回應。對
方換個話題,那時候她哥的案子攪得家裡亂七八糟,尤其是她媽,她只要一週沒回去,就
會打電話過來,她媽比以前還要想宣洩。她是沒這樣講,只就哥的案件來說。「他當下沒
有嚇一跳嗎?」精神科醫師還演出驚一下的動作。她說:「我不知道。」誰知道她哥當下
有沒有像這樣驚一下?她只知道她哥撞到後馬上開門衝下車(問哥哥時他講的)。「一般
人不是都會這樣驚一下嗎?」精神科醫師又演了一次那個動作。「......。」她不知道該
說什麼,她又不在現場......哪能確認?「妳哥哥現在是在念書嗎?」「他沒念大學,選
擇高中(正確來講是高職)畢業直接跟我爸學裝潢。」她搖搖頭。「沒測過智商嗎?」「..
....。」她有點生氣,出車禍、不確定有沒有驚跳反應、把官司弄得很糟、沒大學學歷、
做裝潢或稱木工,不代表智能有問題好嗎?她至少知道她哥是能正常念書的,於是她說:
「他智商沒問題。」「妳怎麼知道?」「......。」難道要說她以前老是被她哥耍得團團
轉嗎?還被騙過錢。她不太高興對方問這句話的時候那張饒有趣味又挑釁的臉。「他智商
正常。」她又強調了一次,對方好像有點變臉,說:「妳有沒有想過妳哥做這種工作是為
了什麼?」「......。」她真的生氣了,什麼叫「這種工作」?她爸也在做「這種工作」
,這是什麼低賤的工作嗎?對方的眼界會不會太狹窄了?虧他還是做汙名化的研究,自己
就在那邊先入為主!裝潢有包括木工的工作內容,能做出家具,也能規劃空間。前者很吃
經驗,後者有點像室內設計,但其實現在的業主除非是一些很嚴謹的公家機關,不然要求
不會那麼高。她沒跟對方解釋這些,當下被氣到什麼話都講不出來,很惱怒。雖然要搬材
料是真的累,但是最多的時間都是在「製造」也可以說是創造的過程。她不想回應對方,
她覺得對方有很大機率認為她哥是犧牲自己的學業讓她讀書。這她無法百分百確定,之後
可以順便問問。但她記得以前她哥就一直說一技之長比較重要,所以可能還是他自己的選
擇吧?她覺得自己才沒那麼重要勒。「妳一定不了解妳哥。」對方用肯定句。她不想做任
何回應,跟對方辯這個又沒用,再說她哥也不怎麼了解她,她覺得很公平。對方看她沒回
應,又換了個話題:「妳有計畫過以後要做什麼嗎?」她不想講話。「還是妳根本沒想過
未來的事?」她看了對方一眼,想著自己怎麼想都覺得沒希望,也不想跟對方講。她忍耐
著憤怒的講了些廢話,廢到現在不記得是什麼。她覺得很不舒服,到底為什麼要給對方蒐
集這些資訊,她很不情願。看了眼時鐘,剩15分鐘,她進入完全不想說話的狀態。「我看
..到現在都沒有什麼問題呀,妳今天跟我談會很緊繃嗎?」「......。」她真的搞不懂對
方,難道他都沒發現他自己講話透露出的偏見嗎?她克制住自己的脾氣,以正常的語氣說
:「第一次跟陌生人講話,都會這樣。」她想著,反正也就這一次,忍一忍就過了。「那
妳跟諮商師談的情況還可以嗎?」「很好啊。」「很好啊!?」對方那不知道什麼驚訝臉
。難道..心理師覺得不好嗎?她等著時間過去。「妳跟我談會有什麼顧慮嗎?」她很想離
開,不想理他。「還是跟諮商師談會有什麼顧慮?」她還是不想理對方,再瞄一眼時鐘,
還剩5分鐘。「..我不是解決妳的問題,就是解決諮商師的問題。」「......。」她抬頭
看對方,心理師的問題?心理師對她有什麼隱瞞嗎..?「大概就,保密原則外的事。」她
含糊地說,不想跟對方說太細,然後繼續低頭玩自己的手。「是....或........的事嗎?
」沒注意聽對方說什麼,反正保密原則外大概就那些事。「差不多。」她刻意回答的很模
糊。「妳覺得諮商師幫不了妳嗎?」什麼問題..?幫是指什麼?「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誰
幫的了誰啊。」她無奈的說著。「我也這麼覺得耶!」對方一臉高興,她不知道是在高興
什麼,她只想著快要可以離開了,所以附和著乾笑兩聲,準備起身走人。對方卻說要約下
一次,她才不想,一點都不想被診斷。
本來打算幾個月前就死的她,還是活到了現在,她很不高興,看不起自己。她越來越不想
待在這個領域(學科),這個視她為「異常」、「病態」的領域。更何況學到現在,她越
發失去信心,認為自己就是個破甕,怎麼補救都沒有用,她的問題太多了。她不是那種自
憐式的自怨自艾,不會為自己難過,卻會為自己可能影響到他人而感到不堪。那繼續走下
去還有何意義呢?後來,她與心理師晤談,說了以前遭到的事,沒講過的。其實只是因為
她聯想到紫的經歷,跟自己的相似,只差在她現在還活著,而且還保護了自己。但是她還
是沒跟心理師說那段「光怪陸離」的歷程。「可是..妳家裡的人沒發現,好像有點奇怪。
」心理師疑惑著。她不確定心理師這麼說是相信還是不相信,但明顯感到有些不高興。只
要身體沒有太大的損傷,家人都不會察覺阿。這對她來講是很正常的現象。她低頭不講話
,察覺到自己的不爽程度比以往還要高很多。難道是因為前些日子跟精神科醫師晤談,自
己還在憤怒嗎?「對了!妳跟醫師談的怎麼樣?」「....還可以。」她沒講自己很不爽,
因為很不爽還要說原因,說原因還要回想,她回想細節通常會回想比較久,然後回想的過
程又會很惱怒,以她的個性一惱怒就會講的亂七八糟,一亂她就會不想講,那乾脆剛開始
就不要講。「什麼時候要約下一次?」「......。」不是只有一次?還是她記錯了?記錯
對方講的話?她又覺得有些不高興,對方是不是就想送她進醫院阿?後來好像就是這個時
候(?)還是再約了一個時間。「我就感覺他跟妳很像!」「......。」哪裡像阿?她想
著,難不成自己講話那麼的惱怒人嗎?那麼有偏見而不自知嗎?她的反應也沒有對方快阿
,到底哪裡像阿?隨著她的疑問越來越多,她只會更沉默。因為疑問實在太多了,她開始
懷疑心理師到底是怎麼看待她的?一個病患嗎?而且還是病的不輕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