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icemqo (米)
2021-01-06 19:11:21有沒有曾經有過一種感覺,
當日子過的日復一日,好像頓失方向跟目標,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學生時期總被教育著要好好讀書,於是乎,瘋狂補習,不斷考古題,
彷彿這世界只要讀書一切都不重要,只要畢業找到工作一切就會水到渠成,
被灌輸著一個唯一的目標,沒有任何一絲腦袋去思考,甚麼才是自己要的,
就這樣隨波逐流,別人怎麼說,照做就對了不要意見那麼多,
還會被罵年輕人就是這樣,爛草莓沒有用,
來不及建立自己的世界格局價值觀,就得先學會承受面對外在的負面評價,
究竟是家庭教育的影響,還是社會環境的框架?
一開始的社會新鮮人,凡事都想衝一波,甚麼都覺得沒問題我來,
日子久了,老鳥疲憊了,開始帶後進,看著他們跟當初的自己一樣,
懵懂不知怎麼處理卻又充滿幹勁的樣子,既羨慕卻又感嘆,那已經是回不去的自己了,
當日子就這麼日復一日,才開始發現,自己怎麼活成了機器人,
上班遵照指令SOP做事,下班隨興填飽自己,手機滑著看那些沒什麼聯絡的朋友動態,
一天就這樣過去了,一季就這樣過去了,一年就這樣過去了,
歲月就這樣逝去了,然後呢?所謂的生活應該是甚麼樣子的?
薪資不上不下,不要每日大魚大肉,基本娛樂不求奢華,倒也衣食無虞,
要買車嗎,大概得勒緊褲袋好一陣子吧,想想北部交通這麼方便,還是算了吧;
要買房嗎,這又是更大的夢了,以年為單位的拚死拚活多接幾個case,
犧牲休閒娛樂跟時間,更糟或許作息飲食不正常,還會賠上健康,想想,也罷了吧;
要買股嗎,跟風一波當紅台股熱,但保守思維模式,大概得跟梁靜茹借勇氣吧;
要交友嗎,喔抱歉沒車沒房沒股,收入又平平,你確定還要交友嗎?
這世界價值觀就是這麼詭異,彷彿就只剩下錢跟權才是一切,
說好的行行出狀元呢,說好的擁抱各種人格特質呢,
是不是到一定年紀之後,就該滿足社會價值觀裡要具備的物質條件,才是對的?
的確未來跟夢想有太多跟經濟能力息息相關,
但簡簡單單平凡過日子,不強求甚麼,也沒傷害到誰,為甚麼還是得應付這些外來否定,
生活的意義究竟是甚麼?或許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尋覓的問題吧......
誰說,只能唯一解,當條件不同時,能說明的解釋就增加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