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 九月十三-白檸檬,黑石椅,暖擁

作者: warrenchen (來,玩棋吧! :])   2021-09-16 08:20:40
9/6時,家庭會議後的決議。既然長輩們有力者無心、有心者無力,為了回收「親痛仇快」
之類的旗子,就試看看擱置了一年多的棄案,一次解決數件麻煩事吧。從問題的核心、最大
公因數著手:父輩。
一週前的初談 (#1XDVZsRD ),原本自己設定的問題方向是【「我」在「這個家」跟「一年
後的職涯軌道」怎麼互相配合】。到了今天,問題則聚焦成【「對珍視或被珍視的親友變得
不幸的恐懼」、「可能追逐著海市蜃樓的恐懼」,跟「面對不知何時會離開、留下爛攤子給
珍視我的人收的恐懼」】。
騎車的話約三刻鐘,搭台鐵加步行大概在一小時上下。選擇了比較有休息時間的後者,而且
散會後也可以透過散步,稍微沉澱一下自己。
約定的時間前十分鐘,櫃檯人員來開門了。主角則不知何時、何處出現,聯絡著裝潢、指揮
著現場的工作人員。在場拿著健保卡排隊的,只有我一個是確定何時開始,所以省去了等待
叫號的緊張感,也不用計較誰先誰後。站得遠遠地,等待。調整呼吸。然後上前。
蘇醫師的步調略慢,剛開始的視線有些偏下方的游移;身著大汗淋漓的短袖藍紫色襯衫(未
紮,未上領扣)+長牛仔褲+登山涼鞋。諮商的空間明亮、寬敞又不失溫暖。入口的砂盆應該
是箱庭諸島類的藝術治療道具吧。數種椅子、數種設計、數種色澤。
招呼後的破冰:先挑個喜歡的位置坐。選了靠近窗邊,放著數盆人造盆栽,席地而坐。聊了
聊這裡正在進行的改裝,聊了聊今天的我的期待,和他之所以沒逐利而居的緣由。
他儀式般地將眼皮輕闔,然後要我挑張椅子,代表我自己。環顧四周,選了張黑底彈性網布
,無扶手的螢光綠色四輪靠背椅。比這張範例圖再沉穩一些的墨綠色,椅背編織地更為茂密
與堅固。
https://i.imgur.com/z2ikgvV.jpg
談到升起了某種自卑、應該要夠格的感覺:面試的藏招與蓄勁,冰山之下的等待時機與韜光
養晦;覺得自己在踩油門前需要很長的時間觀察、沉澱、吸收(偶爾還有規劃應對可能的發
展),卻難以招架超乎預期的好,說到這,他驚訝地後仰加閉眼抬眉。我舉例補充,因為曾
疏忽了要回頭確認對方的狀態、跟多穿對方的鞋子一些,但沒特別詳述是哪方面的事。
「你好像接觸過很多工作坊,做過完型嗎?」
唔,碩班時有接觸過這種模型,但並非研究的專題。自己選的是高我生命模型和靜心冥想處
遇。輕輕地搖頭、但保持直視地回應。Satir: 可能是類似某種接觸過的療法。
"Fear",決定了今天諮商的關鍵。
他要我挑一張代表自己的恐懼的椅子。我再次環視,發現在背後不遠處,一張黑色無靠背的
五輪椅,有點像矯正用的椅子,但椅面有微向中央隆起的溝槽,也沒有折起膝蓋、挺直脊椎
的地方。網路上找不到類似的椅面,但大概給我這種感覺。
https://i.imgur.com/KbpyI9H.jpg
為何選這張椅子?對方問。我說,造型給我一種沉默、嚴肅、苛刻的感覺。黑色的不平滑表
面,像石頭般生冷、沉重;難以靠近,難以舉起,難以放下。聊到了退休前是教官的父親,
與校護的母親,兩人的影子遍佈全國校園(笑)。
From "be responsible" to "take charge"。對方有些激動、上半身微向前傾的說。重複了
幾次,我收到的訊息如上。目前對這兩個單字的理解,是把面對恐懼的態度,從類似荷奧波
諾波諾的自我歸因,改為走在它前頭,引領著它的感覺;從滿足外界的期待,到成為自發性
動機的一部分。這要等週六的二次會談再核確了。
between fine to be "alone" with "lonely": 當下想,或許是「被期待的應該」到「自
發性地承擔」?前者是客觀數量上的狀態,「孤單」;後者是偏主觀、心態面的感受,「孤
寂」。
「當你剛才說「是的」,其實並不了解我在說什麼」
因為我不想打斷你、有話想說,卻又不完全認同你的解讀嘛。
這時才曉得他認識哈克(「嗄,他現在收這麼貴啊,這樣經營的嗎」),也跟小白曾是同事。
那個2009年在青年職訓局兩天十六小時的五人工作坊,三名男性哭成一堆、三名女性一旁有
些錯愕卻又溫柔地分享著。還記得兩天的課程散會後,繼續約在晚餐、交換聯絡方式。只是
久未聯絡啦,連面容都快忘了。那套牌卡,現在在她們的生命中,是什麼角色呢?
「有什麼感覺」,至少聽了五次吧。不是「想法」、「理論」或自然流露的術語。「你是不
是曾要引導心理師往某個方向」。這話語調客氣,但我感到委屈與不解。直接歪著頭的那種
。我沒這種想法啊。只是後知後覺地發現海馬迴跟杏仁體偶爾會發動,大腦也不自主地發動
鏡像動作,前額葉才又壓了下來。
「但你卡在『這裡』」他舉起右手五爪如提瓜般在自己的頭上比劃。我是在想怎麼表達沒錯
啦,如果這是他所想要表達的。可是,我自認還蠻常跟內在小孩互動的欸,也三不五時會陪
他出來玩 (笑
換位數次,物理上的。從自己看恐懼,然後說那張沒靠背的椅子的感覺;再坐過去,看剛才
的那張椅子,說自己、說對方、再說自己、然後再說對方,重複數次。有點膩欸其實,不過
是有意義跟效果的。
記得回應他,我感覺到的感覺有:
對象徵「恐懼」的椅子:從嚴肅的、規矩的→畫面更清晰了,黑色如硯台般的石質椅→高檔
跑車的客製小牛皮椅(他稍驚,又笑了起來)→蘇醫師問,「想對它說什麼?」我嘟噥道,
「為何不過來呢?(然後滑過去、拉過來,抱在胸前)」→感覺自在(即使坐到「恐懼」上,
雙臀沒緊貼椅面,懸空、逆坐也自在)→感覺就算在靠背椅上的「我」繼續往前而「恐懼」
停下來(事過境遷),然後,或許它有朝一日會蛻變成另個模樣又跟上來,一如化蛹的蝶。
另一個比較強烈的感覺,是和恐懼擁抱後,支氣管下跟心包膜之間的某處,有個小點,流動
著很舒服的酸柔、體貼而溫暖。
此時溫暖如春陽的他,輕摀胸口說,「我要教你」:可是感覺像有更是分享他在專業助人者
的成長之路上,與「maybe- no... yes. Too closed」的導師,想擁抱卻不能擁抱的衝動。
一種感激的、被點化的、興奮與動容的擁抱吧。
「什麼是放不下就帶走?」他問了我在朗讀般的「 be a lone / loser anymore」後,有感
而發的某句話:出自當我從初戀到被牛,然後相隔十年的新專輯之中,路嘉欣演繹的歌曲。
歌詞隨著時間萌芽、醞釀,而跟邂逅的人們起了化學反應、打動了深層的什麼的歌。
https://youtu.be/iDl7_2VLTmA?t=1m14s
眼角餘光發現他在看手錶,相隔約五分鐘吧。話題逐漸收斂、埋下種子,感謝。
「那,你現在如果想握手或擁抱什麼的——(赧然)」
「嘻嘻,剛才對話時其實已經有過一次念頭了(慢而伸長的 Men's hu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